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优良学风建设,各地高校相继组织开展“学业帮扶”、“一帮一、结对子”、“传帮带”等活动,其活动实质是通过学业优秀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形式,对学业落后的学生进行辅导和督促,以达到提高其学习成绩的目的。这种学习活动,其核心要素是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进行学业学习和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发挥对朋辈的顾问或良师益友的辅导作用,属于“互助学习”。互助学习活动中包含主体和客体,主体是指学业有困难的学生,客体是指学业成绩优秀学生。其互动过程为:主体自觉地发现问题并寻求帮助,客体主动、积极地提供帮助,通过主体与客体的共同努力,使主体学业进步。
河北大学笃学书院参考借鉴向汕头大学互助学习中心的模式,于2014年12月成立了笃学书院互助学习中心。中心以“学业辅导、生活督导、实践引导、生涯指导”为宗旨,着力营造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和成才环境,打造大学生朋辈互助的学习平台。中心多年来的运行实践证明,大学生朋辈互助学习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产生的协同效应,已远超活动本身的“1+1=2”,而是让“1+1>2”。
一、对活动主体产生的效应
1.重新进行了知识构建
在互助学习活动中,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同辈的帮助获得了新的知识,与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一起,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或重组,形成个人的知识体系。这样形成的知识体系,会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保持更长久。
2.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
传统的知识观认识教师是“知识权威”,学生是无知者,二者之间是对立的关系,学生是知识的旁观者。而现代的知识观则认为,学生应该是知识的参与者,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灌输,而是自觉地、体验地、积极地主动学习。大学生的朋辈互助学习活动中,学业困难学生自觉地发现问题、自愿地寻求帮助。当学生在知识创造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时候,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因此,互助学习是一种符合现代知识观的、主动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
3.培养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是个体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学生走出学校后依旧能够采用的主要学习方式。无论是科技进步还是职业发展,都要求个体通过自主学习在不断掌握知识、更新知识,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萨柏的执业生涯彩虹图直观地反映出,一个人的一生都保持着学习者的角色,个体即使离开学校,也应该保持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而这时候的学习就是自主学习。自学学习是获益终生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就能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以便适应职业技能的更新或更替。高校培养出的学生,是不断进取的人,是即便离开学校的大环境,依旧拥有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而不是脱离学校和老师后,安于一隅,固步自封的人。
4.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观察与自己相似的其他人取得成功,可以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并以之为榜样,不断进取,不断学习。当学习困难的学生观察到朋辈成功地完成了某些学习任务,有助于降低他们对于困难的预设,提升自我效能,相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这些任务,这种信念促使他们努力去学习和提升,因为他们会认为:别人能成功,自己也能成功。
二、对活动客体产生的效应
1.巩固和提升已有知识
在朋辈互助学习活动中,学业优秀学生要想为他人提供帮助,就要认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大量查阅学习资料,精心设计课程环节,做好辅导的准备,这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整理、推导和应用的过程,有助于其已有知识的巩固,同时可以查漏补缺,自学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2.提高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听取被帮助学生的意见,回答问题,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完成这些任务除了知识技能,更需要人际交往的能力。学业优秀学生要通过与学业困难学生的交流,发现其学习难点和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解决其提出的问题,为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提供了锻炼机会。
3.养成社会责任感
互助学习活动正是客体为社会行为承担责任的机会,这种行为将会影响他们的内在价值观和自我控制。当学业优秀的学生主动、积极地为他人提供帮助,并通过反复的帮助和合作体验,能够逐步提升他们责任意识和能力,为其成长为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奠定坚实基础。
三、对高校产生的效应
1.促进优良学风建设
校风建设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学风的直观反映是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在学习中是否勤奋刻苦、学习纪律是否严明,是学生在对待学习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互助学习活动满足了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了学习动机,明确了学习目标,端正了学习态度,改善了学习行为。这些量变经过日积月累,必会逐渐形成群体性、一贯性和稳定性的良好学习风气,从而引发质的改变,营造出校园良好的学风环境。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对学生产生着强烈的熏陶和感染,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健康成长。
2.打造互助友爱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环境、景观等物化形态,以及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规章制度等行为准则。朋辈互助学习的过程,是在学校和老师的指导下,在校园环境的作用下,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和提升的过程。这种良性的互动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形成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的校园文化。
3.提升学生管理团队的能力
河北大学笃学书院互助学习中心参照汕头大学互助学习中心的模式,建立了学生管理团队,采用学生自我管理的模式开展活动。由学生对中心的日常事务进行全方位管理,包括招聘导生和学生联络员,确定问询课程,组织各种形式的互助学习,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课程及服务时间,开设网络预约服务和网络维护等活动内容。学生团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极大地锻炼提高了学生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4.互助学习对课程的影响
在互助学习的背景下,大学课堂模式已逐渐发生转变,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去粗取精”,转变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教师从权威的、高高在上的知识输出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开发者,将课堂交给学生,整体的教学过程是交互的,平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问题设计,组织和引导学生建立教学群体一起讨论和交流,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让所有的人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0条)
查看更多评论 已显示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