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头部

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探析

作者:陈海菊 张丽玲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高校毕业生是就业人群中重要的群体,他们的就业与否及就业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保障民生,大学生就业工作一直是我国政府部门各项工作中的重点任务,党的十九大及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将就业工作做为战略性工作放在了首要位置。大学生就业工作也是近年来各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受新冠疫情的持续及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社会提供新增就业岗位乏力,且国内就业市场体量有限,无法给所有有就业需求的人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呈现增长趋势,2022年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达到1076万人。

一边是越来越难的就业现状,而另一边却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慢就业”,这又给本就就业难的现象雪上加霜。  

一、“慢就业”的概念

“慢就业”在国外的近似概念是Gap Year(间隔年),是西方国家青年离开正规教育后做的一次长期(3-24个月)的旅行或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以在正式进入社会前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在我国,对于“慢就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王伟认为,“慢就业”属于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的一种待定状态,即“暂时性不就业”的状态,毕业生以游学、考研、考公考编、陪伴家人等形式延缓就业。刘宇文认为“慢就业”外在表现为放缓求职步伐、推迟就业时间,也称之为“慢就业族”或“待定族”。孙蕾等认为“慢就业”主要与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有关,与岗位的质量有关。

二、大学生“慢就业”现象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一)大学生缺乏自我认知和就业环境认知

有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高校及相关专业不熟悉、不了解,甚至高考志愿的选择也是在家长的“包办”下完成的。考入大学后对专业不感兴趣、对学校教学环境不满意、对所修课程“提不起精神”、对大学教学进程不适应等现象,导致一批“后进生”群体出现;有些学生受社会上一些不实传闻的影响,认为高中是学生阶段最难熬的时期,只要进入大学就可以放飞自我,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打自己想打的游戏、谈自己想谈的恋爱……殊不知,大学生也是学生,其核心工作是要把学习和研究搞好,提高自身素质,因此导致一些“混大学”人群出现。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对大学期间的生活和学习缺乏必要的规划,没有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进而出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等迷茫表现,最终毕业时不能达到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只能加入“慢就业”队伍。

(二)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与自身能力不匹配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参加用人单位实际工作岗位锻炼的机会很少,常常会有眼高手低现象发生。在应聘工作时,无论是面对管理岗位还是专业技术岗位,毕业生感觉自己已经掌握了工作所需技能,试用期间到真正的岗位工作时才发现无论是管理工作中的沟通表达能力、领导力、胜任力、决策力,还是实践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均无法达到工作要求,还需积累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就业期望值与自身能力相去甚远。有此类情况的毕业生,感觉大学学程已结束,自己却“一事无成”,随着几次应聘失败经历的产生,心理承受能力变弱,产生就业焦虑,并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其中的一部分便加入了“慢就业”大军。

(三)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多样性

1.热衷追求“铁饭碗”岗位。一些大学生家长对于体制内“铁饭碗”岗位的热爱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一部分学生受社会就业趋势、家庭支持等的影响,对寻求具有“铁饭碗”性质的工作表现出较强的执着。一些毕业生甚至只将考公、考编等作为自己毕业以后的就业出路,毕业当年未成功,再续战第二年、第三年……不成功,不罢休。从毕业数据统计上看,这类毕业生也属于“慢就业”群体中的成员。

2.坚持考研

一部分学生有的出于对于继续求学的热望,有的出于对就业问题的逃避,经过再三考虑,他们最终选择了考研之路。与追求“铁饭碗”岗位的学生一样,他们在这条道路上走的比较执着,若毕业当年考不上理想的学校,他们会选择二战、三战……。据统计显示,这部分学生在“慢就业”群体中所占比例较大。

3.就业市场、就业观念多样化

后疫情时代,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就业市场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足、人职不匹配、用人单位与求职者间供需矛盾等现象更加突出,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信心普遍低迷,与疫情发生前相比,就业观念呈现多样化趋势,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更加凸显。

自疫情发生以来,劳动力市场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传统的就业模式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同时,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一些新业态新岗位随之涌现,如直播电商、互联网等行业发展迅速,逐渐进入毕业生就业选择视野,传统的上班打卡已不再对他们具有吸引力,一批新职业随之诞生:网文作者、博客主播、UP主……。一些毕业生因此放弃了传统的就业意向,开疆拓土,加入灵活就业大军。与传统的行业相比,这些新的职业领域除了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挑战外,同时具有较高的风险。这些新职业的上升空间具有不确定性,所需技能也没有明确要求,毕业生若想从事相关职业,需要自己熟悉并准备新职业所需一切条件,如设备设施、工作环境,需不断探索、学习工作所需相关技能及职业能力,同时要持续关注自己的付出对服务对象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以保持受众群体的相对稳定性,从而保证不会失业。以上种种,均需学生付出大量的时间及精力,造成了具有新职业意愿的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发生。随着新职业对毕业生吸引力的增强,他们成为“慢就业”大军中不可忽略的部分。

三、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指导

通过分析大学生“慢就业”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大学生的“慢就业”主要体现在学生毕业前没有将自己调整到最佳就业状态,即对就业目标定位不清,对就业能力准备不足,导致毕业生就业期的延长,进而造成“慢就业”现象的发生。教育部于2007年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学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安排,但课程具体开设情况由各高校根据自身条件确定。因此,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时对学生的指导效果各高校间差异很大。高校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要形成本校独特的教育体系,根据学生不同专业、不同时段发展要求制定相应的教育与指导目标。各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三全育人”及“五育并举”,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将教育及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同时充分考虑与专业融合,通过思辨、融合、体验、交流等课程设置,结合心理及就业辅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及择业观,增强抗挫能力,设定学习目标,探讨目标职业所需的所有知识和技能,在学业进程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及综合素质,促成学生在毕业前达到预定目标。

(二)政府相关部门——优化信息服务平台、强化政策引领

当下,受疫情的持续影响,线下面对面的应聘交流活动成为一种奢望。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入新媒体,将就业促进工作与防疫工作相结合,强化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与担当,优化当前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投入相当的精力汇总发布权威、实时、有效、覆盖面广的就业信息,畅通用人单位与毕业生间的网络渠道,全力打造网上就业服务平台。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前毕业生就业实际,充分考虑灵活就业学生的情况,制定与现实相符的就业统计制度,合理定义应届毕业生身份,强化政策引领,为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

(三)家庭——配合高校积极客观引导学生就业

除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观、价值观念进行教育引导影响其就业选择外,其家庭对其就业行为影响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和支持,他们对于职业的选择也深深地体现着家长对他们未来的期待。因此,有“慢就业”现象发生的学生家庭应积极配合高校对学生“慢就业”现象进行引导,正确、理性地看待学生就业问题,不鼓励学生一味追求高薪或“铁饭碗”待遇,也不鼓励学生盲目跟风追求风险较高的新兴职业。家长应根据学生当前的自身条件及能力水平,帮助学生理性分析现实社会的经济、政治及人文环境,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提前协助学生规划学业及就业,帮助学生形成正向积极的就业观,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尽早提升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未来发展结合起来,规避“慢就业”现象发生。


收藏 投诉
对“慢就业”进行阐释,分析“慢就业”现象,提出高校加强教育指导,政府优化服务、强化引领,家庭积极引导学生就业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