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头部

高校学生活动的设计优化与性能提升

作者:陈方 中山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多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多做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激发动力的工作。”①这一论述深刻阐释了活动对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水平的重要作用,为辅导员开展学生活动提供了方法论指南。

活动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基本样态,它构成了生命存在的基本场域和表达方式。②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深化,高校学生活动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课外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高校学生活动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如何设计、优化并提升性能和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高校学生活动的设计与性能优化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涵义与重要性

学生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形态和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领域,在教育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研究中高校学生活动是指由高校职能部门和学院(系)面向在校大学生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是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延伸课堂教育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陶冶道德情操、拓展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③

高校学生活动具有丰富的内涵。

在形式上,其呈现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样态,涵盖文艺汇演、体育赛事、演讲辩论等形式。其形式生动活泼,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特征上,其集思政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具有主体参与的广泛性、教育目的的明确性和实践活动的体验性等显著特点。因其同频共振的实践活动效果,学生活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引领力,深受学生青睐。

在功能上,其具有内容蕴含、信息传导、目的导向和过程现实化功能,能有效传递教育信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学生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人才培养与社会进步的加速器。当前,学生活动已深度嵌入人才培养战略体系,是塑造时代新人思想政治素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是校园文化与育人功能的强化剂。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学生活动既能彰显学校特色和文化底蕴,又能引领校园文化潮流,增强师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学生活动也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实践能力。

三是学生成长与综合素质的助推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既能锻炼组织、沟通、团队协作等能力,又能获得自我展示、挖掘潜力、实现价值的机会。

二、挑战与反思

当前,高校学生活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辅导员必须深入分析并思考问题根源。

(一)组织者角度的审视 

首先,目标定位模糊。部分学生活动目标设定不明确,容易陷入“为活动而活动”的困境,导致投入大量成本却未能转化为实质性的教育成果。同时,过度追求完美的形式和完成任务,忽视内容实质和教育价值的挖掘,活动缺乏深度。

其次,内容缺乏吸引力。部分活动未能深入分析学生特点、精准对接学生需求,缺乏有针对性的内容设计,阻碍学生的参与热情。

再次,组织执行不力。前期调研与宣传不足,限制了参与者的范围和代表性;活动各环节衔接不畅,学生参与度低;活动后期缺乏有效的评价反馈与总结反思。

(二)参与者角度的反思 

首先,需求多元化与供给单一化。学生需求呈多元化趋势,而活动供给却比较单一,导致高质量活动稀缺,强制参与的活动又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其次,参与热情低迷与功利心态。部分活动质量参差不齐、形式陈旧、内容单调,缺乏吸引力,学生的参与体验感欠佳。部分学生因学分或奖励参与活动,这种功利心态使活动失去应有的教育意义。在信息爆炸、时间精力更宝贵的时代,学生只愿意参加其认为有价值和意义的活动。

(三)学生活动自身的分析 

首先,内容缺乏系统性。学生活动内容单一,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联系性,难以形成完整的教育链条,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连贯的教育引导。重数量而轻质量,影响活动的整体成效。

其次,形式缺乏创新性。一些学生活动形式传统,未能与时俱进地转化和创新,抑制参与热情与创造力发挥。

三、设计优化与性能提升路径探索

针对上述困境,辅导员可从价值提升、类型管理和过程优化三个维度,对学生活动进行设计优化和性能提升。

(一)基于价值提升的视角 

1.功能价值

功能价值侧重实用性与效益性,体现为获得的具体知识与技能提升等显性收益。一是深入调研学生需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精确获取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确保活动高度契合学生的期望。二是功能集成化设计。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增加活动的内容厚度和信息密度,整合、承载多种功能,提升活动的丰富性和实效性。三是突出展示功能价值。在宣传阶段,清晰准确地展示活动的功能价值,使学生直观了解具体收益,增强参与积极性。

2.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强调情感体验与满足,良好的情绪体验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一是营造和谐氛围。辅导员应致力于营造平等、和谐且包容的氛围,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与想法,让学生感受到被看见、被认可。二是建立互赖关系。在团队活动中,引导学生建立互赖关系,体验合作的乐趣与力量,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三是及时正向反馈。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3.发展价值

发展价值着眼于成长,既要满足当下需求,更要有前瞻性,预见未来发展的长远需求。一是前瞻性设计。在活动策划阶段,要充分考虑学生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求,通过前瞻性设计,实现有效衔接。二是培养共通性能力。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场景,将沟通、团队协作、自我管理与独立思考等共通性能力融入学生活动,促使学生积累经验、提升核心能力。三是分层分类设计。针对学生专业、年级差异,设计分层分类的活动内容,低年级侧重于基础能力培养和兴趣激发,高年级重点开展社会实践和职业发展相关活动。

(二)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组织者可利用活动类型进行优化管理。

1.与学生兴趣爱好及发展需要高度契合

此类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爱好高度契合,同时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等要求,如学术研讨、学生社团、志愿服务等。

要鼓励支持此类活动,可提供更多资金、场地、导师指导等支持,鼓励学生深度参与;完善物质和精神奖励机制,表彰表现突出者;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2.符合学生发展需要但并非其兴趣所在

此类活动是学生履行学业要求、社会责任或自我提升的必备内容,但并非兴趣所在,如完成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非兴趣导向的培训等,要求学生付出额外的努力与耐心。 

要引导参与此类活动,应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帮助学生认识重要性和必要性;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三)基于过程优化的视角 

学生活动分前中后三阶段,可采取优化过程设计、强化过程监管等措施,达到活动前“引得来”、活动中“办得顺”及活动后“传得开”的效果。

1.筹备与吸引力构建

一要深入调研与分析。在筹备阶段,辅导员要细致分析学生动机、兴趣点及参与需求,利用调研、数据分析等方法,洞察学生的兴趣偏好和发展需求,为精准确定活动主题和内容提供科学依据。二要创意策划与设计。紧贴社会热点与教育趋势,设计新颖、富有创意的活动内容与形式,注重教育性和实用性;优化奖品、奖项等激励机制,融入角色扮演、团队互动等元素,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三要多渠道宣传与推广。制作文案和视频等宣传材料,利用公众号、社交媒体平台等媒介,广泛宣传、精准推广,扩大活动影响力和知名度。

2.执行与体验优化

一要细化流程安排。制定流程和时间表,确保活动各环节紧密衔接、有序进行,做好突发状况预案。强化细节执行与现场保障措施,精心设计、布置活动现场,提供场地、设备、物资等保障,确保活动顺利开展。二要提供高质量内容。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知识与实践经验;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料、案例供学生参考和学习。三要加强参与互动。设计多样化的互动环节,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设立反馈渠道,及时收集意见与建议,灵活调整活动安排。

3.总结与影响力提升

一要评估与反馈。对活动进行评估,收集参与者的反馈意见,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二要总结。分析优缺点,全面总结活动;建立档案库,积累资源和经验。三要宣传与分享。利用校园媒体、社交媒体及时宣传活动成果与亮点;制作活动回顾视频、图文报道等,展示活动的效果与价值,延续活动的影响力与品牌价值。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08-309.

②冯刚,彭庆红,白显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225.

③赵争,左倩倩,丁汪敏.高校学生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6,26(01):70-72.

收藏 投诉
高校学生活动的设计与性能优化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