“大工微理论”让理论流行起来
大连理工大学牟霖、郑若岑、许剑
一、项目主题和思路
“大工微理论”微信公众平台成立于2016年6月,由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开通,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师带领团队运营维护。“大工微理论”以“让理论流行起来”为建设目标,以“使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更加彰显,网络育人更有实效”为建设原则,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基础上,平台建立“理论速递”、“科教纵横”、“热点聚焦”、“学习动态”、“资料收藏”等微栏目,第一时间编发中央精神、时政热点、讲话文件、科教要闻、学习动态、学术成果等,不断探索“互联网+”理论学习有效融合的方法。目前平台关注人数动态稳定在4万以上,累计群发推送一千余条。“大工微理论”成为大连理工大学理论武装体系“一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一坛(大工讲坛)一网(海燕网)一刊(理论学习参考资料)一微(大工微理论)一宣(基层理论宣讲)”六位一体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亲近、活泼、生动、便捷的形象深入人心,形成了特色品牌效应,被人民网、央广网、《辽宁日报》、《大连日报》等媒体报道。2018年6月,“大工微理论”微信公众号入选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公众号矩阵;2020年11月,“大工微理论”典型经验被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报道刊发;2022年8月,《“大工微理论”:让理论深入人心》获评全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图1大连理工大学构建“六位一体”学习平台体系
二、实施方法和过程
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主动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环境高度开放的新形势,准确把握师生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载体“在手边”的新特征,建立了“大工微理论”微信公众平台,在全国高校中创新探索了“互联网+”理论学习的网络育人新模式,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学习成为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的要求。
图2“大工微理论”思政平台标识
(一)强化价值引领,牢牢把握话语权主导权。在建设初期,“大工微理论”主要帮助校内师生“以最短时间获取最多学习资讯”,摆脱对理论学习“高大上”、“厚涩深”的刻板印象,借助新媒体平台,多方位、全天候地推送一些简短时新的学习内容,突出理论学习的灵活生动、实用实效。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大工微理论”第一时间整理发布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文字实录”单篇阅读量达85000余人次。同时加强理论阐释和图文解读,广泛宣传学校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积极开展宣讲培训工作情况,典型经验做法被人民网、央广网、东北新闻网、《辽宁日报》、《大连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大工微理论”第一次出圈,辐射影响了全省高校师生。2018年9月,“大工微理论”原创文章“【珍藏】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评论(合辑)”“【合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相关重要讲话后,第一时间梳理汇编权威媒体刊发的重要评论,依托移动设备与新媒体传播的快捷性,方便大家学习收藏。总阅读量均破万,被多个公众号转发,得到了教育部有关司局领导的肯定。
(二)坚持内容为王,注重作品的丰富性和吸引力。一直以来,理论宣传往往以“高大上”的形象示人,有时候让人觉得刻板枯燥。要摆脱这样的印象,理论宣传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在内容上更接地气、生动有趣,让严肃的主义与活泼的生活相结合;在方式上,要借助新媒体平台和技术,多方位、全天候地推送一些简短时新的内容,使学习变得简单生动、灵活多样。“大工微理论”始终坚持内容正确为基、信息融合为要、形式创新为魂,“盘活”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实现资源共享、互动互补,打好立体化理论学习组合拳,使理论学习在校园内“活”起来、“火”起来。目前,“微理论”共有八类常规栏目:“热点聚焦”用于转发中央主要媒体关于党和国家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新闻报道;“讲话全文”及时迅速发布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类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文;“理论前沿”结合时事热点,精选时评述评、理论文章供师生学习;“科教纵横”转发教育系统有关文件制度、发布的重要通知、举办的大型会议,领导重要讲话和理论文章等;“资料合辑”汇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整理学习中央精神重要资料,供师生学习收藏;“精彩党课”整理各类理论宣讲报告、领导干部上讲台课程的图文解读;“会议通知”对校内外大型会议、各类讲座报告发布通知预告。建立近六年来,“大工微理论”既第一时间编发中央精神、时政热点制成“大厨菜谱”,又充分结合学校实际和师生需求打造“小灶菜单”,凸显网络育人成效显著。
图3“大工微理论”主要栏目设置
(三)勇于变革创新,不断提升平台育人和服务能力。2019年以来,随着“学习强国”等学习类app的诞生和政务类微信平台的激增,“大工微理论”的发展受到了挑战。运营团队认真分析“大工微理论”微信公众平台“立足本校、服务高校、辐射辽宁”的特殊优势,通过研究和把握新时代广大群众干部的特点规律,不断增加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内容,及时阐释重大理论问题,准确反映社会热点焦点,提供最新最快的理论知识和精彩文章。随着微信公众号功能的多元,“大工微理论”不断更新“配方”、改善“工艺”、美化“包装”,综合运用思维导图、图文解读、微视频栏目、微讲坛、文字实录等多种形式,第一时间发布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梳理汇编权威媒体重要评论,增强理论学习感染力和黏着力,在网络学习资源中铸魂育人。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工微理论”微信公众号开辟“抗击疫情”专题,利用战“疫”鲜活素材,发挥价值引领功能。同时,“大工微理论”还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起到强化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运用,强化校内运行法律保障机制,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的重要作用。通过丰富的内容和多形式的栏目设置,推动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校决策部署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入眼入心”,使理论武装更接地气、更聚人心。
图4“大工微理论”以简洁明快的版面提升宣传影响力
(四)健全管理机制,推动平台健康可持续运行。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强管理,学校从顶层设计上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管理办法》,制定了《大连理工大学辅导员网文建设办法》,加大经费投入,设立专门预算科目,支持广大师生参与内容制作和平台创新。“大工微理论”内部建立了“领导把关-专人负责-多维供稿-三审三校”管理审批机制,制定公众号管理办法、稿件审核办法、稿酬发放办法等多项机制,明确落实信息采编、信息审核、信息发布、信息回复的各项责任,并根据信息发布数、粉丝数、曝光数等各项指标情况,进行表彰和奖励,有效推动微信公众号的长效运行,着力打造优质平台。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
经过6年多的积累、沉淀,“大工微理论”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集思想性、服务性、教育性于一体的育人新阵地。一是整合线上线下育人内容,着力推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大工微理论”内容建设深度融合,结合新生入学教育线上课程平台、党员教育培训线上平台、海燕网师生自主学习网站等,超过八成新生参与到端口资源的学习中来;二是引领校园网络育人平台建设。学校目前已形成一门户、两矩阵+易班的全覆盖式的校园网络育人平台,作为官方新媒体平台之一,学校现在共有20余个官方新媒体平台,侧重不同方向,打造全息媒体,实现学生所在的平台全覆盖,牢牢掌握网络育人主动权,网络育人平台传播力、影响力位居全国高校前10。三是积极发挥引领辐射作用,提升育人实效性。通过线上线下有机联动,“大工微理论”形成了以校内领导干部、师生员工为主,省内高校师生、校外教育领域从业人员为辅的稳定的受众群体。亲近、活泼、生动、便捷的形象深入人心,拉近了学校和师生的情感距离,提升了理论武装工作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增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感染力、传播力。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面向未来,“大工微理论”将持续用好信息革命成果,突出先进技术的引领作用,紧盯前沿、瞄准趋势,加强短视频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探索高校师生互联网理论学习习惯,进而更具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技术层面,“大工微理论”将进一步完善平台终端、提升管理水平、优化内容生产、丰富传播形式,加大音视频内容供给,注重发挥师生的网络文化产品创造能动性,探索生产理论阐释类短视频、海报图片、图解、有声新闻等推送内容,将高校师生想看的内容与想让高校师生看的内容结合起来,达到育人效果最大化。同时,将探索建立适应平台建设的评价机制,加强培训,调动团队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内容创作的质量和水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0条)
查看更多评论 已显示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