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头部

案例分析|从“浙”样红到这样红—大学生传承红色精神实践探索

来源:无 作者:周衍彤 2022-01-12


一、案例背景

2019年3月,一名大三的学生小李(化名)向辅导员诉苦:“老师,现在要求的学习教育内容太多了,我一边准备考研,一边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虽然每次学习内容都挺好,但没过多久就淡忘了,我觉得有点浪费时间。”确实,学习教育次数多、数量多并不意味成效好,如果学习教育没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且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便不能实现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因此,学习教育究竟要如何开展才能具有实效,该通过何种途径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大学生要如何身体力行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并不是学生的时间协调问题,而是学生对学习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对开展方式不够认同、对身为红色精神传承者的身份定位不够准确的问题。因此需要破解三个关键问题:(1)高校该如何创新、有效地开展学习教育工作?(2)高校该通过何种途径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3)高校该如何让学生自觉成为红色精神的传承、弘扬与践行者?因此,本案例隶属于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范畴。

三、实施办法

1.实施“双先”实践教学,用“浙”样红寻访促进学习教育内化。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提升理想信念需要经过对学习教育的感知、认知、内化、践行。为此,组织学生立足浙江窗口之治和红船精神发祥地优势,开展寻访党员先锋、追忆党员先烈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亲自拜访抗战老兵等党员模范,亲身走进先烈故居,亲耳倾听事迹,亲眼见证史料,获得情感上的冲击,实现思想上的感悟和学习教育的内化。

2.建立“三进”学习机制,用机制体制强化红色精神实践传承。(1)进课堂。打造“先锋先烈永流传”系列党团课,将红色精神从“听进去”转化为“讲出来”,实现从感观到意识的转变。(2)进课外。推出红色先烈事迹分享会、红色读书会、红剧观影等课外活动。(3)进积分。依托党员量化考核积分制度,将量化考核结果作为党员发展和考核评议的重要标准。

3.通过“双服”践行成效,用主动践行实现青年这样红转变。通过服务在校学生、服务社会群众将“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一方面,组织开展七号室友等朋辈帮扶活动,用青年带动青年;另一方面,组织进社区、下乡镇等红色志愿服务活动,身体力行传承和践行红色精神。

 四、实施成效

1.显著提升学习教育成效,大幅度增强兴趣和自觉性。累计采访浙江450余名党员,形成30万字的事迹材料,学生多次获浙江省优秀实践团队等荣誉称号,并被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大幅提高参与学习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

2.显著提升传承红色精神的使命感,大幅度强化理想信念。实现了学习教育从感知、认知到内化、践行的转变,3年来申请入党比例提高150%。学生主动开展红色精神与浙江重要窗口建设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论研究,获评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全国一等奖。

3.形成红色精神实践传承机制,大幅度提高育人成效。涌现出一批以跨国运送抗疫物资到武汉前线的施禹麟、致力乡村建设获得省乡村振兴大赛金奖的杨青瑞、与学长接力连续8年赴山区支教的沈书含等学生典范,切实增强了育人实效。

五、案例反思与启示

1.以生为本是基础。学习教育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要充分调研需求,并在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相关工作,才能使思想教育事半功倍。

2.实践强化是关键。理想信念的提升必须经过感知、认知、内化、践行几个环节,学校教育必须在反复、螺旋式且贴近学生生活的“‘浙’样红”实践中不断地强化,进而实现学生的“这样红”内化和践行。

3.机制体制是保障。学习教育不能仅凭学生自觉,而要通过常态化的机制体制建设进行保障,通过配套环节来落实,有了激励和促进才会形成学生开展学习教育的良性循环。


收藏 投诉
学习教育究竟要如何开展才能具有实效?该通过何种途径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大学生要如何身体力行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