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主题和思路
伴随移动通信技术的飞跃发展和数字网络媒体的快速迭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东华大学准确把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态势,始终在网络育人上坚守“过关意识”,深入推进以易班为核心的“融媒体”建设工程,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时代感,引导师生强化网络意识、树立网络思维、精耕网络创作、发展网络文化,努力构建同向同行又融汇贯通的网络思政育人“同心圆”,积极营造多圈层、立体式铸魂育人网络新生态。
东华大学坚持理念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保障为纲的育人模式,切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积极把推动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思政工作的价值追求,抢抓机遇主动构建思想引领的工作体系,不断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内涵,着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立校院两级的易班发展中心和网络文化工作室,设置易班网络班级和学生骨干团队,使工作平台和队伍得以上下有效贯通;在合力建好微信、易班、抖音等校级网络阵地基础上,各学院网络育人工作百花齐放,形成同向同行又融汇贯通的网络育人“生态圈”。此外,系统设计“微文、微课、微视频、微访谈、微推送”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栏目形式,制定“学生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认定办法”、“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公约”,通过项目化推进不断激发师生的主体意识。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1.力促主体微转化,从“听众”变身“主讲”
针对“95后”、“00后”大学生独特的思维特点及行为特征,东华大学深入挖掘学生特点、把脉学生需求,从学生视角出发,切实开展契合学生成长规律及发展需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朋辈讲师,开启思想引领新模式。东华大学积极探索、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引领模式,组建了“学习进行时”大学生网络思政宣讲团,一改往日“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大学生担任朋辈“小讲师”,自主设计并制作了42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络学习微课,微课上线后深受学生欢迎。疫情期间,“学习进行时”网络思政宣讲团第一时间把战疫素材融入网络思政教育,化“疫情危机”为“思政契机”,组织近200场“云班会”,引导广大学生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网络宣讲团成员先后在全国、上海市理论宣讲微课程比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成为新思想的“代言人”及学生中的“小网红”。
把脉学生特征,树立网络育人新品牌。学校采用“学校组织、易班搭台、学生唱戏”的工作模式,孵化了“青年面对面”、“东华国旗班”、“DHU法律加油站”、“易视传媒”等二十多项网络文化育人品牌项目,用贴近大学生的网络话语表达方式传播东华声音,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呈现形式讲述青春故事,营造了积极正向的网络文化生态。
2.驱动育人大数据,从“广泛”转为“精准”
东华大学是全国首个在易班上探索网络教学改革的高校,学校一直坚持把易班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不断在精准教学上出实招、显实效。
打造易班在线课堂集群,改善学风建设。学校建设了200门覆盖公共选修课、专业课的在线易课堂,录制了500余个解决课堂知识难点的“短视频”微课,学生通过手机即可实时“在线学习”和“巩固回看”。此外,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痛点,任课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为学生答疑,极大促进了师生互动,提升了学习效率,营造了优良学风。
研发课程思政易班平台,助力师生互动。为推动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有效融合,为课堂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搭建桥梁,学校打造了“易班+课程思政”云平台,通过开发课前、课中、课后等课程功能,加强了课程学习的准确性、互动性、及时性及趣味性。同时,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课堂思政教育的互动频率、学生课堂评价、回答问题正确率等关键要素进行“再解读”,实现了网络教学效果的准确评价和反馈。这些探索和做法,先后获得教育部大学生在线“最佳学研促进奖”,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
定制个性化“思政推送”,聚焦精准育人。为聚焦学生个性特点,避免教育内容“千人一面”,学校开发了“思政智阅读”易班轻应用,通过思政阅读“弹窗”把思想引领“前置”到第一课堂课前15分钟,通过分析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阅读内容、阅读频次、驻留时间、评论互动等“大数据”,全方位塑造学生的“思政阅读画像”,从而进行精准化“思政智阅读”内容推送,为精准思政提供新思路。
3.构筑思政“同心圆”,从“独唱”转入“合唱”
东华大学以思想引领为“圆心”,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育人主体协同育人力量,构建起以价值引领为主线、以人格塑造为核心、以能力提升为基础、以协同发展为支撑的网络思政育人“同心圆”。
以媒体聚合实现育人“同频”。树立“融媒体”思维,构建融合易班、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的“媒体矩阵”,实现各大网络媒体阵地的互融互通和同频共振。为适应大学生快阅读、微阅读的特点及习惯,学校开发了“东华头条”新媒体矩阵校园轻应用,定期整合推送时事新闻、校园和社会热点,打造大学生校内集成资讯平台,该应用获得2017年度教育部易班十佳应用奖。
以师生联动奏响育人“合声”。邀请思政名家、教学名师、学生达人进驻易班、抖音、微信等网络育人空间,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网络育人格局。“易课堂”上,180余名专业教师将价值引领“基因式”融入知识传递,《上海文化》、《锦绣中国》等课程受到学生热捧;“梦想的声音”易班博文专栏中,思政教师和辅导员把上层建筑的价值观与学生的个人成长及生活经验无缝对接,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易本正经”抖音直播间中,辅导员及学生达人以“奋进新时代,学习正当时”、“向前进 博青春”等主题与学生进行思想连线,用多元视角代领学生走进身边榜样,聆听时代强音。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
东华大学深刻把握网络发展大势和学生成长规律,全方位、立体化把脉学生需求,经过多年探索实践,逐步打造了以“易班”为核心的融媒体“传播格局”,实现了从“大水漫灌”向个性化、定制化的“精准滴灌”的网络育人模式转变,形成了易班建设和推广的“东华经验”和“东华模式”。
1.占领了舆论高地,发出学生真听、真信、真懂的“时代强音”
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依托网络平台积极发声、正面亮剑,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学校通过搭建“鼎新讲坛”、“80 90青年说”网络微课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易班网络宣传专栏、“梦想的声音”思政博文专栏、 “青春心向党”先锋易班等网络平台,依托重大时间节点及重要主题教育活动契机,旗帜鲜明地开展思想引领活动,让主旋律、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
2.形成了良好的内容激励机制,制作了一系列思政教育的“精神大餐”
学校每年开展全校性易班网络文化项目评比、网络文化主题征集活动,推进易班“名站名栏”“名师名例”“名篇名作”建设,打造了主流价值观宣传展示的“品牌矩阵”,逐步形成“一院一品”的示范效应,积极创作充满“正能量”的网络产品。其中“易视传媒”工作室已成为东华的“校园名片”,学生团队创作的《我眼中的马克思》、《70周年,我最爱的国》等微视频点击量突破10万;“东华IT”学生工作室开发的“思政智阅读”、“思政智能机器人”等轻应用连续3次获得教育部易班十佳应用奖。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东华大学连续11年探索易班网络思政工作,已成为全国、上海市网络育人的重点示范高校。下一阶段,学校将结合时代特点,前瞻布局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方向:
一是进一步构建“大思政”网络育人格局。近年来,“大思政”工作理念深入人心,学校网络思政工作应加强顶层设计,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着力建构“大网络思政”工作格局,在学校范围内促进各网络平台阵地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学生思想引领的网络制高点。
二是着力建设高质量网络育人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要求,在“十四五”时期,学校要成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在学校网络育人的领导体系、骨干体系、制度体系、预警体系上推陈出新,努力构建“一树多枝”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创优、增效。
三是全面推进精准思政教育纵深发展。继续研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方式,通过精准识别、精准供给、精准施教、精准评价等举措,打通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0条)
查看更多评论 已显示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