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头部

巧用网络创新讲中国故事,共庆建党百年传红色基因

作者:兰州大学 朱佳君、杨巨声、赵啟沣 2022-04-21

一、案例主题及思路

兰州大学学工部以学生党员培养为契机,组建师生网络思政公益组织“星船”团队,创新性尝试“互联网+实地调研+多元内容产出”的网络思政教育优质内容产出模式。以广泛开展于兰州大学的“三下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依托,以学科交叉性极强的高素质核心师生团队为基础,以打造可持续的公益项目运营模式为发展理念,进行原创网络思政教育产品的产出、传播与服务,项目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自2017年6月开始,“星船”团队招募大量志愿者,在甘肃省范围内对18个红色革命纪念馆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为每一个纪念馆“量身打造”宣传推广曲。宣传曲将纪念馆概况、感人革命往事等作为明线,将建党百年来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奋斗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抒情暗线,同时巧妙融入领导人重要讲话,并谱入当下流行时尚风格的曲调,以MV短视频的形式在线下纪念馆和互联网线上同时传播。此举一来帮助纪念馆更好地讲述和传承长征故事、革命精神,大大激增前往纪念馆参观学习的客流量;二来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在高校内外传播,掀起了红色文化学习的浪潮。此外,团队又对实地调研中搜集的故事素材进行深入加工,创作了一系列内容精良、立意深远的长图漫画和动画作品,并产出了音乐教材、图鉴、学术调研集等各类实体成果,在当地举办各类线下展演,让网络文化走入线下生活,让红色基因深入田间地头和青年的心灵。

2020年,团队将目光投向全国范围内的贫困村落以及在这些村落中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的脱贫攻坚事业。这期间,团队招募了近百名青年志愿者,在全国60余个贫困村落中选取了18个典型代表,通过调研采风感受脱贫攻坚工作为村民们带来的实际生活的巨大改变,将其用故事的方式讲述出来,并通过音乐等形式进行包装,将其变为青年易于接受并适于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形式。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国人的生活,也扰乱了大家的心弦。“星船”团队在除夕当天集中智慧原创,并发布了激发人们抗疫信心的叙事宣传曲《风雨·战疫》MV。据不完全统计,这是全国高校学子第一首原创的抗疫歌曲,获得了中国新闻网、央视网青年、人民视频、凤凰网等媒体的报道与转载。随后,团队又精心打磨推出了第二首抗疫宣传曲《武汉·心安》,在三八妇女节前夜发布,表达了对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女性医护人员的感谢和歌颂。

“星船”团队将极强的宣传敏感性落实到具体网络文化优质作品产出当中。团队在最初阶段,就曾围绕“䇹政基金”二十周年等主题,创作了诗朗诵《风雨·䇹政》、《西北青年》、《忆知青岁月做兰大栋梁》等近体诗以及叙事性歌曲。近期,团队还就“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主题创作了宣传歌曲《勤俭节约,不负“粮”心》,于校园网络思政平台首发后,即将在各大网络平台发布。

截至目前,团队已创作各类原创网络思政教育类歌曲近50首,在这50首歌词的创作过程当中,团队将党和国家的号召以及领导人的讲话精神融入其中,让作品变成一堂又一堂生动的“音乐思政课”,引导广大青年时刻紧跟党的脚步,在获得艺术熏陶的同时学习先进理论知识。

二、案例实施方法和过程

“星船”故事的传播模式具体来说分为四个阶段:

(一)资料搜集阶段

通过组织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始初期素材收集。团队确定拟调研地点及备选调研地点后,与贫困村或县政府进行联系。在征得当地支持后,团队成员将进一步搜集当地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并对当地居民进行实地采访。最后根据资料收集情况、采访结果等,来对当地的基本情况、红色文化以及民众需求进行总结,进而对作品的创作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在此期间,团队成员将根据当地扶贫情况、特色资源等,联系政府、农户、企业,通过访谈、查阅资料等对当地有更深入的了解,挖掘地方故事,并结合三方面的优势展开工作,并及时将调研中出现的问题、调研成果总结及时传递给团队领导协调组成员,以及时解决问题,最大程度的把握作品发布的质量与时效性。

(二)作品创作阶段

团队成员在自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特色归纳当地文化传播的价值点,确定创作作品的质量标准、作词内容、音乐风格以及歌曲MV拍摄方案等,在头脑风暴、执行总结与反复修改中产出音乐、书籍、动画以及图鉴等艺术创作形式。

(三)宣传推广阶段

1.在线上,团队选取联系县、区﹑乡以及机关﹑部队﹑学校设置的广播站,针对性地推广原创产品;委托音乐作品涉及的长征纪念馆、脱贫乡县结合当地的实情实景进行播放宣传;联结各地方高校、中小学校广播站,制作与音乐产品相关的系列节目进行矩阵式的推广。

2.在线上,除微信公众号等校园网络思政平台外,团队还依靠网络共享平台,对音乐产品进行再加工与分发。例如在网易云音乐、QQ音乐、酷我音乐等音乐共享平台。除此之外,将音乐作品上传至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音频分享平台,或者懒人听书等有声阅读平台,将音乐作品故事化,融入音乐作品创作背后的“红色事迹”和故事,场景化展现音乐的魅力。

3.构建“互联网+音乐+”的“生态圈”。音乐融合多种媒介传播形式,可以衍生出多种音乐元素的文化产品。例如“音乐+视频”可以制作出音乐MV、短视频、vlog或者主题音乐电影;“音乐+文字”可以生产纸质、电子版的歌谣集、音乐刊物;“音乐+图片”可以产出歌词海报、插画;而“音乐+工艺”则可以制作相关文创产品周边,以满足不同渠道的传播需求。目前团队主要选取学习强国、微信、微博、哔哩哔哩、抖音和快手六个线上平台作为作品传播的新媒体矩阵构成要素,并且针对不同的平台特点,投放形式不同的作品,实现多元化的内容呈现,从而针对平台特点和用户特质实现精准推广。

(四)凝集归纳阶段

通过前期的运营,捕捉项目可能存在的问题,结合叙事理论以及理论创新等方面整合反哺、优化方案,以推动项目完善化,继续可持续发展。针对其中值得探讨的社会科学议题,鼓励高校师生展开学术实践与探索,将思政教育与学术教育紧密结合。

三、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一)主要成果

本团队已编纂形成《音乐中的长征故事》《脱贫攻坚中的中国》书籍二套,《青语·忆红》专辑一部,《音颂长征·闪耀中华》微电影一部,《界石·新时代进发》等推红色文化宣传推广微视频十四部,《风雨·战疫》、《忆知青岁月·做兰大栋梁》、《风雨·䇹政》、《以䇹政的名义》等沙画诗朗诵四部,《音诵长征》、《风雨·战疫》图鉴两部。

团队已先后为18所红军长征纪念馆制作馆歌与MV,并进行相关发布,成果在10余场晚会上进行过展演;根据纪念馆反馈,歌曲馆均播放次数10000次,累计受众近百万,对甘肃14个市州实现全覆盖,影响100余个县、乡镇及村落。

截止目前,对于新冠疫情特殊时期产出的鼓舞人心的作品《风雨·战疫》和《武汉·心安》,已收获累计播放量2亿次、点赞量逾3000万、评论量近500万;近40余家媒体进行了累计120次报道,包括央视网、人民网、中新社、新华社、新华网、凤凰网、学习强国、全国学联、共青团中央等。成品微视频受到央视网、学习强国等多家平台报道以及凤凰网、今日头条、兰州日报等媒体转载,也得到当地纪念馆的肯定和大力支持。

团队先后获“全国优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甘肃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荣誉,其“音颂长征”系列作品获2019年度甘肃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唯一高校类)、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2020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铜奖等荣誉。

(二)创新点

1.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全方位创新

思政课“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隐性教育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教育对象思想的触动和引导,寓教于乐,增强隐性教育方式、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革命和爱国歌曲与课堂灌输的方法不同,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到歌曲之中,一是有利于破解宣传工作方式单一的难题。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教育中可以增加温情的方式,在宣传核心价值观等的主题教育中适当运用歌曲的方式,有利于使人们在饱含深情的音乐表达中感受到对党的坚定信仰和对国家的热爱。二是增加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情感认同。在知情意行的转化过程中,情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显性教育以理服人、通过隐性教育以情感人,使青年在艺术的熏陶中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

2.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多场合创新

现有思政教育受到固有课堂氛围的限制,“课程思政”的鲜明特性激活了音乐融入思政教育的形式。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创作的场域,在暑期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原创性的音乐创作,身临其境的了解革命历史、整理革命思政素材、创作思政歌曲、沟通创作内涵,从了解到整合,从整合到归纳,从归纳到精炼的过程,给实践团队提供了深度接受思政教育的可能。

3.灌输方式与启发方式相统一的亲和性创新

坚持灌输方式和启发方式相统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的要求,要实现灌输与启发的交融,形成灌输中隐含着启发,启发中渗透着灌输的新教育方式。本项目旨在在思想教育中穿插音乐形式,在音乐教育中潜藏思政内容,一方面使思政教育以新颖的形式进行展开,活跃了教学气氛,为启发性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用歌曲的方式感召青年爱党爱国相比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更易为青年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青年学生自觉体会歌曲中的事件和精神,更加深入地体会通俗化的理论知识,内容科学而形式生动,使思政教育有序展开,深化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了思政教育教学效果。

4.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参与式创新

在音乐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围绕思政形成“一心双环”的格局。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直接决定了音乐思政的教学效果。本案例以深受同学们喜爱的创新教育方式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为基础,加入了新时代学子乐于接受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学校思政教育中难以解决的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等问题成功化解,以学生需求为基础,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与满意度,达到了学生需求与思政教育完美结合。当然,传统的思政过程对于教师群体也是一种耐心的考验。音乐思政的另一重作用在于丰富教师的体验感,使得教师能够真切融入思政教学过程。只有教师自己的内心深处被触动,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效果。本案例打破了教师指导、参与项目的常规方法,提升了项目难度,对教师而言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与提升,扎扎实实地做到了教师指导与教师参与相结合。

5.精神传承与新兴科技相统一的互联网创新

互联网提供的技术便捷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开阔了思想政治教育之视野,更推动了思政教育之现代化手段,当然也为音乐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大空间。技术的发展为综合性音乐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可能。将音乐的创作过程以微党课形式讲述、将音乐主体内容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将音乐歌词改编成图文朗诵的形式展演都是对融入形式的衍生和丰富。在音乐创作的过程,围绕一个具体事例、一个具体区域进行的红色歌曲创作同时可以起到对一个地区的文化进行深入宣传报道,以音乐创作为中心吸纳其他形式的文化产品设计工作也可以丰富音乐思政的内核。

四、案例反响

截至目前,团队成果作品累计播放量过2亿、点赞量逾4000万、评论量500多万、200余家媒介、累计上千次报道(包括央视网、人民网、中新社、新华社、新华网、凤凰网、学习强国、全国学联、共青团中央等媒体)。同行评价当中,团队的工作也得到了红色纪念馆以及脱贫攻坚村落宣传部门的一致认可,他们纷纷表示本团队的创作和宣传提高了歌曲的影响力,也让线下的纪念馆和脱贫攻坚村落的典型经验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光明网报道中写到:对于“星船”团队而言,他们的航程永远没有终点,但对于项目的每一个阶段,他们都有清晰的目标。他们表示,团队将全力以赴,用各种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凝聚青年意志,弘扬社会正能量,让更多的年轻人享受到真正有营养的文化产品,为党的百岁华诞献礼。

央视网的报道中写到:这是兰州大学青年庆祝百年“五四”的一种独特方式,呼吁更多人弘扬长征精神,激发爱国情怀,展示当代青年学生党员风采。

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2019年的报道中写到:这是十二首唱给先辈、献礼新中国的赞歌,满山回响;这是一百五十个故事的缩影,荡气回肠;这是六千里征途的挂碍,日月同辉;这里是西北,这里是甘肃,这里是兰州大学,这是新长征路上的“兰大人”。他们驱车6000公里,足迹遍布甘肃12个市州;奋战1400小时,从采访接洽到资料搜集,从歌曲创作到视频拍摄;将150余个长征(西征)故事提取凝练;深入革命老区,借助歌曲让更多的人认识甘肃,了解长征;对昔日革命的艰辛追溯,将今日建设的盛景描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主题教育道路上的“兰大人”。

五、工作计划及推广

(一)丰富原创内容,在实践中再延展

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作品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数量和质量都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获得了政府部门和普通群众的一致好评,但是主旋律作品在繁荣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内容重复性高、思想表现单一、内容缺乏创新等。针对这些问题,本团队旨在通过一素材多形式创作来丰富创作内容,让“艺术性”成为唱响主旋律的使者,让“情感”成为走进受众心灵的良药。

在用歌曲打开知名度后,跟进创作微电影、动画、漫画等“互联网+音乐+”系列作品,并推动思政教育产品走入中小学校、乡村旅游景区、红色纪念馆。推动贫困村脱贫后的致富,避免陷入脱贫不致富的尴尬局面。进而,立足高校,面向社会全面宣传。最终,把团队打造成一股可持续性的脱贫力量。

(二)对接各类平台,在宣传中拓渠道

对接主流媒体。原创内容创作完毕后,主动联系人民网、央视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借助其力量扩大宣传内容的知名度。团队前期作品受到央视网、学习强国等多家平台报道以及凤凰网、今日头条、兰州日报等媒体转载并与团队达成优质的合作关系,也得到当地纪念馆的肯定和大力支持。

联系乡镇媒体。主动联系创作地的乡镇媒体,让当地群众也切实感受到创作的内容和传达的精神,丰富他们的娱乐生活。将其生活地方内涵的精神展现在微信公众号的文字、图片和视频里,帮助广大农民群众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文艺晚会下乡。团队通过将创作的原创歌曲搬到乡镇文艺晚会的舞台上,一方面不断丰富乡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深入推进文化惠民行动,提升服务标准、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用寓教于乐的方法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群众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崇尚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将群众身边的事物搬上艺术舞台,也可以增加大众的文化自信,从而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当地文化的保护和宣传上来。

联动高校马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出现新变化,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实地观摩思政到网络虚拟思政、从课堂思政到田野思政、从教师灌输思政到师生互动思政、从理论研商思政到实践检验思政,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充分发挥中介作用,既要能有效传达理论价值,又要能使教育内容入耳入心。

“星船”计划已经形成了“互联网+实地调研+多元内容产出”的网络思政教育优质作品输出模式,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下一步,将以目前工作成果为基础,继续紧跟国家时政热点,拓宽思路,贴合学生需求和喜好,搭建青年学生线上线下联动教育平台,同时联合项目可推广高校,扩大教育覆盖面、受益面,形成立体式红色基因传承网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唱响宏伟赞歌。


收藏 投诉
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自2017年6月开始,“星船”团队招募大量志愿者,在甘肃省范围内对18个红色革命纪念馆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为每一个纪念馆“量身打造”宣传推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