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头部

湖南大学“筑梦工作室”

2022-04-20

一、工作室简介与定位

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两张皮”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突破的关键点。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筑梦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11月,是专业学习与思政育人碰撞的火花。围绕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学生工作教师深入调研学生学科特点、积极探索育人模式改革,为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两张皮”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打造了新平台。

(一)工作室元素简介:以画笔筑梦——青春之梦、家国之梦、时代之梦

名称介绍:“筑梦”即构筑梦想,怀着对未来的希望和美好信念不断前进,既有建筑学院特色,又响应国家对青年学子共筑“中国梦”的号召,工作室以“筑梦”为名,实“筑梦”之行,努力以画笔筑“青年之梦”,“家国之梦”,“时代之梦”。


图片

Logo介绍:筑梦工作室的logo选择AD两个字母造型组合而成,"A"将建筑学院logo和画笔的造型结合在一起,表达出筑梦工作室与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学科的渊源关系。"D"表示"dream",呼应“梦”,亦可表示"design",这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等专业相对应。AD之间有前后关系,又连在一起。整体造型看上去就像画笔顺势画出一个D,象征着画笔绘筑梦想。


吉祥物介绍:活泼可爱的工作室吉祥物“小鹿”、“小岳”,名字取自“岳麓”。

图片

小鹿是一位头上生有一对鹿角、性格开朗活泼的青年,寓意工作室面向青年学生。


图片

小岳是一个猫拟化精灵,脑袋形象取自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历史文化元素,寓意工作室的文化育人、思想育人功能。


(二)工作室宗旨及特色
宗旨:筑梦工作室聚焦专业、学科、学生特点,围绕学风建设和思想引领、文化传承,关注热点、关注时事、关注学生,旨在通过漫画图文方式表达新时代大学生的态度与思想,传播新时代思想,寓思政教育、价值引领于漫画作品之中,图“话”思政育人。
特色
1.思政教育的“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学科专业学习有效融合,实现思政教育“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的长效结合,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长效路径。
2.青年学生的“学科优势”与“育人难点”。建筑学科离不开制图:在初步设计阶段绘制初步设计图,在技术设计阶段绘制技术设计图,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绘制施工图。“用图讲道理”一直是建筑类学科学生的特色与优势。在这样的学科特色下,聚焦建筑学科特色工作室——“筑梦工作室”成立。有效破解思政教育面临的“乏味”“无趣”“没冲击力”等难题,立足学科特长,图画青春梦想。
3.以“三个新”开启了思想引领新方式。一是新载体,通过喜闻乐见的漫画形式传播新思想;二是新内容,巧妙将思政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到学生日常生活中;三是新突破,实现学生专业所学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融合。扎扎实实做到用画笔弘扬青春正能量,借图文表达青年新思想。
(三)工作室成果
自成立以来,工作室创作出大量高质量、高点击量的推送作品,口碑极佳,线下线上拥有较高人气。截至2021年9月1日,筑梦工作室制作原创漫画50余篇,与湖南大学等高校合作21次;组织校级活动1次;在校级平台发推送38篇;在青年湖南、《湖南日报》等省级新闻平台发推送8篇,在高校辅导员在线等国家级平台发推送4篇,推送总点击量100万+。截至目前,筑梦工作室荣获湖南大学优秀网络文化工作室、湖南大学第十五届“芙蓉学子·道德风尚奖”、湖南大学团学工作创新奖、湖南大学“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网络文化成果二等奖、第三届湖南大学新闻奖优秀新闻作品二等奖、首届湖南大学融媒体大赛二等奖、湖南大学第五届网络文化节一等奖等荣誉,所在新媒体宣传平台荣获湖南大学新闻奖优秀校园新媒体、优秀团学新媒体等荣誉。

二、工作室主要成员
(一)工作室成员结构
工作室实行师生共建制度,分为固定人员及流动人员两类。固定人员,现有6名思政辅导员。流动人员现有34名学生,专业课教师6名。工作室定期招募流动专业学生,同时定期聘请学科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二)负责人介绍
负责老师:孙鲁霞,主持工作室全面工作。现任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团委书记、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秘书长、讲师,曾任湖南大学团委组织部部长(挂职)。主持省厅级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曾荣获国家级荣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知识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全国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等;省级荣誉:湖南省主题征文优秀指导老师2次、省级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省防艾主题比赛优秀指导老师等;校级荣誉:年度优秀辅导员、年度志愿服务工作先进个人、湖南大学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校新闻工作先进个人、校优秀共青团工作者、年度优秀辅导员、年度志愿工作先进工作者、校团学工作创新奖2次、网络文化工作室优秀指导老师、“就认这个理·红色岳麓”优秀指导老师等。
负责学生:邹佳辰,负责工作室日常运维。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大二学生,爱好绘画与写作,工作认真、有责任心,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荣获湖南大学工程制图比赛三等奖、“时光里的湖大”手绘插画征集活动三等奖并出版作品、“千城万象”摄影绘画大赛一等奖。组织、参与策划筑梦工作室“湖大er的一天”、“党史上的湖大青年”、“建党百年风雨”等系列融媒体作品的制作。

三、工作室相关育人作品及建设成效
筑梦工作室聚焦专业、学科、学生特点,围绕学风建设和思想引领、文化传承,关注热点、关注时事、关注学生,旨在通过漫画图文方式表达新时代大学生的态度与思想,传播新时代思想,寓思政教育、价值引领于漫画作品之中,在图“话”思政育人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聚焦三个点——聚焦专业、学科、学生特点
聚焦建筑学专业,建筑、城乡规划等相关学科特点,聚焦新时代大学生特点,落实思政育人。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工作室独立编写、插绘、排版书刊《大学元素》。本书内容涵盖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初入大学”、“适应大学”、“规划大学”三个板块解答学生初入大学的困惑,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大学生活,目前已帮助数百名学生顺利适应大学。

(二)围绕三个方面——围绕思想引领、学风建设、文化传承
筑梦工作室始终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创作,思想引领、学风建设、文化传承。将思想引领、学风建设、文化传承落细落小到学生日常校园生活中。一是关注学生政治生活参与度和政治常识普及。在学校学生代表大会和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工作室先后推出“两会”候选人产生办法与代表产生办法作品,如《大会主席团如何产生》、《学生会主席团是如何产生的》;在新生团员发展之际,工作室推出《一张图帮你了解团员发展流程》等团团小课堂相关作品。筑梦工作室以同学们日常校园生活中的实例为抓手,帮助同学们全面了解国家治理体系,探索青年奋斗使命,激发学习内生动力。二是提高青年学生爱校热情。筑梦工作室以原创漫画形式解读校园地标建筑,解读建筑背后蕴含红色故事、历史故事,提高了同学们对校园的认知与热爱,相关作品如《千年文脉,藏于书院;传道济民,孕育人才》、《叮—你有一封来自岳麓山的“杏枫”,请查收》等。三是关注寝风建设助力学风建设。摸排调研大学生阶段性突出矛盾,从寝风建设、学业压力缓解等维度出发,制定系列图文漫画作品,如《拜拜,压力君》、《寝室内务宝典》,营造校园积极向上学风。

(三)做好三个关注——关注热点、关注时事、关注学生
筑梦工作室始终坚持做好三个关注,关注热点、关注时事、关注学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筑梦工作室积极开展了“抗疫”主题活动,实现四步走。一是信心抗疫,工作室在防疫初期积极策划,及时告知学生相关知识和防疫措施,用画笔为“战疫”加油!,相关作品如《湖大学子用画笔为战“疫”加油》。二是疏导心理,工作室关注学生的情绪动态,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参与制作相关师生防控新型冠状肺炎心理自助手册,为学生织起线上心理防护网。三是学以报国,工作室关注学生宅家抗疫的学习与生活,推出“网课日常”相关推送,宣传和网课学习温馨提示,鼓励同学们学以报国,珍惜并充分利用在家时间,坚持学习、不忘锻炼、有效陪伴,相关作品如《为什么我的假期会变成这样...》、《这可能是你的网课日常...》等。四是全面覆盖,工作室成员充分发挥学科特长,创作“抗疫”海报、视频等作品,作品多次上湖南大学官微、青年湖南、湖南日报、高校辅导员在线等宣传平台。通过有趣、全方面覆盖方式,为疫情期间高校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贡献。2021年暑假期间,与省级新媒体合作,制作两期漫画推送《汛期安全指南》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指南》,助力安全防汛、疫苗接种工作推进,具有较强的科普性与社会意义。
筑梦工作室从时事出发,反映当代青年的真实情感思想与价值取向,体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同时创新宣传模式,覆盖面广、带动性强,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在伟大的斗争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四、未来发展方向

(一)为高校思政育人开辟新路径。筑梦工作室打破了传统的思政育人模式,实现了“大水漫灌”与“精准育人”的有效融合,进一步为高校思政育人开辟新载体、新内容、新突破的路径。

(二)为学术类学生团体发展提供新方向。筑梦工作室是专业所学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将思想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中,进一步为社团思政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三)相关作品可在校内及高校之间推广。关注青年思想动态,表达青年思想、加强青年学生工作研究,筑梦工作室系列主题图文书籍、手册、海报等成果,可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在校内、兄弟院校之间传播,覆盖影响更多青年学生。


收藏 投诉
工作室简介与定位 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两张皮”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突破的关键点。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筑梦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11月,是专业学习与思政育人碰撞的火花。围绕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学生工作教师深入调研学生学科特点、积极探索育人模式改革,为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两张皮”问题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