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头部

汇聚青年力量讲好党的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传播时代强音

来源:天津大学 作者:陶森 张宇 聂炳荣 2023-05-05

汇聚青年力量讲好党的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传播时代强音

一、案例概况

学生思政理论宣讲是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2021年,天津大学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建党百年为契机,成立天津大学学生党史宣讲团,把网络和校园作为宣讲主阵地,通过拧成“一股劲”、串成“一条线”、织就“一张网”、绘好“同心圆”四项举措,构筑了网上网下、有点有面、校内校外的全方位学生思政宣讲体系,累计开展400余场校内外党史宣讲活动,受众达万余人次,持续输出主流价值观和网络正能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典型经验获评2021年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第三届高校宣传工作展示案例奖、天津市“新时代·实践行”先进集体标兵、天津市高校辅导员2021年度优秀工作案例二等奖等,典型事迹被《光明日报》以“殷殷传承语,切切家国情”专题刊发,宣讲活动先后被《中国青年报》、新华网、人民网、《天津日报》头版等多家媒体报道,以实际行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在青春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最好成绩。

二、具体举措

(一)拧成“一股劲”:师生联动,汇聚党史宣讲全员力量

“1+1+N”宣讲体系,师生共学共研共讲。天津大学学生党史宣讲团采用“1+1+N”的模式运行,下辖多个院级宣讲小组作为学院分团。每个宣讲小组由1名思政课教师、1名辅导员和若干学生宣讲骨干组成。其中思政课教师负责把关党史理论内容,辅导员负责联系学生实际,学生骨干负责制作宣讲内容、开展专题宣讲。师生共同完成选题、列纲、撰稿、试讲、审核、宣讲各个环节。同时,宣讲团聘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齐彪教授,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辑、《雷锋》杂志社总编辑陶克将军等一批校内外专家学者担任宣讲团指导专家,定期开展理论培训、专题辅导、集中备课等,不断提升宣讲团成员对党的创新理论的领悟深度和宣讲技巧。

图1:齐彪教授、陶克将军受聘为学生党史宣讲团指导专家

图1:齐彪教授、陶克将军受聘为学生党史宣讲团指导专家

图2:宣传部、学工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宣讲团代表座谈

培育优秀宣讲骨干,让“校园榜样”成为党史学习“代言人”。天津大学以学年为单位制定学生宣讲队伍建设指南,发布年度宣讲选题和重点宣讲内容,实施学生党史宣讲团选拔培养计划,连续四年举办学生宣讲大赛,吸纳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学校十佳杰出青年、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党支部书记等优秀学生登上宣讲舞台。通过理论培养、技能培训、竞赛比拼等培养出一批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扎实、表达能力突出的学生宣讲骨干,开展新生教育巡讲、毕业季专题宣讲等,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在党史学习中充分发挥朋辈引领功能。

图3:每学年发布学生宣讲建设指南

图3:每学年发布学生宣讲建设指南

图4:连续四年举办天津大学学生思政理论宣讲大赛

图4:连续四年举办天津大学学生思政理论宣讲大赛

(二)串成“一条线”:把牢方向,建立党史宣讲资源库

精心构思宣讲内容,在“学懂弄通”上做文章。宣讲团始终聚焦高质量原创精品宣讲内容,以学生“身边事”“身边人”为切入点,注重在党史宣讲中融入红色校史,突出专业特色,用生动鲜活的案例和更加符合青年特点的语言,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讲清楚、说明白,树立学生正确党史观。宣讲团与清华大学博士生宣讲团、青海民族大学理想信念宣讲团合作共建,搭建“东西联讲”平台,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参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宣讲团辅导报告等,在互比互看、活学活用中不断增强宣讲实效。

图5:宣讲团赴清华大学交流学习

图5:宣讲团赴清华大学交流学习

图6:与青海民族大学理想信念宣讲团合作共建

图6:与青海民族大学理想信念宣讲团合作共建

创新宣讲形式,在“声入人心”上下功夫。宣讲团以“做学生喜闻乐见的宣讲”作为目标和方向,坚持“资料自己找、讲稿自己写、形式自己编”,充分利用现代化展示形式,将话剧、故事汇等舞台表演形式与宣讲结合,别出心裁地采用青年学生与革命先烈“时空对话”的宣讲形式,制作了“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丰厚滋养”“守护国家宝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十个核心宣讲专题,利用情景演绎、故事分享等新颖形式增加学生情感共鸣,力求从内容到形式都“直击人心”。

图7:以舞台剧的方式宣讲太雷精神

图7:以舞台剧的方式宣讲太雷精神

把准宣讲节点,在“关键时刻”大显身手。宣讲团结合成员自身战疫、抗洪、支教、科研的亲身经历,聚焦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热点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倒计时100天、“九一八”事变90周年、国家公祭日、毕业季、迎新季等重要纪念日和历史时间点,精心编排初心使命、抗击疫情、乡村振兴、科技强国等不同主题的党史宣讲内容,做到“关键时刻不缺位”“重要节点有声音”,用恰逢其时的青春主旋律引导同龄人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命运之中。

图8:在毕业生党课、“九一八”事变90周年、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宣讲

(三)织就“一张网”:多维互通,搭建党史宣讲网络平台

微宣讲:线上抒志,颂青春告白。疫情防控期间,天津大学第一时间上线了《“我的青春 我的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在线学习与实践课程》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第二课堂课程,把抗击疫情与爱国主义教育贯通起来。宣讲团将防疫政策、战“疫”故事、抗“疫”精神融入理论宣讲,原创《号角吹响战疫情,众志成城迎春来》等6期线上微宣讲作品声援抗疫,告白祖国。每周一期微宣讲,每期10分钟。用喝一杯茶的时间,听一堂同龄人带来的网络思政课成为天大学子新的学习习惯。

图9:在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送网络微宣讲

图9:在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送网络微宣讲

云课堂:云端相约,传爱国强音。宣讲团面向学生党团支部、班级、入党申请人小组等开放网络预约宣讲通道,提供“点单式”宣讲服务,听众足不出户即可通过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线上“下单”感兴趣的宣讲场次,把个性化党史学习送到学生“家门口”。在“承家国情怀,做时代新人”青年大宣讲活动中,宣讲团在为期两周时间内开展了21场次网络宣讲,以在线会议的形式讲述了同辈青年眼中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图10:“承家国情怀,做时代新人”青年大宣讲活动

图10:“承家国情怀,做时代新人”青年大宣讲活动

直播间:齐宣共讲,话家国情怀。为进一步扩大宣讲覆盖面和影响力,宣讲团充分发挥网络辐射优势,牵头策划并积极参与多次全国高校学生宣讲团联学联讲活动。五四青年节前夕,宣讲团主动携手南开大学、湖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郑州大学、延安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8所高校理论宣讲团,策划组织“十年奋进,再谱新篇”2022年全国高校青年学生联合宣讲活动,8位来自不同高校的学生讲师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与300余名听众云上分享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教育发展等多个领域的重大迈步,深入浅出阐释伟大建党精神,把党的艰辛探索和伟大成就讲给更多人听。

图11:“十年奋进,再谱新篇”2022年全国高校青年学生线上联合宣讲活动

图11:“十年奋进,再谱新篇”2022年全国高校青年学生线上联合宣讲活动

(四)绘好“同心圆”:服务社会,打造“行走”的党史宣讲课堂

知行合一,在社会“大课堂”中擦亮鲜红底色。宣讲团将党史宣讲与社会实践相融合,组建师生红色宣讲队,赴上海市、江西省戈阳县、湖南省沙洲村、陕西省照金镇等革命地区,开展学习“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专题社会实践,实地学习和讲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和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返校后,推出百场学生党史宣讲工程,制作近20期精神谱系宣讲视频课件,将实践收获和感悟融入校园宣讲中,学一路、走一路、讲一路,以理服人、以情化人,促进党史学习教育真学真信真体悟。

图12:赴红色地区开展宣讲实践活动

图12:赴红色地区开展宣讲实践活动

图13:“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系列宣讲视频

冲锋在前,在“为群众办实事”中践行青春使命。宣讲团坚持立足校园、服务社会,充分发挥高校理论宣讲“高地”的资源优势,根据不同宣讲群体特点定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青春向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宣讲内容,开展党史宣讲进学校、进农村、进机关系列活动。先后赴大中小学、基层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开展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宣讲,推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引领新时代文明风尚。

图14:在中小学宣讲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

三、工作成效

(一)宣讲团体系架构不断完善

天津大学学生党史宣讲团拥有固定团员30人,指导教师3人,指导专家4人,30余个院级分团,近百名宣讲学生骨干,研制了“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丰厚滋养”“守护国家宝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十个核心宣讲专题。定期面向新生年级、党团支部、入党申请人学习小组开展专题巡讲和主题宣讲,确保每个学院都有一批会讲、能讲、善讲的宣讲学生,让党史宣讲成为校园“主旋律”,促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图15:宣讲团形成十个核心宣讲专题

图15:宣讲团形成十个核心宣讲专题

(二)党史学习教育辐射面不断扩大

校院两级联动的宣讲架构、线上线下融合的宣讲平台,进一步扩展了党史学习教育覆盖面。仅2021年,宣讲团在校内外开展实地党史宣讲近400场,覆盖宣讲受众万余人次;录制微宣讲、开展微课堂50余期,观看量8000余次。“没有想到党史宣讲能这么生动,我全程都沉浸在太雷学长为人民谋永远幸福的铮铮誓言中!”“一次次宣讲让我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宣讲团的“粉丝群体”日渐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聆听宣讲后深受感染,在交流座谈、朋友圈等反馈学习效果。

图16:学生聆听宣讲后在朋友圈为宣讲团点赞

图16:学生聆听宣讲后在朋友圈为宣讲团点赞

(三)宣讲团建设实效引发校内外广泛关注

宣讲团通过启发式、沉浸式教育全面激发学生学党史、讲党史的内生动力,以朋辈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校内师生和社会各界对我校学生党史宣讲团的评价显著提升,相关工作被主流媒体报道,被上级单位肯定。《光明日报》以《殷殷传承语,切切家国情》为题,单篇报道了宣讲团的典型事迹。宣讲活动先后被《中国青年报》、新华网、人民网、《天津日报》头版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宣讲团建设经验获评2021年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第三届高校宣传工作展示案例奖、天津市“新时代·实践行”先进集体标兵、天津市高校辅导员2021年度优秀工作案例二等奖等,等。两位成员曾分获天津市“时代新人说,永远跟党走”系列演讲比赛二等奖。

图17:宣讲团典型事例被《光明日报》专题报道,宣讲活动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

图17:宣讲团典型事例被《光明日报》专题报道,宣讲活动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

四、经验规律

(一)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党史学习教育原动力

依托学生宣讲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模式,将灌输式、被动式教育改为启发式、主动式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重点挖掘、培养一批学习骨干,通过朋辈引导的方式,以青年的视角解决青年的困惑,全面激发学生“学党史、讲党史、用党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深入实践,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二)聚焦全员育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领悟力

教师指导、学生主导的宣讲团建设模式充分联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各群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密切配合,确保队伍建设、内容研发、活动开展等各环节稳步推进,真正形成了教育合力。

(三)把握学生特点,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接受度

宣讲团学善于用“小切口”反映“大变迁”,在党史宣讲中融入专业学科特色和自身学习生活经历,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话语体系把党史说明白,把伟大建党精神讲透彻,帮助学生将党史学习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让党史学习教育具象化、生动化,实现“走进学生心底”的思政教育。

(四)发挥网络优势,营造党史学习“沉浸式”氛围

宣讲团坚持以价值引领为导向,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充分利用网络的辐射带动优势,创建“互联网+”宣讲载体,通过微宣讲、宣讲“直播间”、宣讲“云课堂”等新媒体形式,在网上网下构筑起立体式党史宣讲网络,丰富宣讲形式,扩大教育覆盖面,营造了浸润式、全时段、全方位党史学习教育矩阵。


 


 

 




收藏 投诉
以建党百年为契机,成立学生党史宣讲团,把网络和校园作为宣讲主阵地,通过拧成“一股劲”、串成“一条线”、织就“一张网”、绘好“同心圆”四项举措,构筑了网上网下、有点有面、校内校外的全方位学生思政宣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