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
一、个人简历
刘艳坤,女,中共党员,副教授,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1981年生,山东潍坊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重庆市脱贫攻坚“个人嘉奖”、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重庆市优秀共青团干部、重庆市首批就业创业专家库成员、全球生涯规划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重庆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获得者,重庆市首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获得者,校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主研。2006年留校从事辅导员工作,立志做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15年来为15个专业的1976名学生提供高品质服务,广受好评,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省部级及以上荣誉12项。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7篇,获全国学校共青团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三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7项。主编专著1部、参编2部,为政府撰写资政报告2份,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主研15项。2016年8月-2017年1月参加第十四期全国辅导员国内高校交流,在北京科技大学访学半年。2019年3月-2021年5月被重庆市委组织部选派到城口县庙坝镇罗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二、工作思路
“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辅导员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重庆师范大学辅导员刘艳坤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5年来,她坚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厚植为党育人的目标价值,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把准学生成长成才特点。实地走访全国30余所高校,学习交流学生工作先进做法。多次受邀作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专题报告,与数千名有家国情怀和宽广视野的学生工作同仁切磋。她主持“刘艳坤工作室”,精心拟定每期交流主题和受邀嘉宾,从提升自己到带领团队,一步一个脚印。2019年3月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投身伟大的脱贫攻坚战,彰显高校辅导员情怀境界。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呕心沥血、建功立业,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气魄,用“舍小家为大家”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三、育人实效
(一)“立德树人”,育人工作落细落实
刘艳坤坚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夯实基础工作,创造性落实辅导员工作“五个一、三深入、两日志”,既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又做知心朋友,模范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刘艳坤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征服学生,让爱淌进每个学生心田。周一到周五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周日晚上还会以团体辅导的形式给学生开主题班会。高强度的连轴转工作让很多辅导员身心俱疲,何况刘老师带的学生是思想活跃,行为标新立异的艺术生。学中文的她逻辑思维很强,做事特别讲原则,给一群艺术生当辅导员,她遇到了很多挑战。新生代的艺术生不仅具有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许多共性,更有许多特殊个性。这既有积极的一面,诸如思想活跃、心思细腻、敏感、个性鲜明、情感丰富、专业情结浓厚等,也有消极的地方,诸如集体观念淡漠、自律性差、文化基础薄弱等。她不断学习,加强理论研究,实地走访央美、川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等艺术类院校取经,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注重分类指导,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艺术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子。她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在学生身上,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思政工作与学生专业发展相结合,用润物细无声地方式引导学生成长。她非常注重协同育人,与专业教师密切分级分类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比赛,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挑战杯”等全国大型赛事以及重庆市“校园之春”等省部级赛事。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重庆市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重庆市“银奖”等几十项大奖。陪伴这群艺术生成长过程中虽然很辛苦,她却能苦中作乐,且乐此不疲,越干越有滋味。她总是说,和学生在一起,被学生亲切的喊“坤姐”自己就充满活力;看到学生成长,自己也很有成就感。学生毕业数年后,拖儿带女千里迢迢回来看她,是她最满足的时刻。
(二)“一生一策”,就业工作精准发力
针对艺术生特点,打造“七彩绘”“创意1+2:创新创业孵化园”等特色学工品牌,成效显著。就业难,就业压力大,是所有辅导员心头的痛。如何帮助艺术生就业?如何提升艺术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刘艳坤老师坚持“转变管理观念、强化服务职能、加强就业指导、坚持政策导向、拓宽就业渠道、培育就业市场”36字就业工作方针,探索出了一条以专业化为支撑的“精准”就业辅助策略,扎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她建立《学生“一生一策”个性化精准就业档案》,档案涵盖了学生自入学伊始至毕业离校的各个阶段,设计了家庭经济情况、个人学习情况、评奖评优、组织发展、实习实践、毕业意向期望等模块,实时更新有关信息,本着将教育管理与学生成才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理念,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力量,有针对性地给予毕业生专业性、模块化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大一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及心理辅导帮扶,突出学业针对性指导及相关专业知识基础的夯实;大二大三分流分类施策,在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等活动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大四广泛整合各种资源,协同发力,搭建平台,实现高质量就业,大大提升了艺术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在日本读博的2013级任同学专程带给她的虎牌水杯被她珍藏着一直没舍得用,在荷马教育做分校校长的郭同学还常常打电话让她帮忙推荐优秀的学弟学妹。这都是她的幸福源泉。
她积极拓展就业渠道,随时点对点向合适的学生发布对口的用人单位招聘信息。针对不同特点的艺术生鼓励她们进设计公司、考研、考公务员、考教师、考村官、参加西部计划、参军、出国或自主创业等。她还利用各种渠道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举行小型招聘会,使用人单位按专业对口的方式,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选拔人才,邀请到40多家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近百个就业岗位。所带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所在学院也被评为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三)“战疫战贫”,彰显辅导员情怀境界
投身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担使命任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3月她主动向组织请缨,到400公里外重庆最闭塞的国家级贫困县城口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誓言“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强化思想引领、问题导向、责任担当、精准方略,全力以赴高质量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2020年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遍访贫困户56户224人,宣传党的政策,制定精准帮扶措施,截至2020年全部顺利脱贫。在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后,依托村支两委紧紧围绕“产业、就业、创业”核心问题开展工作。在就业方面,梳理全村781名劳动力,组建党员青年就业突击队,与江苏某人力资源公司合作筹备罗江村劳务中介公司,解决农民工就业难问题。在产业发展上,带领村支两委组建中药材农民合作社,发展连翘、黄精等中药材888亩,落实扶贫项目资金数百万,以“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农户”的模式与某上市药业公司合作建立中药材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和基地务工等方式帮助村民增收,并首次实现分红6万余元。申请股权化改革资金50万与某矿泉水公司合作,每年分红约3万,并解决脱贫户就近务工。牵头完成国储林项目近10000亩,全村每年增收50万左右。
“五大工程”彰显教育扶贫强大战斗力。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用思政工作方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育人落在行动中。依托高校强大支持,实施“五大工程”,做到智志双扶。1)打造“彩虹教育帮扶工程”。刘艳坤在团市委和校团委支持下创建“罗江村青少年之家”志愿服务品牌,精准帮扶罗江村在校就读学生200余人(建卡贫困学生62人)。募集爱心资金10万余元,一对一资助脱贫户学生10余人。2)项目化发展“敬老爱老”传承工程。依托学校社工专业优势,聚焦老龄化问题,邀请重师2名社工专家带着社工专业学生指导建立高龄空巢老人社会服务和保障机制,谋划发展康养产业。3)推动“志愿服务体系”专业化工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学校“三下乡”志愿服务团构建党建“1+3”志愿服务体系——党员志愿服务队统帅青少年之家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和乡贤志愿服务队,全面激活贫困地区的“386199”部队内生动力,提升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4)构建“阳光心理辅导在线帮扶工程”。刘艳坤作为二级心理咨询师整合全市心理咨询同行资源,让贫困地区村民享受优质心理辅导,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5)开展“青年生涯辅导与就业帮扶工程”。刘艳坤作为重庆市就业创业导师库专家,导入市级线上咨询平台,让贫困地区大学生享受到全市优质咨询辅导资源。2020年城口县委宣传部组织全县25个乡镇街道到罗江村学习精神扶贫先进经验,她也并被评为“理论宣讲名嘴”。刘艳坤像做辅导员时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位村民,坚持“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村委会的一间办公室就是她的宿舍,一个月只回一次家,带领驻村工作队用心用情用力帮扶,脱贫成效考核优秀,所在乡镇被评为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她2019、2020连续两年年终考核被评为“优秀”并报市委组织部。2020年获评城口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重庆市脱贫攻坚“个人嘉奖”,2021年获评城口县脱贫攻坚特别贡献奖和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临别时,乡亲们送了一程又一程,70多岁的张婆婆拉着她的手留着泪说舍不得她走;青少年之家的孩子们哽咽着说自己长大了也要读重庆师范大学,做像刘书记一样的好老师。
(四)“烛光跨越”,搭建平台育人育己
烛光是重师教师教育的象征,跨越是城口自强奋斗的精神。刘艳坤用自己的行动助力学校对口帮扶城口县的“烛光跨越”工程,在青年学子中引起强烈共鸣。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和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师生160余人紧随刘艳坤的步伐,到罗江村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为贫困村带去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卫生服务。刘艳坤现身说法为青年学生们介绍村情民情国情,呼吁青年才俊们来基层就业。在重庆师范大学师生支持下创建的“罗江村青少年之家”引领志愿服务新风尚,获评省部级志愿服务先进团队。联合学校计信学院开设直播带货培训课,联合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连续2年开办罗江村青少年之家暑期免费托管班,50余名留守儿童受益,被中国青年报、人民网等媒体报道10余次。她“脱贫攻坚青春榜样”的事迹被搬上重庆市舞台展演。她被评为“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指导的团队被评为市级“先进团队”。刘艳坤还整合重师强大的智力资源,扎根贫困山区开展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调研,积极为重庆市学生资助中心等政府决策部门献计献策。
刘艳坤依托青马工程,开设系列讲座,在青年大学生中积极宣讲脱贫攻坚精神,鼓励学生基层就业。她主编《脱贫攻坚精神照亮前行的路——第一书记致青年》,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娓娓道来向年轻辅导员和学生们分享第一书记投身基层,致力乡村振兴的心路历程。她投身脱贫攻坚的担当作为,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历史与社会学院2016级学生刘某等一批青年学生,在辅导员刘艳坤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一线精神感召下,立志投身基层教育,推动乡村振兴,毕业实习期间主动到刘艳坤所在的罗江村做志愿者,并在刘艳坤指导下到偏远的庙坝镇中学做实习历史老师一个学期,毕业后到重庆綦江做了中学老师。生命科学学院胡同学作为研究生支教团一员,紧随刘艳坤老师的步伐于2019年9月到庙坝镇中学做科学老师一年,并定期到罗江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回校工作后,刘艳坤作为生科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中围绕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分享投身基层工作的事迹,胡同学等一批研究生纷纷响应号召,立志扎根基层,为基层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
刘艳坤扎根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第一线的事迹被人民网报道后,进一步深深感动着全校师生。2021年回校后她把脱贫攻坚中总结凝练的“把实事做得更贴心更到位,用心用情用力精准帮扶,以实打实的工作成绩提升群众获得感”的工作理念迁移到学生就业工作中,就业率在短短一个多月内迅速提升了近30个百分点,赢得了学院师生的交口称赞。
(五)“善思敏行”,做一辈子的辅导员
刘艳坤素质能力过硬,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15年来,她默默地工作和奉献着,她正在努力向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奋进。她恪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从满足学生成人成才需要的角度钻研学生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审视学生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凝练学生工作中的优秀经验和做法上升为理论。主持“脱贫攻坚精神视域下的辅导员培养培训研究”等省部级课题5项,主研15项。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7篇,撰写政府咨询报告2份。获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除了致力于学生工作研究,她还注重职业素养提升。先后多次参加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教师培训班、全国高师院校学生工作年会、重庆市优秀辅导员高端论坛等,与全国各地辅导员交流学习。为提高指导学生的能力,积极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KAB创业教育讲师培训、GCDF职业生涯指导认证培训、BCC生涯教练培训,强化自身基本职业素质。2014年她成了全校一线辅导员中最年轻的副教授。
四、经验总结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从哲学层面思考辅导员工作思路:年轻的学生需要被欣赏,被肯定,才能长出属于他们的样子。因此,辅导员是发现学生的资源、力量与优势的人,是与学生一起积极建构人生经验的人。
15年来她引领学生有境界,带领队伍有方法,探寻规律有提升。主持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坚持职业化专业化道路。脱贫攻坚的2年更是锻造炉、加油站。她用思政工作方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把论文写在贫困山区大地上,将育人落在扶贫实际行动中。用辅导员的可迁移技能当好第一书记,用脱贫攻坚的实践做好辅导员育人工作。她溯源到学生成长最前端,对教育在斩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立德树人”有了更多行动自觉。
过去15年,她把“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融进点滴小事,与学生同频共振齐成长;
未来25年,她育人育己坚守初心使命,深耕精培铸牢师生教育报国信念。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0条)
查看更多评论 已显示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