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12年的辅导员时光已悄然流逝。12年的时间里,我付出最多的不是行政事务而是班级和学生教育管理,这也使我经常接触到“调皮”“难管”的学生。
记得,2020年暑假期间,我接了一个大三的“二手班”,管理难度较大。在整理学生基本情况时,一个名字吸引了我的注意,累计7门不及格科目,平均绩点不足2.0。在前班主任的印象中,他对自己的学习不上心,劝告无济于事,属于学业困难学生。在任课老师的印象中,他课上玩手机,有迟到、旷课的现象,经常性不交作业、不参加课堂讨论。在同学们的眼中,他喜欢在宿舍打游戏,多次提醒均无效果。他喜欢独来独往,不愿意与舍友一同学习。在我和他的初次谈话中,一次性甩出“迷茫”“没有动力”“不喜欢专业”“上学没意思,想退学”等负能量的话题。然而,负能量的背后,却是学生对人生、对理想的不解和困惑。
人民网评: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如果教师能把握好,闪光点就会成为学生进步的起点。身为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不仅需要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如果,我采取随之任之的态度,他的不良习惯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改善,必然走上退学的歧途。谈话后,也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作为辅导员,我的本质工作是什么?任务是什么?初心是什么?我该如何帮助他完成学业,重塑自我?
一、精准“把脉”,追本溯源
在交往中,我发现学生在消极的外表下,具备不少优秀的品质,如关心家人、热爱健身、喜欢演讲和写作、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等。熟悉之后他还很有幽默感,喜欢体育运动,尤其跑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初步判定,我认为这是一起学业困难案例。但我也深知,学业困难背后往往会存在心理症结,学业困难出现的原因各不相同。一般来说,经历过高考的筛选,能够考入大学的学生都有正常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经过梳理可以一窥原因 :
图1学业困难成因模型图
二、对症“开方”,纾困解难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感叹:“一切烦恼的根源都源于人际关系”。因此从家人、同学、老师、朋友等人际关系着手,分析以上学业困难成因的起源,对症开药,制定帮扶措施。
1.发掘学生闪光点,重拾学习自信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是个体向上发展和充分运用自身才能、品质、能力倾向的需要。首先,我不戴有色眼镜,正确看待他的问题,而不是定义他为“问题学生”。其次,以平静的心态、平等的眼光去发现他的优点,并给予了激励和赞赏,鼓励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参加学校的征文、演讲、各类体育竞技活动,不断驱使他们发扬自己的优点,逐步重新树立自信,克服自卑心理。他作为计算机专业对口生源,虽不喜欢专业但仍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我鼓励其成为学院计算机维修大队的志愿者,帮助非计算机专业的师生维护电脑。在外界的肯定中,逐渐改善他的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满意度,提高自信心和调整良好的情绪状态。
2.加强教育引导,纠正学习态度
正所谓“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我主动找学生谈心,充分了解他们的情况,让他享受和体会到关爱和鼓励。就这样,从开始的回避、不配合到慢慢走进他的内心。通过多次谈心谈话、心理辅导、实践活动等途径进行教育引导,帮助他逐步调整作息,养成正常的学习习惯,逐步纠正学习态度。我联合他的家人、学术带头人给予专业支持,联系相关企业开展实习。提升学生对教育的认识和期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学习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
3.通过朋辈帮扶,提升学习能力
泰戈尔曾说:多和朋辈交友无疑是医治心病的良方。通过朋辈力量进行引领,采取“学霸讲堂”,有针对性的对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进行辅导。采取学生党员“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加强对其上课的监督、作业辅导和课后答疑,以进一步加强他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通过朋辈效应他课上课下行为进行指导﹐增加学习投入时间和程度,提升学习能力。
4.开展学业规划,提升学习动力
学习动机不足的一个深层原因是没有合理规划、缺乏远大的目标。如果错把高考等阶段性目标当成了人生理想,在进入大学完成阶段性目标后已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我邀请专业带头人定期开展专业认知教育,系统讲解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体系情况,介绍本专业在当今的发展前景和行业发展现状,提升学生与专业、课程的匹配度。在情绪状态、学习策略、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他少走弯路、尽快脱困。
三、定期“复查”,成果喜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帮扶措施初显成效后,逐渐弱化外在监督,实现由紧到松、由被动到主动的过渡,重点培养独立精神,将外界的帮助作为助力剂,使他重新认识“学习”,逐步激发了该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经过两年的教育引导,他顺利通过大学期间所有课程,按期毕业、取得学位。更重要的是,他能正视自身的问题,不断总结反思,探寻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成功求职。
作为身处教育一线的辅导员更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把“爱学生”作为自觉行动,心中时刻充满爱,行动时刻蕴含爱。尤其是在遇到难管的学生时,更要因势利导,着力提升善破题解难的智慧,以“巧解”“最优解”来纾困破题,应对有方、游刃有余。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0条)
查看更多评论 已显示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