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头部

高校学生组织的生成逻辑和建设维度

作者:丁心媛 中国药科大学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也进入到了“双一流”建设的新时代高等教育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在育人格局不断的深化与完善过程中学生组织契合学生特点以及育人需求应运而生,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内涵明晰学生主体、打破单一灌输、丰富育人路径的生成逻辑,具有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因此,高校学生组织要以明确职能定位、规范运行机制、提高育人水平为原则要求,从组织建设、思想引领、学术延伸、实践创新四个维度开展育人工作。

关键词:学生组织;生成逻辑;原则要求;建设维度


学生组织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聚焦思想引领、学术发展、实践服务、科技创新等多方面全过程开展工作,本文从组织育人视域出发,探析高校学生组织的生成逻辑、原则要求以及建设维度,以此完善学生组织的自身建设,推进组织育人内涵式发展

一、高校学生组织的生成逻辑

新时代高校育人背景下,学生组织的生成有着清晰的逻辑支撑,是对当代青年特点与育人模式的准确把握,具有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特点。

(一)学生组织是明晰学生主体的现实选择

当下高校学子多为95后,他们拥有更加开阔的眼界、更加强烈的自我意识,新时代学生具有自我教育的需求,并且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指明了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意义。高校学生组织的生成能够突破教育者单边模式,将放管服相结合,直观明确学生育人主体性的角色定位,为学生提供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平台,结合青年学生所需开展教育活动,一方面更加满足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锻炼学生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提高自我教育的意识、强化自我教育的行动。在此意义上,高校学生组织的生成,是明晰学生教育主体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现实选择。

(二)学生组织是打破单一灌输的重要载体

育人过程中需要实施灌输性教育,但灌输要根据学生不同成长阶段以及认知水平发展阶段的教育规律来完成,一定要有界限并与启发性充分结合,这就要求教育中灌输的有限性以及把握受教育者特点的准确性。当代大学生思维较为成熟,对于单调的灌输性教育存在普遍的抗拒心态,更加追求启发性、自主性的教育模式,而学生组织是党团指导下学生主动形成的自治组织,教育的主体与客体都为大学生,能够准确进行把脉摸心,掌握青年话语体系,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针对性的开展教育,能够有效打破单一的灌输模式,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使得学生思想内部矛盾产生碰撞,从而解决问题,充分满足启发及自主性教育的追求,达到受教育者形成正确观念和拥有科学知识的目标。

(三)学生组织是丰富育人路径的价值追求

据统计,2000年以来的20年中,仅研究生招生人数和在学研究生人数就分别增加了613%、851%反映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能力的全面提高。也说明了我国已成长为高等教育大国,这要求高等教育不断丰富育人路径、整合育人资源,强化高等人才培养能力。在此价值追求下,高校学生组织的重要意义愈发彰显,其不仅能够将教师、学生、社会的育人力量进行汇集,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并且能够整合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资源,从思想引领、学术提升、实践创新等方方面面开展育人工作,紧密契合现实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成长的平台和机会,助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学生组织正以实际效用证明着其内在价值,通过组织建设以及活动实施,积极有效的进行青年干部的培养以及学生群体的培育,已经成为被普遍认可的育人路径,有效的发挥育人功能,丰富着三全育人的内涵。

二、高校学生组织的原则要求

随着学生组织的自主权不断提高,建设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负面问题,如定位不明、等级分化、机制杂乱等。为持久正确的发挥学生组织作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共同制定了《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中青联发〔2019〕9号),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组织建设的原则要求提供了参考。

(一)明确职能定位

学生组织承担着一定的育人重任,明确学生组织的职能定位,才能准确的发挥学生组织育人功能学生组织的首要职能是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充当学校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反观当下学生组织的建设,出现了诸多有悖职能定位的共性问题,部分学生组织成员以干部身份自居,远离学生群体,育人成效大打折扣,因此,学生组织的建设首先要明确职能定位,吸纳动机端正、意识积极的青年,引导成员严格自律找准定位,主动承担服务引领同学们的使命。新时代学生组织的职能定位应结合现实问题以及价值目标,加强对同学的政治引领,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以及实际问题,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工作。

(二)规范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一个组织的引擎,它提供组织长效运作的动力,合理的运行机制能够大力提升工作效能,高校学生组织亦是如此,它需要规范的运行机制,以达到高效运作的水平。规范运行机制,一方面需要党团政策的指导,另一方面需要依托学生组织的自我改革。学生组织运行机制在建设中不断完善,逐渐健全起来,经过长期实践可见,运行机制主要需从入口关、过程关、出口关三个方面进行规范,入口关方面,要严格遴选程序与条件,吸收可靠的有识青年为学生工作出谋划策、贡献力量;过程关方面,要进行科学的瘦身,实现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激发体制活力,给学生组织成员提供绽放才能的机会,激发成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出口关方面,建立述职评议制度以评奖评优制度,进行精神嘉奖,让组织成员感受到付出的获得感,增强学生组织组织传承性。

(三)提高育人水平

高等教育要“成为高端人才的聚集器”,承担着党和国家发展中人才支撑的重任,高等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当前世界处于未有之大变局中,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更趋强烈,育人重点须转向对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思维的培育、家国情怀的培植,提高青年学子的国际竞争力,高校学生组织要在此时代背景下不断丰富育人路径,发挥育人功效,为国育才、为党育人。内涵式发展是提高育人水平的必由之路,学生组织建设中要将教育受众即青年学子的身份突显出来,所举办的活动、所开展的研讨要更加高端化,杜绝为办活动而办活动的功利主义,每项育人工作都要具有育人内涵,使得学生组织育人真正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

三、高校学生组织的建设维度

学生组织建设要落实三全育人的精神,从组织建设、思想引领、学术延伸、实践创新四个维度开展育人工作,引导学生组织更好的服务学生、引领学生,营造正确的价值导向氛围,创设良好的学术软环境,增强学子的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一)组织建设——以制度建设树立行动之道

学生组织要确立正确方针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规范地组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始终以“牢牢把握时代机遇、努力搭建成长平台、培养合格的新时代青年”为总要求,摸准当代高等教育的脉搏,整合可利用的育人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育人功效。学生组织须结合专业特色,充分贴近广大同学的优势,明确本院校学生组织的特色发展理念和服务宗旨,掌握青年话语体系,以此为基础完善学生组织的组织建设,健全部门设置以及职能划分,保障学生工作展开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二)思想引领——以价值活动凝结青年精神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学生组织旗帜鲜明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重大特殊节点的契机,开展活动、加强思想引领,补足学生的精神之钙,教育和引导学生强化民族自信、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切实掌握青年话语体系,善于运用学生喜爱的方式传递“大道理”,把思想引领和关心服务相结合,推动学生主动思考、端正思想,充分利用学生常用的信息交流手段,引导青年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全方位、全过程育人通过校园文化等思想引领的活动,培育一流的校风使得同学们找准定位,以一流学子的定位严格要求自身,让奋斗成为青春的底色

(三)学术延伸——以学术活动引领笃学求真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树立良好学风,是高校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组织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全面开展学术道德建设活动,将学术道德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引导学生树立以“德”律己、做人以“诚”、做事以“实”、做学问以“精”的价值观念,自发投入创新科研之中,甘做学术冷板凳。以学术沙龙、名家论坛等载体,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专家论坛活动,运用协同育人的合力,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激发学子探索和求知的精神。此外,积极推动学子论坛的交流,根据学院特色,自行开设中外学子论坛、专业青年论坛、研“习”论坛等模块,传承汇聚青年优秀力量,加强学子间的互动交流,树立朋辈发展标杆,引导学生做一个学术的思考者、做一个时代的思考者。

(四)实践创新——以实践活动提高追梦能力

理论的价值在实践中彰显,将专业理论转化为实践活动是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内涵,学生组织需不断创新实践形式,融合专业特色,组织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企业实践、调研服务、咨询服务和返乡服务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先进性与优势性。为学生整合社会资源,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引导新时代的学子主动培养了解社会真正需要、正面回应社会难题、以所学服务社会的能力,自觉提高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需要的能力,树立将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奉献祖国的坚定信念,担负起时代新人的大任。

收藏 投诉
要以明确职能定位、规范运行机制、提高育人水平为原则要求,从组织建设、思想引领、学术延伸、实践创新四个维度开展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