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头部

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研究

来源: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张诺 2022-01-10

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研究

                 ---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一、引言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明确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是高校实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高校育人质量的现实需求。本文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依托“智能型商贸服务基地”以项目参与导师工作室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丰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经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困境

(一)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课程是高校教育活动的主要手段,是实现教育育人目标的主要路径。创新创业课程虽然已经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但在教育内容和课程结构方面还不完善,且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处于边缘的位置。首先,从教育内容来说,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尚未与学科,院系,专业相融合,通常只是通识性内容,不能满足能满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创业知识需求,且创业实践学时设置偏少,未搭建实训平台,缺少教育实践这一环节,没有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机制。其次,从课程结构来说,课程数量,创新创业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尚未理清,缺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学生对国家、地方、学校的创业政策一知半解,无法激起学生想创业的内生动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有限

当前,师资力量不足体现在教师数量不够、教师专业性不强以及教学方式不丰富等问题上。大多数学校教授创新创业的专职老师的比例很低,大部分以辅导员或负责就业老师为主,这些老师自身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系统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且由于工作繁忙,也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创业教育的研究当中。聘请的校外导师通常也是以讲座,分享会的形式开展,校外导师授课的时间比较难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不甚明显。

(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缺乏

现阶段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对社会需求的调研,创新创业课程是都纸上谈创业、课堂谈创新,校内缺乏实训基地、创业项目参与率低,贯彻不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学生缺乏创业实践训练平台及创业体验,无法满足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无法满足使创新创业教育沦为形式。因此,通过引导、支持等手段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的搭建是非常重要的。

、聚焦问题多维度探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策

(一)目参与导师工作室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转变传统讲说式创业教育方式,依托“智能型商贸服务基地”以项目参与导师工作室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导师的带领下以工作室的形式让学生参与项目的经营与运作,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与技能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计划,进一步实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创业能力培养三者相结合的探索。具体包括:构建合理的目标机制;构建以学习为主的团队组织形式,构建包括师资、资金、机构及政策在内的保障体系;构建合理的考核机制,探索形成了“创空间”项目参与式高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式教育实施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我院提出“项目式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创建了智能型商贸服务大学生创业基地,引导在校大学生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采取“零投入,后结算”的模式,创新并实施“创业教育+项目入驻+实战演练”的“项目式教育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见图1)。




QQ截图202.png

 


 

1  “项目式教育、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1.以创新创业培训为载体,构建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

我系从校企合作机制、教学组织、实践平台拓展等方面大胆创新,探索形成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二元融合的课程培训体系,从“观念、技能、能力、素质”四个层面层层递进(认知创业→模拟创业→跟随创业→自主创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将创新创业培训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2.以“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为基础,优化师生创业素质。

通过内培外引逐步建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经验丰富、资格过硬的创业导师团队,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教育、咨询、辅导目前教师团队共有35人(校内23人,校外12人。其中20名教师取得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指导师"、"创业培训师"等资格证书。依托“智能型商贸服务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培养具有创业素质的学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

3.以优惠政策为吸引,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为了让更多在校大学生积极投身创业活动,鼓励自主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我们为大学生定制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零投入,后结算”的承包模式,吸引学生项目入驻智能型商贸服务基地,目前学校企业已共同出资200万元设立创业基金,并给予每个工作室每年1000-2000元的经费支持鼓励并扶持大学生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在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懂技术、会经营、善创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主要成效及经验

1. 全面开展“孵化创业愿望,优化创业教育”工程

将创业指导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每月举办创业教育培训会,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基本技能,实施规范化培训。同时建立了创业网上培训平台,学生提供创业资讯、创业培训、创业咨询指导等内容,全面培养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各方面能力得到训练,如职业道德确立,协作精神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提高等,学生的创业素质获得全面提高。

2.稳步落实 “以赛带学,夯实知识内化”工程

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准制定学习计划,采取知识测试、观看比赛视频等方式开展学习,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开辟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巩固学习教育成果把教育的内容真正变成自身创新创业素质。

 

3.扎实推进了“提升创业能力,输送合格创业人才”工程

学生可在创新智能型商贸服务环境下先进行实习模拟演练,采用流程整体性与对抗性相结合的方式展开,高度仿创业环境,为后期的实战经营提供丰富经验,迄今为止,该平台为在校生提供了30多个创业实习岗位,年收入约为5万左右,且有10多位毕业生创业成功。《中国青年报》对我系创业典型进行了报道,媒体的关注有效的提升了经管系创业教育品牌形象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1.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师资力量依然不足。目前,经管系创新创业的师资力量确实非常薄弱,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均是辅导员兼职,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数量非常少不具备足够的教学技能来引导学生。

   2.创业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经管系将尝试探索建立创业实践的长效机制,将创业实践纳入日常考核体系中,设置一定的学时和学分,使创业实践制度化和规范化。


收藏 投诉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是高校实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高校育人质量的现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