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思路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新革命,它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研究和关注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100个学生,100个故事》项目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持续发布温州大学学生的成长故事,通过网络教育叙事的方式,既让故事发布者得到经验和情绪的表露,同时也期待故事阅读者能从中感受到积极前进的力量。
二、实施举措
本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首先是师生讨论近期可约稿的目标学生,形成一个待约库;接着师生主动向目标学子约稿;稿件一收到就立马进行编辑,并邀请推荐人或者熟悉目标学生的师生写推荐语;在排版上得到目标学子的认可后就推送文章;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方式对推文进行宣传,此处会特别注重推文发布和转发的时间节点,以求最大化的分享推广;最后定期邀请目标学生开展线下分享活动。
主动约稿,网络分享。2016年10月,溯初学区辅导员陈铎个人微信公众号(阿铎)发起了100个学生100个故事的征集,项目以大学为主题,学生从学习、情感、工作、创业、入伍等方面来叙述自己的大学生活。在2017年3月30日完成100个大学故事的小目标,此后继续向学生约稿,目前共发表大学故事209篇,累计文字约45万,平台关注人数从刚开始的寥寥无几到现在累计关注人数4200余人。此项目运行已经三年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师生共建方式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在以通过公众号分享大学生故事的同时,我们不断尝试线下朋辈分享的模式,已经连续三年在毕业季举行分享会:2017年6月,邀请6名2013级毕业生在溯初学区党员之家开展了一场线下分享会,现场分享四年的奋斗,现场解答同学们的疑惑;2018年6月,邀请10名14级毕业生在溯初学区广场开展了一场线下故事分享会,同时使用映客APP进行现场直播,分考研、考公、留学三个专题进行;2019年6月,邀请13名同学在学校雁山厅举行以“我的大学为主题”的分享,超出预定时间2小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团队韩新华老师于2018年9月启动青春吧系列分享,实施学生自主推选、团委学生会搭建平台,优秀学生自愿分享的模式,在线下搭建了一个“小而美”的分享平台,不仅让听者受启发,也让讲者有进步,目前已开展了十七期。
师生共建,有商有量。依托学校的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我们不仅建立一支思政教师队伍,也招募一支小编队伍,主要承担相关活动和故事分享的策划实施。师生团队的建立,有效发挥师生头脑风暴的巨大作用,也让朋辈分享更加贴近学生需求,让项目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也发挥已发表故事同学的力量,通过建立故事群让大家更加熟悉,增进沟通。
三、项目特色
本项目通过三年多的积累,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逐渐探索出以朋辈教育为核心的品牌特色,充分展示以自我叙事为主的实践特色,体现育人育己的育人理念,滚雪球效应初现,后续将会不断实现从"键对键"到“面对面”,让大学生成长故事的影响力更广泛。
朋辈教育:每一个人的大学都有精彩之处。不论出身,不论学习,每一个来到大学的同学,他们的四年必然是有诸多精彩之处的,有些精彩可能已经被他人发现,有些精彩暂时还未被发现,但这些精彩一旦有可展现的平台,那它们将焕发无限的力量。比如大学一毕业没有如众人一样选择当教师而是从零开始要做餐饮创业的黄伟超同学;带着名表去“捡垃圾”的垃圾大王刘政麟同学;带着自己的梦想去新疆支教的钟静冰同学。
自我叙事:自我治愈,激励他人。每一个故事都是出自学生本人,如此“自我表露”式的书写,不关注辞藻有多华丽,而关注书写的情感是否体现了“真心、真情、真意”。绝大多数供稿的同学在推文发布后收到了来自朋友、同学、老师和家人的肯定,心中最大的感受是一次分享让他们更加认识自己,对大学的梳理让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收货与不足,同时他们的分享也引来大家的点赞、转发和评论,从某种程度上讲也起到了对他人的激励作用。
育人育己:让生命影响生命。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一次次发现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发生在学生身上,思政专业的陈思燕在分享自己考上华东师大研究生的大学故事后,吸引很多本专业,乃至其他专业的“迷妹”、“迷弟”,因为她的故事分享而投身考研。同是思政专业的郑荣权,作为浙江首名视障大学生,分享了他一路成长的过程,也分享了他对当前高等视障融合教育的观点,既给他人以励志教育,也让大学生更加深刻体验到温大的“温暖”。
积少成多:滚雪球效应初现。刚开始立下100个大学故事小目标的时候,很多人都对此表示怀疑,但令人没有想到发文的速度以我们意想不到的一周五篇的频率进行着,在2017年3月份提前完成100篇的小目标,滚雪球效应初现,很多投稿的学生开始主动邀请身边的同学参加,也有很多我们原本不认识的学生开始主动向我们投稿,马娴婷同学在自己投稿后还积极发动自己所在文学社的同学来投稿或积极推荐,蒋娟丽作为毕业生,不仅自己投稿,还邀请自己认识的学习学妹来积极投稿。
多维互动:从"键对键"到“面对面”。复旦大学包涵老师在任该校化学系2001级学生辅导员时,4年里坚持不懈将周记张贴到学生日日可见的宿舍宣传栏,或上传至班级网上主页,形成了12万多字,152篇周记,最后出版《包涵心语》,我们的项目与此类似,而且目前也有部分辅导员也在做与我们类似的网络征集,但与他们不同的是,我们还坚持在网络发布的同时,开展线下面对面的交流,让朋辈之间的沟通互动更加真实有效。
四、育人实效
学生参与多,自我教育好。目前共发表大学故事205篇,累计文字约44万,平台关注人数从刚开始的寥寥无几到现在累计关注人数4200余人,截止目前已经有250608人次进行的了433736次阅读,日均访问人次297人,日均阅读量515次,有24240人次进行了35013次的转发分享,有124349人次通过朋友圈进行了153697次的阅读。退伍大学生俞莹杰的一篇《当兵那年,我18岁》引起了众多的轰动,至今收到了136次点赞,34次留言和3649次的浏览量。当时公众号的关注量还不到500余人。目前已发布的208篇文章阅读量基本都超越1000,远超公众号文章打开率平均率10%。
媒体报道多,简单可推广。100个学生100个故事开始后,受到诸多媒体的报道,中国教育在线以《温州大学辅导员开设微信公众号,寻找100个大学生的故事》为题从最初的开通微信开公众号梳理学生温情的故事、“故事”收集日渐增加影响力越来越大,收集学生的故事收获不断成长的自己三个部分做了详细的报道。《浙江教育报》以《温州大学:公众号变思政平台》做跟进报道。2017年2月21日召开的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温州大学时任党委书记林娟娟在省内高校典型经验交流时候重点提及本项目,获得省领导的点赞,浙江省委宣传部主管的《宣传半月刊》(2017年第6期)以《这位老师,能说出初次来电学生的姓名》为题对本项目做重点推荐。
辅导员同仁相继模仿,受到同仁肯定。浙江师范大学辅导员庄经纬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辅导员王德民因看到本项目的征集,先后与我取得联系,并开启了他们在自己学校的学生故事的征集,王德民老师开启了成长系列故事,庄经纬老师的大学故事不仅发布还编辑出版,这也充分说明本项目的可操作性。同时也因为这个项目的发布,项目负责人加入全国辅导员新媒体联盟,在这个非官方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微信指数排行榜上多次入围前20名,微信公众号受到中国大学生在线的推荐。
学校支持,获批校辅导员工作室和思政名师工作室。2017年5月,陈铎老师在此项目基础上申报的向日葵新媒体工作室成为温州大学首批辅导员工作室,工作室成员积极投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工作室成员先后在省市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取得佳绩。2018年1月,获批温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名师工作室。工作室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将关注视野拓展到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高校网络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网文相继获奖,团队受激励。同名的网文《100个学生,100个故事》先后获得浙江省辅导员博文大赛二等奖、第二届全国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三等奖(网络文章组),作为本校第一位获得此类奖项的辅导员,也继续在网络思政的道路上执着探索,团队成员韩新华老师指导的“溯初青年”获得第三届校媒全国高校优秀新媒体评选十佳视觉设计奖。
五、经验启示
在高校里,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接触常常被认为是不同学生的“问题”而引起的,学生是“麻烦制造者”,辅导员是“问题解决者”,在着这样的认知中师生都是“被动”的。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去看,“问题”本不是问题的,更重要的是如何看待“问题”,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网络教育叙事探索,将学生的问题以成长故事的形势呈现,借助网络新媒体的平台进行传播互动,同一个故事会有不同的解读,叙述者从不同的解读中得到支持,也加深对自我的认识,不同的故事丰富和拓展“围观者”的视野,是积极心理建设的“润滑剂”、“强心剂”和“催化剂”。
1.一份约稿,一段关系,强化心理支持“润滑剂”。四年大学,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一般建立和发展于日常的学生事务处理中,本项目的一次约稿,用一篇文章也可见证不一样的师生关系,从先师后友、亦师亦友到良师益友,不同的师生关系在不同的文章得到体现,同时这样的一段应约而写的成长故事,也影响了所有阅读文章的人,让这一段师生关系从一对一拓展到一对多,从心理意义上是互为心理支持的过程,有效促进了思政教育的广度。
2.一篇文章,一次肯定,增进自我提升“强心剂”。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自我表露有利于心理健康。一篇公开分享的成长故事,不仅是当事人一次勇敢的网络自我表露,更是一次与家长、老师和朋友的一次网络互动,每一次阅读、评论、点赞和转发对于当事人都蕴含积极肯定的意义,促进当事人更好地自我探索和自我提升。
3.一次阅读,一次教育,促进心灵成长“催化剂”。教育叙事讲的是“事”,但“事”中渗透中“理”,本项目的成长故事可归结为一种教育叙事的网络版,它从认知上为大学生提供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从情感上提供积极共情的可能,从行为上提供示范或榜样,如果读者还能重新解构他人的成长故事,从中发现或建构另类故事则是另外的一次心理教育。
本项目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心理学的角度还有很多可以继续探索的问题,如从成长故事的主题入手可尝试以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开展“深度辅导”,扩大项目的教育影响;又如从质性研究的角度,尝试去提炼大学生成长的积极心理品质,提升项目的理论水平。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育人主题继续努力探索和实践。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0条)
查看更多评论 已显示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