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头部

西安交通大学 李昱静

2022-04-10


扬西迁精神做青年楷模 担国家使命育空天英才

一、个人经历

李昱静,女,汉族,中共党员,1985年生,副教授。2010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坚守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现为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团工委书记,西安交通大学团委常委,西安交通大学“力行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全校“形势与政策”“课外通识教育”等课程主讲教师;先后负责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11届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共计1600余人。

二、工作思路和育人成效

李昱静老师从事辅导员一线工作11年,她政治信念坚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能够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工作中努力争做“四有”好老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秉持“塑养情怀、教学相长”的工作理念,模范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夯实理想信念,传扬西迁精神,将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相结合,引领研究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将理想信念与爱国奋斗相融合,引导研究生勠力攻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立足新时代新要求,将综合素养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掌握研究生认知和成长规律,助力成长成才,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将人才培养寓于实践之中,引导学生以社会担当托举时代使命,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一)传扬西迁精神,将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相结合,引领研究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在平时工作中,李昱静老师积极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一直坚信要塑养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就需要紧紧拧住西迁精神不放松,要以西迁精神为引领,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主动认识和承担社会发展责任,让学生在爱国奋斗的氛围中,拥有全局思维,关心世界潮流发展走势,关注国际风云变幻,将自我融入科技革命蓬勃进程之中,感悟伟大事业与自身发展的密切关联。因此,李昱静老师充分利用学校西迁资源,组织研究生党支部对接西迁老教授,聆听老教授的西迁故事,挖掘学生中表现突出、乐于奉献、理论水平较高的学生骨干组成西迁故事宣讲团,在学校宣讲西迁故事,持续进行三年,累计40余场,覆盖研究生近2000人次,通过身边西迁人的事迹不断提升学生对西迁精神内涵的理解和深化。另外,李昱静老师利用学院学科优势,将西迁精神与航天精神融通融合,组织举办“力行讲坛”“总师讲坛”“航天航空论坛”,邀请航天、航空领域的专家学者为研究生分享国家发展趋势、科学研究进展,行业重大需求以及国内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累计开展70余场,覆盖学院本硕博3000余人次。不断提升研究生对航天、航空领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让西迁精神内化于心,夯实研究生航天报国的坚定信念,培育浓厚家国情怀。

李昱静老师注重校企合作,她积极联络航天航空相关单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与国家重大需求接轨,累计建立校企社会实践基地10余个,组织社会实践团队100余支,参与学生人数达1500余人次,以增加学生专业、行业领域的认同感;她创立力行辅导员工作室,积极引导毕业生紧紧围绕“四个面向”择业就业;李昱静老师系统梳理近十年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完善了60余年3000余名毕业校友信息,建立了可寻可查的毕业生信息数据库,打破了校友及在校生的沟通瓶颈,为在校研究生拓展了行业交流和未来择业渠道,她积极为新老毕业生搭建互联互通平台,深度发掘校友优势资源,高效助力毕业生择业就业,切实提升了研究生就业质量,在保持连年就业率100%的同时,学生到国家重大需求单位就业的比例连续多年保持在70%以上并不断攀升。  

(二)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将理想信念与爱国奋斗相融合,引导研究生勠力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李昱静老师平时注重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引导广大研究生要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努力科研报国,以自身知识解决国家“卡脖子”的技术问题。2019年10月15日,李克强同志一行来学校视察,在走访航天航空学院时,对由李昱静老师所指导的研究生支部里众多博士党员参与的我国首台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整机点火试验项目给予高度评价,并鼓励广大师生要为西部发展“奋翅起高飞”。

李昱静老师精心策划指导研究生党支部建设,通过组织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微党课、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以及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增强研究生党员党性修养,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力学及航空宇航专业培养,以航天精神和西迁精神为引领,培育研究生的家国情怀,夯实研究生航天报国的坚定信念。十余年来,李昱静老师先后指导18个研究生党支部获得学校“十佳党支部”、“特色示范党支部”称号,其中博士航空宇航党支部获评2021年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她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形势政策课程的授课之中,深挖国际国内动态,结合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引导学生勇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引导学生既要有远大抱负又要脚踏实地。

李昱静老师注重通过科技竞赛培育学生综合能力,善于借助科技竞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积极组织和推荐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科技竞赛,以科技竞赛强化提升研究生科学研究水平,她指导的学生团队连续在2016年和2017年获得航天航空知识竞赛全国总冠军;她带领的学生团队在分别在2018年第四届、2020年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斩获金奖;她带领的学生团队连续斩获大学生第十五届、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她带领的学生团队斩获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以及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二等奖等。李昱静老师更注重引导研究生孵化各类大赛获奖成果的产业转型,她推荐的博士生创业项目登上了央视《创业英雄汇》的舞台,并收获千万投资意向。

李昱静老师努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引导研究生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致力于引导研究生“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致力于引导研究生坚持“四个面向”开展学术创新、攻关科技难题,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以智慧和汗水参与国家工程的建设,育人成效突出。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攻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她所带的博士生党员李建锋参与我国首台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整机点火试验,贡献科研力量,团队实验一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在重型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历经十余年攻克,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际垄断;她所带的博士生党员刘开园参与重要卫星预研任务,瞄准卫星载荷高精度控制的国家重大需求,解决了航天器结构的核心技术,相关成果应用北斗导航系列卫星,助推北斗“国之重器”顺利并网。两位博士生党员参与的项目同时入选2020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深耕冷门专业,攻克热点难题,领跑学科领域、科研主战场方面,她所带博士生党员邢文思参与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团队研究,攻克了高温热防护材料相关难题,获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支持;在面向经济主战场、产教融合促进科技自立自强、航天关键器件的国产化方面,她所带的博士党员宋思扬研制的高精度压电驱动器件,申报的创新创业项目不仅收获了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大赛金奖,还在智联万物、先进制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获得估值5000万元投资意向,并与伙伴共同创立了公司;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民共战“疫”深化产学研融合创新方面,她所带的博士生党员郭浩宇参与开发“抗击流行性发热疾病的自动监测与预警系统”助力陕西省抗疫防控。

(三)立足新时代新要求,将综合素养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掌握研究生认知和成长规律,助力成长成才,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李昱静老师善于根据研究生管理的特殊性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使得她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有特色、有亮点。李昱静老师积极与导师沟通配合,拓宽双方工作交集面,同向发力,同行育人,既实现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无缝衔接,又实现了人才培养的优势互补,使研究生在学习、科研、思想政治教育等多方面最大程度地得到提高。针对研究生培养特点,李昱静老师注重研究生的科研素质的培育,在强化与全国其他航空航天类院校交流合作的同时,积极鼓励引导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融及互补,她首创航天航空学院研究生学术年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七届。通过学术年会鼓励研究生打破瓶颈,直面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学科交叉共融,在此平台孵育下,航天学院研究生多次荣获校“学术之星”称号。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作为学生成长成才引路人的专职辅导员,唯有以理论素养和专业威信互为支撑,唯有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时代学生特点,方能达到学生对于辅导员的心理依附和行动趋向,实现教育者和管理者的有效融合。另外,因为每天与工科研究生相处,必须以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可靠的实证数据为支撑开展理论教育和日常管理,方能增强工作的权威和效度,获得研究生的认可和支持。因此,李昱静老师积极参与教育部、陕西省和学校等各级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重大课题研究,以及教育部等各级各类辅导员专题培训,以夯实过硬的素质能力,激发深邃的创新思维,开拓广阔的育人视野。她曾主持参与教育部、陕西省及校级思想政治教育类相关课题1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1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篇获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主题征文二等奖。曾荣获省部级、校级表彰奖励30项,其中省级及以上5项;学校辅导员工作2018-2020年度考核连续三年考评“优秀”,并在2020年获评“陕西省优秀辅导员”“西安交通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突出贡献个人”。李昱静老师通过不懈努力,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成长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四)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将人才培养寓于实践之中,引导学生以社会担当托举时代使命,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李昱静老师认为,一流人才当有一流视野和一流胸怀,要学会担当社会责任,“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李昱静老师在工作生活中,十分注重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引导学生通过服务社会、奉献他人从而得到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塑造锲而不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为响应“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是我们党领导的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的号召,李昱静老师组织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引导研究生党团组织主动对接服务西迁老教授,帮助老教授整理材料、维修电器、解决日常杂事等,在帮扶过程中聆听老教授的西迁故事,引导同学们在服务和奉献中感悟西迁精神。为了宣传航天精神,培育空天情怀,李昱静老师多次组织研究生深入中学生当中开展航天航空科普知识宣讲并引起热烈反响。李昱静老师作为“海心之家——守护折翼天使,用爱弥补残缺”项目的联合负责人带领团队持续服务弱势群体,累计服务约3000人次,培养大学生志愿者500余名,服务时长约1万小时。该项目在2019年从全国参赛的5000多支团队中脱颖而出,荣获由团中央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评选的2019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示范项目,并入选全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库。

李昱静老师始终坚信唯有将人才培养寓于实践之中,才能教育引导学生以社会担当托举时代使命,以责任担当诠释筑梦远航。

三、工作感悟与体会

(一)同伴互助:自律自强同成长,严管厚爱筑平台

研究生相比于本科生年龄跨度大,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基本成型,生活阅历及知识背景差异大;每一个研究生都有自己的成长故事,每一个个体都有独特的思想行为模式,李昱静老师用自己的认真与耐心了解每个学生的心路历程,带着关爱与热情走进学生内心,帮助同学们扫除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障碍。在航天学院与研究生相伴相长的十余年里,李昱静老师每天都要出入研究生工作室,为研究生的择业就业、情感婚恋、科研推进以及与导师融洽相处等方方面面出谋划策,与研究生导师沟通学生近况,与导师形成合力实现“协同培养”。为了保证学生能随时联系到她,无论春夏秋冬,她始终保持24小时开机,利用微信、短信、qq等全方位与学生无障碍沟通,从航天学院毕业的千余名研究生,她都能说出导师和学生的特点。

面对学生的各种危机事件,李昱静老师主动作为,临危不惧,甘于奉献,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第一线,总是能恰如其分地判断把握危机事件的关键节点,总是能将危机事件有效化解。凌晨三点的雨夜,她在女研究生宿舍走廊排解情感问题;在深夜医院的急诊室,她为单亲学生签过病危通知告知函;在深冬周末的早晨,她在派出所填写寻人报警备案;在研究生宿舍,她冲在前面化解了肢体冲突;在校保卫处,她安抚着因为电信诈骗而痛哭流涕的研究生;学生因为病情和转院而报销不了医疗费,她跑前跑后沟通落实报销;她也会为了导师与学生的交流障碍,主动请缨做调解员,化解误会,消除隔阂;她还脱掉高跟鞋站在操场边敦促身体超重并有抑郁暴食症的研究生在操场锻炼,陪其一起吃减肥餐。学生成长路上有任何磕磕绊绊,总能看见她温情相伴的身影。

(二)学用结合:思想教育融合专业培养,突出特色提升水平

李昱静老师善于将理论研究与现实教育紧密结合,善于将思想教育融入专业培养之中,立足航天航空专业特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从2017年起连续五年,作为活动主要负责人,她组织举办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受到了人民网、陕西头条、陕西科技报、西安市电视台等媒体的报道。2017年组织承办了全国大学生航天航空知识竞赛,影响范围覆盖全国多所航天航空类院所。

李昱静老师根据研究生培养特点,善于将思政教育融入科研之中,研究生培养频频收获硕果,指导的研究生先后多人获得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陕西省优秀毕业生、陕西省“身边的好学生”以及研究生校级最高荣誉“研究生标兵”“学术之星”等称号。毕业的研究生大部分选择到国家重点行业领域建功立业,很多毕业生已在航天、航空领域做出卓越的成绩,2014届博士毕业生王鹏飞已经成为航天五院钱学森实验室材料与机械技术研究中心的副主任,承担千万国防科技等国家级项目研究。2016届硕士毕业生秦科科已担任某重点型号副主任设计师,负责某国家重点型号总体设计工作,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奖、省部级科技创新二等奖。2019届博士毕业生艾松作为国内首台F级自主知识产权50MW重型燃机研发骨干,解决了我国“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入选2020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三)亦师亦友,将情感融入日常教育之中,做学生的贴心人。

李昱静老师与研究生们亦师亦友,教育引导润物无声,她与研究生们相携共进、却又不失公允;孜孜不倦的努力和奉献让李昱静老师收获了个人职业道路的提升和成长,也获得了众多学生的喜欢与爱戴。研究生学位论文致谢中的款款感谢,毕业多年学生的彻夜畅聊;在李昱静老师的婚礼上,她收到了数十位学生精心编排的祝福视频,感动了现场所有嘉宾;李昱静老师最甜蜜的“负担”莫过于过年过节的傍晚,百余条的问候信息,让她久久停留在沙发的角落,沉浸在与学生们相处的那些温馨往事的回忆中。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之时,她勇于担当作为,全身心呵护关心着学生的安全健康。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李昱静老师逐一给湖北籍的学生打电话确认是否安好,随着疫情的发展,疫情防控成为了常态化工作,她每天坚持逐一与湖北籍及海外学生线上联系,带去学校学院问候,确保他们平安。为了不影响研究生的科研进度,她有求必应每天穿梭于研究生工作室,为学生开电脑连远程、邮寄物品等。疫情防控期间,她连续150余天提醒研究生每日填报健康情况,累计15万余条每日健康信息状态,组织召开30余场线上疫情防控座谈会。鼓励研究生发挥所长,为疫情防控奉献力量。引导研究生与国同向,同心战“疫”,她在学校官微上发表网文《人民战“疫”彰显中国伟大精神》,为学生加油鼓劲。


收藏 投诉
扬西迁精神做青年楷模 担国家使命育空天英才 一、个人经历 李昱静,女,汉族,中共党员,1985年生,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