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学生群体为就业工作的重点目标人群。高职毕业生就业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实现高职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会对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基于此,本文对高职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举措进行了研究。
一、精准施策提升就业指导
学校在学生就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就业观念引导、就业知识传授、就业技能培训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高职院校应从整体出发,统筹谋划,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形成合力,构建一整套的就业指导体系,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第一,建立一生一档档案。就业工作需要前置,大一新生入学后建立电子档案,精准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加活动、获奖情况等,便于老师和家长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精准的就业指导工作。
第二,建立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在大一、大二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增强大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树立专业自信和行业自信。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就业知识分享和针对性的指导课程,提高就业指导的精准性。积极开展家校互动,举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专业,积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第三,全方位多途径做好就业指导。学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主线,通过加强新媒体宣传矩阵,全面普及就业创业政策,深挖就业典型案例等形式,讲好高职毕业生就业故事,形成示范引领效应。
二、拓宽渠道开展就业宣传
第一,多措并举开展就业宣传工作。学生的就业信息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应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就业讲座、主题班会、个别谈心、有奖问答等形式多渠道向学生宣传相关的就业政策。
第二,建立就业层级包联制度。建立校领导——二级学院负责人——辅导员三级就业包联制度,落实“人头对人头”就业包联工作机制,精准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咨询服务。就业包联人主动深入班级和学生宿舍,向毕业生宣传就业指导知识。二级学院需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定期举办毕业生双选会,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等各类就业创业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三,注重利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等网络平台开展就业宣传、交流与沟通工作。充分发挥毕业校友的作用和朋辈帮扶的力量,在此基础上积极提供各类招聘信息,通过网络、微信等新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便利的服务。
三、搭建平台深化校企合作
企业支持是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重要动力,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要注重发挥校企合作中企业的重要作用。
第一,推进订单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共建课程。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订单班,专项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定期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校授课,通过订单模式的培养让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岗位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操水平,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就业自信心。
第二,多维度、全方位深化校企合作。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在企业的指导下,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提高校内实训课程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更加近距离地接触未来的实际岗位。其次,充分利用企业优质的技术设备和工作环境,组织学生参观生产车间、体验式教学、顶岗实习等,让学生提前了解职场文化,将所学的专业理论应用于工作实践,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互利共赢。再次,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应该树立为企业服务的基本观念,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企业新项目、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高职院校也应该对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分析,找到与企业合作的突破点,为企业提供更加具有吸引力的合作方案。
第三,参与企业大赛,以赛促建。积极参与企业承办的技能大赛,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当前依托政、企、校举办的技能大赛很多,如京东方杯智能制造大赛等,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未来的就业企业和岗位需求,同时在比赛中锻炼综合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储备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四、整合资源打造就业师资队伍
当前,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专业教师团队,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多是由校内教师或者辅导员兼任,导致专业问题的解释以及就业技能的培训不系统、不充分,就业指导工作存在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的现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结合实际的就业教学标准和需求,不断强化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要打造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通过专兼职结合、内外部遴选等方式,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背景、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打造一支梯队合理、专业水准高的教师队伍。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熟练掌握求职技巧,轻松实现就业。同时完善考评机制,提升师资活力。
第二,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不断提高教师就业指导水平。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应更加注重全局性和整体性,要针对就业市场的变化实时调整相应的培训内容。就业指导教师要认真参与培训,及时掌握就业政策、就业市场、就业信息,确保学生就业课程教学的真实性和可调整性。
第三,提升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发挥辅导员个性指导的作用。辅导员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就业工作的直接开展者、落实者。因此,辅导员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掌握新媒体时代下学生就业工作的新特点,创新方法、拓展思路,充分利用主题班会、新媒体手段、网络就业平台等,教授就业技巧、传递就业信息、提升就业质量。
五、多方联动构建就业帮扶机制
当前,做好高职学生就业工作,需要社会、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协作、齐抓共管,积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就业帮扶机制。
第一,社会层面。持续完善就业政策,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消除性别歧视、学历歧视、暗箱操作等不良风气,平等对待所有高校毕业生,尤其要给经济困难毕业生合理公平公正竞争的机会。制订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残疾大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就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第二,学校层面。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契合度,建立长效高效的就业指导体系,科学合理设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社会需要、企业需求的人才。落实“人头对人头”就业包联工作机制,尤其是困难大学生的“一对一”帮扶要做深做实,帮扶教师要实实在在的为困难大学生提供适合的岗位,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第三,家庭层面。充分发挥家庭育人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尽力创造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引导孩子养成乐观、勤奋、善良、自信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择业方面,家长要做学生的坚强后盾,多给学生鼓励与支持,提高学生的抗压抗挫折能力。家长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灵活多元的择业观念和就业取向,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0条)
查看更多评论 已显示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