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据统计,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74万人。当前正值毕业生求职就业的关键时期,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毕业生求职困难加剧,就业形势更加复杂。教育部已经出台通知,多部门统筹部署、协同推进就业工作,高校作为毕业生就业的责任单位,需要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就业”生态。
“互联网+就业”生态的三重维度
生态系统论是由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构成要素主要包含生物要素(毕业生)和环境要素(学生组织、高校资源)。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把毕业生作为主体,置于一个多层次、线上线下立体化的就业生态环境中,毕业生与环境中的各要素在交叉互动中发展。
首先是学生个体维度,关注毕业生核心素养和就业需求的匹配,以学生需求导向,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就业创造条件、优化环境、配置资源、搭建平台。其次是学生组织维度,包括党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和其他自发性团体,重点发挥学生组织的朋辈引领、媒介桥梁作用,通过制度设计解决毕业生现实困难、促进高校资源和毕业生需求的有效对接。再者是高校资源维度,既包含第一课堂的内容,如线上课程、技能培训、心理辅导,也包含第二课堂内容,即线上实践、企业宣讲、互动平台等;第一课堂是就业教育主阵地,体现专业性、普适性,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体现实践性、开放性,两者围绕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目标,相互联系、双向互动。
“互联网+就业”生态的微观、中观、宏观三重维度紧密结合,能够增强毕业生自主学习能力、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创新创造精神、提升综合素质,进而有效推动协同就业工作。
构建“互联网+就业”生态的有效措施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根据“互联网+就业”生态的三重维度,高校必须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创新思维、开放思维和系统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推进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措施。
第一,树立“互联网+”思维,培育师生成长共同体。互联网倡导“用户为中心”的思维,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就业生态中,就是要树立“以生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首先,高校管理服务人员要转变科层化的工作方式,克服就业工作中指标化、任务化、功利化倾向,以开放创新的思维,不断加强自身思想认知的转变、知识结构的更新、新媒体新载体的操作技能,及时回应毕业生“互联网+就业”的新需求。其次,高校教师应发挥立德树人作用,打破教师的传统权威主导地位,转型成为就业教育的引导者、协助者,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按照一定的契约和行为规范联结为共同体,在“互联网+”背景下与毕业生共同成长;高校教师要将教育的引导性和互联网传播的规律性有机结合,把“大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贴近毕业生实际的“小道理”,嵌入学生就业实践,将传统就业教育理论知识用鲜活化、碎片化的信息形式吸引毕业生,用互动化、社区化的方式提高传播和学习效率。
第二,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把握毕业生就业需求。通过互联网平台,综合分析学生思想状态和实际需求,为毕业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就业服务。首先,利用今日校园、易班APP、问卷星等线上信息平台大范围收集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将就业需求聚类整合,精准识别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毕业生需求。其次,有效甄别普适性和特殊性需求,尤其关注毕业生在不同阶段产生的新需求。在求职筹备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就业经验分享、拓展社交空间、信息共享等方面需求的识别;在求职受挫阶段,注重心理疏导、政策帮扶、社会资源对接等需求的识别;在求职成功阶段,注重权益保障、信息反馈、持续学习等需求的识别。在有效识别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基础上,完善高校就业资源合理配置。
第三,发挥学生组织朋辈作用,“网格化”服务精准帮扶毕业生就业。注重朋辈群体的引领作用,学生组织可以邀请成功就业的毕业生利用微信、QQ、短视频网站、公众号等形式开展直播活动,分享就业经验、树立榜样引领。“网格化”组织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分工协作的就业服务模式,它突出地体现了学生组织的主体性、合作性和活动性。每个小组由学生组织成员担任服务者,分组对接毕业生,建立QQ群、微信好友群开展专业学习互帮、思想教育引领、就业信息分享工作,定期了解毕业生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强化湖北等重点地区和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
第四,完善高校就业协同机制,推动“互联网+就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打造“互联网+就业”教育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邀请就业领域的学者、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心理指导老师、企业CEO、招聘单位等开展空间微课、企业宣讲等“云教育”,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共享教育资源,普及更多毕业生。其次,优化“互联网+就业”智慧平台,不断提升高校网上就业服务能力,利用部、省、校三级就业创业网、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强化就业指导、畅通就业信息发布渠道;高校就业部门主动联系用人单位、主动整合线上招聘信息,以不同类别毕业生的需求为导向,注重就业信息精准、有效推送;优化就业业务办理流程,启动电子签约系统,实现无接触式招聘和签约。最后,构建“互联网+就业”互动平台,跟踪监测高校就业工作的实施效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热点关注、需求评估、就业问题、就业反馈等各方面数据,根据学生的合理建议,及时调整修正高校就业工作方案,保证“互联网+就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0条)
查看更多评论 已显示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