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头部

守正创新向未来,5G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探析

来源:唐山师范学院 作者:王微 2023-05-16

守正创新向未来

5G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探析

唐山师范学院 王微


摘要:高校网络舆情伴随5G全媒体时代发展,舆论格局深刻改变,全面认识这其中的变化及根据相关规律牢牢把握舆情引导原则,从“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着手,对切实增强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守正创新中坚守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的主动权有所裨益。

关键词:5G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守正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5G时代,“万物皆媒”成为共识。媒介系统整体呈现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演进趋势,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高校学生思想活跃、喜新猎奇、辨识力差,任何一点“风吹草动”的信息都有可能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爆点”,这不仅为高校正常的管理工作带来极大挑战,也不利于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如何正确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直面挑战,全面认识5G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概念及时代特征

舆情,即舆论情况。高校网络舆情是社会公众网络舆情在高校中的具体表征,是指高校内部各类群体对其所关心的特定的中介性社会事件,通过互联网发表的评论和见解,是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5G全媒体时代下,网络高速、低延迟、万物互联的特征使得高校面临“高速舆情、百变舆论”境况,这更增加了舆论工作的紧迫感和挑战度,也使得高校网络舆情更具典型的特征。

(一)局部“危机”常态化

高校网络舆情的产生通常是大学生身边发生的一些事件和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关注的一些焦点得不到有效回应、受到的一些侵害得不到及时补偿所致。因此,其传播内容更多集中在校园内部,也是高校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主要涉及日常学习、权益保障等,这些局部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如果引导或处理不当,极易导致网络舆情发生。

(二)舆情“发酵”急速化

5G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从信息源到受众“单一直线式”的传播方式升级为融媒体形式,网络舆情“广传播”特征明显。网络热点一旦触发,舆情就会点线面、多渠道、多路径扩散,舆情的变化、更新、发酵急速。而高校作为舆情的敏感高发地带,任何热点事件都会牵动大众的敏感神经,瞬间被舆论聚焦、传播甚至放大。

(三)个别群体“表现”极端化

高校学生正处在易冲动、社会阅历少、看事情简单化的人生阶段。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个别学生集群而出现情绪化、非理性化的攻击和谩骂,舆情传播加速,负面信息急速失控,更进一步加剧了部分群体在网络上甚至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极端化,而不少学生在所谓的“维护正义、讨还公道”的旗帜下凝聚成偏激的价值取向。

二、转变思维,牢牢把握5G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原则

5G等新技术与新业态融合加快、媒体边界消融进程同步提速。一些新挑战相伴而生——信息形式多样化,考验舆论引导能力;传播方式变革,考验媒体工作者适应能力;内容海量生产,考验媒体产品公信力……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这也为高校如何处理好网络舆情工作敲响了警钟。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董关鹏教授同中美两国学者、实践者一起归纳出的5G时代舆论引导四个新规律,高校在引导网络舆情时应当坚持如下原则。

(一)以“好态度”破局“非理性”原则

舆论爆发的初始阶段大都是“非理性阶段”,对高校来说此时最好的回应方法绝不是以“删堵封”为基本考虑的冷处理或者发布晦涩难懂的公文,而是以诚恳的态度、基于真相的“热引导”架起与在校学生或对外公众沟通的桥梁,从非理性中“破局”,随即再用理性的方式跟进回应、逐一阐述。

(二)保持沟通争夺“优先定义权”原则

大多数学校不敢沟通、不愿沟通、不懂沟通,学生诉求得不到回应,再加上个别人对事件的抢先定义,就会闹出学校眼中的“舆情”。所以当高校面临突发网络舆情时,切不可等有了最终结论才开启舆论引导,要边讲边处置、边处置边讲,沟通应伴随处置的全过程。持续的沟通,争夺“优先定义权”能够让学生感觉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也因为得到阶段性分享而愿意等待科学且客观的最终结果。

(三)用“两微一抖”做“调节剂”原则

实时、速度为先的5G全媒体时代,正式的官方回应都需要层层严格把关,无疑对抢占“优先权”不利。高校负面舆情的处理可以从“两微一抖”(即微博、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的简称,也包括与之具有相同属性的各类自媒体平台)开始,让其做“调节剂”先行渗透,在舆论的初始阶段把网络上的非理性因素削减掉,同时引导舆论在后期理性而不受干扰地接受进一步的说明。

(四)坚持顺势而为、守正创新原则

5G全媒体时代,媒体深度融合,信息高速传播,同时也充满高度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高校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舆论引导中让发声有速度、有温度、有精度。

三、着眼“四力”,有效提升5G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能力

5G全媒体时代,众声喧哗、众说纷纭中如何让高校发声最响亮、最可靠,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守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阵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艰巨;同时,进一步提高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力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四力”,既是构成舆论引导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化解风险挑战的方法路径。

(一)强脚力,勤调研,着力了解师生真实想法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深入师生中间,立足基层,聆听彼此真正的诉求和顾虑,站在对方立场去反思和理解,正真理性的声音才不会被一片廉价的喧嚣所覆盖,才能达成师生所需和学校发展的最大共识,这是5G全媒体时代解决最棘手问题的基础。与此同时,进一步推动高校宣传思想、舆论引导工作者接地气、知民心、了解校情世况,才能秉持“内容为王”,而不是在固步自封中搭建“空中楼阁”。

(二)强眼力,善观察,及时发现不良舆论倾向

好的观察力、发现力、判断力、辨别力,对于及时发现不良舆论倾向,掌握舆情引导的第一时间主动权有极大帮助。通过在发现问题后的沟通交流、释疑解惑,能有效疏导学生情绪,引导其正确认识各类舆情及意识形态风险,降低网络舆情爆发的可能性。

(三)强脑力,多思考,深入厘清问题相关脉络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任何一起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都有其背后的原因诱发,因此,高校在守住根本立场时应尽可能避免“负面舆情洁癖”,在对非原则问题上提高容错能力,在有效引导舆论的同时,深入厘清与舆情相关的脉络,分析究竟是校内问题的积压爆发还是校外有心势力的策动,这对高校更进一步思考如何对待学生、对待社会关注的恰当方式,守住教育之“本”有重要影响。

(四)强笔力,广宣传,创新打造学校教育风格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高校紧跟5G全媒体时代的步伐,注重积累好思想、好理念、好素材,创新传播方式和话语体系。对挖掘出来的鲜活案例不断凝聚成为学校的一种风格,让学生本意是“吐槽”“自黑”等的言论在舆论引导中鼓励其转变为更为明晰的对大学的发展关注、对专业的学习热爱,有创意的表达让周围学生乃至社会更听得懂、听得进,进而不断增强高校舆论引导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

面对5G全媒体时代,高校按照“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总要求,守正创新、步步为营,在迎接全媒体时代的挑战,打赢意识形态领域争夺战中走向未来。



收藏 投诉
高校网络舆情伴随5G全媒体时代发展,舆论格局深刻改变,在守正创新中探索如何坚守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的主动权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