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头部

东北农业大学“六分仪”辅导员工作室

2022-04-20

一、工作室简介

“六分仪”辅导员工作室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耕读教育为核心要义,以“黑土文化”为专业背景,以打造“一人一品”专业化团队为发展目标,围绕学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实践探索,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资源共享的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研讨基地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实践基地。



二、工作室设计理念和思维导图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要着力“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按照要求,要全面提升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让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作为黑龙江省农业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依托黑土保护的学科和专业优势,弘扬“黑土文化”,激发龙江文化自信,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为学生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增强学生在“希望的田野”干事创业的能力,培养一批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六分仪”辅导员工作室紧紧抓住农业高校“培师育生”脉搏,将耕读教育、黑土文化贯穿7个分室,打造成一以农业为基础的,科学、系统、活跃、创新、协同的辅导员工作室。


三、工作室人员构成和平台阵地

(一)人员构成

工作室核心成员有7名,其中博士学位研究生1人、硕士学位研究生6人,具有国家高级职业规划师1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人、全国高校就业指导人(中级)1人。

(二)平台阵地

1.“网媒引领”——做融媒体农业人才培养的领航者

工作室围绕耕读教育和学科特色结合“融媒体”概念,打造三维农业宣传阵地。截目前官微平台有粉丝7324人,是凝聚拓展主流载体平台,充分发挥一维“点”的引领力,抓住学生组织交融“中心线”;深入发挥二维“线”的推动力,扩大网页、抖音、视频号等载体“覆盖面”,仅2021年阅读量达434315人次,累计转发5万+;广度发挥三“面”的辐射力,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先后有13篇报道被央广网、东北网等媒体转载报道,紧跟时代潮流,抓住农耕教育脉搏,做学生喜欢的宣传。

2.研聚优创——做知农爱农科研能手塑造的助力者

以研究生知农爱农教育路径探索为重点,融合研究生“科技小院”以及“导学空间”,将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相统一,将思想引领与学科特色相融合,将研究生支部建设同三全育人相衔接,形成全面立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先后涌现“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党支部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研究生累计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一区论文近20篇,获得“华为杯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一项,“东北三省数学建模联赛二等奖”一项。

3.线汇心声——做心系农类学生快乐成长的倾听者

以云端为枢纽,线下为端口,将“陶冶自身、服务他人”作为工作室服务宗旨,依托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转介)、心理培训三个载体,搭建“心灵树洞”一体化平台,围绕心理困难学生群体、快乐成长帮扶群体两个样本库形成完备的心理研究、服务工作室。成立以来累计完成心理咨询872人次。每年进行“阳光心理班级”评选、“解码心声、健康同行”主题系列讲座,帮助学生自我调节与疏导、克服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心理潜能、促进个体快乐成长成才。

4.党团先锋——做优秀农科典型示范的培养者

以“两学两促”作为切入点,以学术型学生组织促志愿实践,以学科竞赛促科技兴农,构建以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为载体的先锋文化,通过政策支撑与特色活动、配套设施与经费支持、专业学术导师团队与师资三级保障,实现对学生的经常性、网格化、制度化、个性化教育。工作室获黑龙江省“五四红旗团委”、“青年大学习”先进集体称号。发挥专业优势打造劳动教育品牌,组建实践团队深入贫困县,被光明网、中国网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全面助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5.就业导读——做兴农助农精准供需的服务者

以“就业育人”作为出发点,推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融合共进,依托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室,延伸网格云驿站、精英班教学、企业家培养三个农业特色板块。工作室涵盖就业数据库13000余条,涵盖320多家行业相关企业,充分挖掘了校企资源,活化了官微就业板块,实现了每年度农业、生态类行业招聘会,实际解决就业比率达90%以上,成功举办了四期就业创业精英培训班,每期有特色、有魅力、有创新,搭建了12家就业创业实习实践基地,充分发挥云就业功能,激活双向供需,形成三角稳定式就业工作合力。

6.数字实践——做农业高校网格化管理的开拓者

以数字实践、智慧育人为构架导向,分析融合多维度大数据,全力构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信息化工作模式,标准化管理路径、精准化定向服务,高效化办事流程,全力推动数字化学生工作育人改革发展。通过标杆工程评选,开展数字化学风平台建设,“研—本”助推计划,打造信息共享党建平台等举措,受众群体达5600余人,切实增强育人实效,共有600余名学生获国家级、省市级科研奖项,8人保送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全寝成功上岸农业院校研究生。

7.情志教育——做扎根三农共情引导的推动者

以情引导,用志推动,通过现实素材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教育由抽象引向具体,天边回归身边;结合心理学原理,运用特殊环境“共情”方法,促进认知型思想转化,贯通情志力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工作室成立以来,培养23名励志之星,他们3人奉献西部、16人深入基层、4人应征入伍,在各处彰显东农精神。


四、工作室下一步发展方向

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耕读教育不仅是亦耕亦读的教育方式,也是情怀使命、价值追求、生命与人文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工作室7个子室将围绕“耕读教育”重点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培”农业新型人才,做思想铸魂育人的工作室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耕读传家和专业实践为关键,持续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农业人才培养实际,积极探索新时代“耕读教育”新内涵、新模式,注重工作室育人实效,增强农业院校大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和强农兴农使命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时代新人”。

(二)“塑”双师双化辅导员,做引领垂范革新的工作室

全面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将成员队伍建设作为工作室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塑造既要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辅导员和建设一专业化、专家化“双化”辅导员队伍为目标。提升辅导员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依托东北农业大学辅导员建设“熔岩”工程,保证工作室提升有平台、自育有规划、育人创新,展开排列组合式的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革新。

(三)“集”全员全程全方位,做资源联动共享的工作室

立足“三全育人”,充分挖掘家校、企校、校校多维度、立体化资源,以“六分仪”工作室作为主轴,各子室点、线、面延伸散射,构建结合农业院校特色的“12232”工作室建设模式:1是秉持“耕读教育”一个核心内容;2是构建“学习发展中心”,“辅导员熔岩工程”两大发展方向;2是依托“云端系统”、“引领系统”两个思维模块;3是遵循国际化、民族化、时代化三个基本原则;2是实现“时代新人培育”、“五有双化辅导员”两个发展目标。


收藏 投诉
辅导员队伍为目标。提升辅导员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依托东北农业大学辅导员建设“熔岩”工程,保证工作室提升有平台、自育有规划、育人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