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头部

请记住你是学生——聊聊大学的学习

作者:李江 张佳 2022-04-06

闲来无事,翻了翻自己曾经爱写东西的QQ空间,发现近十年前写的关于学习的一篇短文,感觉于现在来说也很有意义。再结合这几年学习工作经历中得出的一些感悟,还是改一改发出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曾几何时,或者说是现在,学习和分数成了中国某些孩子最痛恨的的事,尽管他们不得不与学习这个东西朝夕相处。尤其是到了大学,学习更是成了很多人调侃甚至是嗤之以鼻的东西,似乎谁还在大学学习,就是脑子有病一样。讲授课程、组织考试、评判分数、督促大家学习的老师更是成了“恶魔”的代名词。作为曾经的学生,我也曾像这样的同学一样,但经过毕业后这十八年,我感觉有必要把我们对学习的错误认知聊几句。


 

    

      

误区一:

学习无非是升学就业升官发财的敲门砖



      

很多人认为,学习产出的不过是分数,是上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工作的凭据,是评价一个人(参加工作前)的唯一标准。我们觉得这样评价自己是不公正的,所以我们要“反抗”,要“对抗”,结果尽管我们是学生,但最不愿意的做的事情却是学习。我们认为自己很正确,不学习就是对这种所谓“不公正”的最好回答。其实我们既没有改变过现实,更是完全悖谬了学习的真谛。

一个人在社会中应当有自己的价值。没有人是生而知之者,都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提升自身能力素质,通过社会活动(主要是工作)来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升学就业升官发财只是学习这个应当贯穿于我们一生的活动的表征或结果而已,而不应是最终的目的。

对学习庸俗化的思维会陷入实用主义的窠臼。一切只以眼前利益去考量,只以初级的感官感觉去考量,是非常短视的。作为唯物主义者,我们只有这一辈子,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宝贵。在本该是最高效的学习阶段不学习,那就是在浪费生命,与自杀何异!

另外,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中,我们时时都在经历着、创造着伟大的历史进程,而你却只想着如何混吃等死,真是应了周星驰那句经典台词“没有梦想,人与咸鱼有什么区别”。我始终认为,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实现自己合理合法的梦想,汇聚起来就是中国梦。你的学习,既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人、为了故乡、为了中国!


      

    

      

误区二:

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

诚然,初等和中等教育是选拔性教育,我们不得不为十二年后那几天的“独木桥”而为分数而战。大学,是通过性教育,只要过了,就代表你的成绩合格了,我们不必再为分数挣扎。我们甚至有时会对那些努力学习、争取奖学金的同学感到“悲哀”,觉得他们浪费了美好的大学时光。但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悲哀呢?

首先,尽管我们深恶痛绝用分数评价自己,但想想我们又能拿什么来评价自己的学习呢?你说我什么都会,就是一考试什么都不会,那能叫学会了吗?其次,你怎么就能自信知道自己肯定能考六十分,而不是五十九,有时百分之百的把握得到六十分的分数也是可能的。所以更多的付出才能带来更多的把握。再次,有句话叫让优秀成为习惯,努力学习,追求更高的分数就是让优秀成为习惯的行动体现。否则你永远都是在混,也许混你会觉得很潇洒,但经历之后你才会发现混是一件多么浑的事,应为你最好的时光就这样流逝了。



误区三:

大学学习很轻松


我不止一次听到大家谈论,中学老师说了,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小夹板穿了十二年,一到大学这个广阔空间就彻底放松了,以至于再也紧张不起来。我不知道是否真的有老师这样说,还是大家为自己的松懈找借口。但无论如何,这种说法是很不负责任的。中学的学习与大学的学习是两种概念。中学的学习很多属于重复性学习,高一高二知识基本学完,高三整体用来对知识进行反复的复习、练习、强化记忆,甚至到了题不是算出来的而是背出来的情况。

大学的学习则是每学期几个科目的每个科目都是新知识的学习,另外很多科目都有密切的联系,环环相扣,比如高数是一切理科解算的工具,物理力学和电学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的入门钥匙。有时低年级的基础课门学习不深不透,会直接影响高年级的专业学习。那么,一个是一年如一日的重复学习,一个是每个学期都是新知识而且还有密切关联的学习,哪个更轻松呢?




      

误区四:

我怎么觉得大学我什么都没学到啊


“知识无用论”在大学很有市场,认为学的知识到了以后都没用。现实中的一些现象也助长了这种认识,就业专业不对口、学校学的落后于工作应用等等。但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倾向,这种过度的实用主义会使我们目光短浅,一切只看眼前能不能用上,没有长远打算,没有对学习知识的正确认识。大学的高等教育不是技校的技能教育,更多的知识学习是为今后进入工作开展履职学习的打下坚实的知识结构基础,而不是为了你什么东西都现学现用。

大学最有用的就是培养你的学习能力,自主的相对短期的学习能力。因为进入工作后,我们面对的很多都是新知识、新情况,这就需要我们能够依靠自己扎实的知识基础,快速学习,快速掌握。另外,我们在大学学习的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做人做事的能力和素质。到了地方院系,我感觉思想政治觉悟、组织协调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基础软件应用能力、执行落实能力、文字撰写能力等等,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如果你觉得大学生活太闲,最简单的,培养自己几个健康向上的兴趣,像球类、棋类、创新制作类、文学阅读类、摄像摄影类等等。由兴趣向能力转变,这对每个人未来的发展都是有益无害的。即使你醉心于运动赛场,也总比沉沦于网络游戏和虚拟空间好很多。


    

      

误区五:

我学不好,也会有人帮我


学风建设是长线,这是每个高校都极为重视的事。针对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一般都会采取很多措施进行帮扶,很多都会取得成效。但这种学风建设措施不应该是最主要方式,因为学习的主体不是老师,不是帮扶人,而是学生本人。你不想学,即使再有名师,再有学习尖子帮扶,再有老师督促,再通宵上自习,也是没有任何效用的。即使这种帮扶起到了作用,但自身学习的主体意识没有养成,依然是治标不治本。出了校门,参加工作,还会有人像老师那样进行督促和帮扶吗?你已经完全走入社会了,要靠自己了。学习的主体意识应是所有学生作为学生的最根本的思想意志基础。学会自己学习才是学风建设的目的。


    

      

误区六:

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是大学的唯一

大学确实是丰富多彩的,很多人热衷于参加社会活动、交往朋友,甚至是是恣意的放纵青春。但是要知道,每个人既然叫做人,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生物属性,而更多的是社会属性,就是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不是孤立的,都有自己的社会职责。我们既然叫做学生,就有学生的社会职责。学生的社会职责有很多,但最基本最主要的就是学习。任何借口贬低学习在大学的主体地位都是错误的。学生的最大事情就是学习。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的花,那么没有学习这个锦,花又绣在哪里呢?




      

     

            以上所述汇成一句话: 


               请记住,你是学生。                         

  




收藏 投诉
闲来无事,翻了翻自己曾经爱写东西的QQ空间,发现近十年前写的关于学习的一篇短文,感觉于现在来说也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