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头部

微文化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校园味道

作者:上海海事大学 邢卓 2022-04-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高等院校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自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以来,青年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播者,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践行者。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是新时代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必要前提,是促进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的政治保证。

微文化作为网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全新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信息呈现碎微化,信息传播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也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及理想信念。如何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全方位考察把握微文化的技术运用,科学有效地引导青年在他们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理性认知做到真学真懂,情感接纳做到真信,积极践行做到真用,从而有效化解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困境,已成为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

那么,亲爱的同学们,如果微文化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有味道的,那么,你会期待它会是怎样的校园味道呢?

一、暗香浮动有点甜:微文化下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价值

微文化是指受众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介传播方式,以趣缘为核心,以短小精悍的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实时、高效、互动的信息阅读、加工、发布和交流等社会活动,生产创造满足个体及社群所需要的文化产品,并在沟通交流分享互动过程中,体验情感愉悦和归属感的一种文化形态。

微文化的兴起源自2006年美国人埃文·威廉姆斯创办twitter,随即风靡中国。微博、微课程、微视频、微电影、微公益等呈现出总体性日渐衰微而人们愈发迷恋的小事物的文化。微文化放大了认识的主体性,用肤浅的符号代替了深层次的叙事,提升了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便利性,从一定程度上也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网络化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和挑战。

青年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推动者,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践行者。如何把握微文化的现实表征,通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创新,使大学生通过强化信仰认知、培育信仰情感、养成信仰意志和积极信仰实践这四个基本要素从“知、情、意、行”的层次整合从而整体提升该群体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原则的精神修养,最终实现自我价值是微文化下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应有之义。

首先,事关新时代党和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安全和政权安全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重塑了理想信念在青年教育中的核心地位,重点强调了新一代青年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价值的重要性。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伴随社会转型,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变化的趋势。当前空前开放的网络媒介环境、日益多元的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如何有效把握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变化规律,并不断推动其树立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议题。

其次,事关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创新发展,积极体现马克思主义时代性的需要。有效把握微文化下信息传播方面的特长和优势,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理论性与实践性进行有效传播与凸显,积极实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张力”与“现实征服力”向青年群体的完整叙述,最终实现大学生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的有机融合。

第三,事关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开展,实现积极培育时代新人的需要。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高校工作的根本标准。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思考在微文化背景下向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创新,引导青年群体学习关于世界、社会以及人生意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最后,事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政治保证,提高大学生选择能力的内在需要。微文化肯定了青年个体的价值,将传统文化、精英文化转变为由全民扮演主体的文化形式,对于个体积极赋能,激发了个体参与有社会进步的意愿。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期,是微时代的“新鲜血液”,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他们成长成才的源动力。信仰决定了个体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因此,有必要在充分尊重青年的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培育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信奉和坚定追求,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无糖重冰伤脾胃:微文化下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困境

微文化下,信息源扁平化、信息传递茧房化、信息传播瞬时化、信息海量碎片化、算法推荐狭窄化等特点对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深刻影响。

(一)隐蔽性微传播削弱覆盖范围,带来冷漠化挑战

微文化下,媒体技术的便捷性与普及性使得网络社会下的青年群体成了微媒介的主力军,也是网络文化符号的生产者与传播者。青年个体的信息生产与传播能力被迅速激活,信息传播门槛低传播速率快,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抓取信息并匿名评论转发,网络媒介成为人人可用的工具,成为塑造社会精神、文化风貌与价值格局的支配性力量。微传播的基本形式是网民之间自发的、非制度化的传播,网络信源不明,网络群体通常是松散的自发的偶然群体,在法不责众的心理下,叠加网络社会语境,为谣言滋生提供了温床,整个社会更容易陷入到信仰风险困境之中。微信息病毒式的传播,使得信息的消化、解读、加工频次明显提升,信息的无限扩散极易导致被曲解传播的风险也随之大大提高,进而使得青年“信仰风险”的升级与扩散愈加剧烈。同时, 容易产生信息误传,导致大学生受不良思想的左右,个体独立思考能力减弱,思维模式易受侵蚀,造成青年群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知偏差,导致信仰冷漠化,难以建构自称提心的成熟思想。

(二)对等式微互动动摇主体地位,易致权威性模糊

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所有职业网民中,学生群体的比重高达21%。学生群体活跃、好奇心强,闲暇时间相对较多。微文化的影响下,信息传播模式是一个“多对多”的星状网络,在微平台中话语表达不再是思政工作者的独自经营的阵地,权威被消解,地位呈现边缘化,对信仰教育造成一定的冲击。话语表达的“去中心化”让更多青年群体都可以展示自己,参与舆论,甚至,个体话语权被放大,“媒体互融、全员发声”成为信息传播的常态,各类信息输出口径呈裂变式增长的状态,个体甚至可能成为网络热词、爆款热文的创造者。这种信息传播样态为青年群体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个体不断表现出被工具化的倾向,原有的话语体系权威性被消解,价值秩序均受到冲击。当信仰与现实产生冲突时,青年群体道德判断力与理性思维不断泯灭,价值判断逐渐混淆,个体的理解力不足以自行解释、分析和引导个体的实践,导致部分00后青年信仰迷茫,进而丧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心。

(三)平面化微产品挑战教育成效,衍生功利化倾向

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物化的个体生存方式,平面化的精神生活,泛娱乐化的交流话语,易衍生功利化的倾向。舆论多元背景下,社会形势及文化意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解构导致价值取向功利化,稳定性不足。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各种社会力量竞相发声,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弱化倾向。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容易诱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泛娱乐化庸俗化思潮勾画的充斥着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景观世界”,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所推崇的崇高理想相冲突,最终导致部分青年群体“思想上缺钙”,陷入世俗泥沼。极端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成为盘带按一切事物的唯一标准,易产生”有什么用“的不合理心态。

(四)多样性干扰微生态理性选择,缺少合理性辨识

微文化下,煽情等多样化形式和手段丰富了青年大学生休闲生活。面对信息海量且多样,良莠不齐,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学子,思维虽活跃,但掌控感弱。同时,他们的认知力不够成熟、社会阅历尚浅、思考方式不够理性、信息判断能力有待提升等诸多要素往往会阻碍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立。一些西方势力意图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微媒体,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妄图争夺青年,达到分化图谋。青年大学生往往因为对信仰对象没有正确全面的认识而迷失或盲从,容易产生思想上的混乱,进而导致选择性困惑,心理素质脆弱化,耐挫力不强,没有归属感。这是由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只有整体上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才能化为信仰的自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三、半糖去冰好滋味:微文化下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

(一)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一元指导地位

理论教育是信仰教育之基础,因此需要始终把政治合格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位。在理论认知学习层面上,尊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和哲学性,注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青年价值取向。可以组织青年大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有效区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封建宗教信仰。通过读原著悟原理,深入体会其中所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思想,在理论层面达到渗透的效果,使青年学懂、学透马克思主义,善于用其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二)善用客户思维,实现内容载体匹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的书写者。面对高校大学生处于“Z世代”的现状,信仰教育的内容如果脱离微载体即意味着教育阵地的不周全,甚至呈现缺位盲区。微文化下,应当善用客户思维,教育内容应当主动做好供给侧改革,实现内容和载体匹配,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组织方式、表现形式等根据不同载体的特征进行变化和调整,并积极运用媒体融合技术。面对大学生碎片化、即时性、图像式的微阅读习惯,需要积极开发与之深度匹配的教育内容。在此基础上,将网络载体的潜在优势充分利用起来。

(三)优化培育路径,注重教育内化实效

一方面,要紧跟微时代步伐,推动教育手段数字化,拓展微传播渠道,加强网络空间话语权建设。与时俱进地丰富和拓展以马克思理论为核心的信仰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提高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网络空间的宣传力度。同时,根据青年特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和传播中注重生活化、具体化、形象化,让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内化于心。首先,采用渗透引导和说服教育相衔接,让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内化于心; 其次,着力推进信仰的通俗化。广泛借助微技术和微平台, 有针对性地对学校、 家庭、 企业、 社会媒体等提出具体的策略与要求, 从而全方位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化成效。

(四)夯实人文教育,涵育人文科学素养

在强势娱乐资源占领微平台呈现压倒性的文化景观的情境下,需要高度重视娱乐对于价值的消解。当下,宏大的叙事话语、崇高精神意义追问等,在感性主义的娱乐文化主导下,需要积极容纳文化的反思,注重教育和娱乐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并非完全自发的过程,需要科学方法的培育和指引,需要重视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人文教育具有超越性教育方针,注重推理和理性的思考以及文史哲学人文科学素养的涵育。通过文化领域培育青年大学生的精英意识,有意识地引进和发扬批判性思维,涵育人文科学素养

(五)遵循时代规律,形成信仰外化自觉

信仰外化是内化的目的和归宿。信仰外化的自觉体现在网络行为的外化以及现实行为的外化。也就是要实现虚拟外化和现实外化的相统一。虚拟外化属于浅层的外化,现实的外化是深层的外化。通过科学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远离泛娱乐化庸俗化思潮,抵制功利主义,提升社会责任感;深化青年群体的网络心理教育与网络法制教育,引导责任感的良好青年。强化受众群体信息传播行为的引导和监管,构建新型的媒介交往方式与网络生存环境。

(六)创新实践活动,回归价值教育本真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既包括知识体系的教育也包括价值体系的传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个体的意思、自我意识、自我教育在劳动和交往中诞生,也在劳动和交往中发展。针对青年这个对象的差异性和具体特点,探索多样化的实践路径,结合各种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调查评估现状,采用合适的方法,如志愿服务、革命场馆参观、老兵访谈、行业单位见习实习等方式渗透灌输内容,提高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注重引导大学生群体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求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众化。知行合一,通过实践来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将理论淬炼成为接受实践考验的金钥匙。可以通过构建个性云展示微平台、营造直观亲切氛围,将现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不断回归和发现价值教育的本真,由理论灌输向解决实践问题中拉近情感、强化价值、确立信仰转型。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在微文化下,需要积极适应调整,精准采取行动,因材施教打造富有新时代特色的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半塘去冰”的校园味道,做好高校网络思政“中央厨房”的有效输出。让马克思主义信仰深深根植于青年大学生的心灵深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同学们,科学认知、情感认同、精准践行微文化下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半糖去冰好滋味”的校园味道,你Get了吗?


收藏 投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 那么,亲爱的同学们,如果微文化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有味道的,那么,你会期待它会是怎样的校园味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