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头部

疫情下半场,大学生何时才能动?

作者:谢斌 唐梓琳 中国计量大学

席卷而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让这个冬天变得格外特殊。至今,已长达70多天的寒假仍在不断刷新时长,成为了历史上最长的假期。“不能出门、不能上学、宅在家中、稳做‘神兽’”,成为广大学子哭笑不得的现状,他们不再晒图“假期余额不足”,转而期盼着同一件事:“开学通知!”。时间慢慢逼近三月底,高校的开学起始线仍需择势而定、择时而设,这让已经长期脱离校园生活、持续“健康打卡”的部分同学们开始出现了思想上的“松动”,情绪上的“抵触”,行动上的“懈怠”。

“疫情稳定了为什么还不开学”、“不开学不能按期毕业了”、“不返校科研计划要泡汤了”全国各地高校辅导员们每天都要面临着同学们的“灵魂拷问”,然后用心用情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业生活指导,耐心安抚好学生情绪,在学生防控工作中扮演好“上传下达”的角色,但还是会有部分同学无视校纪校规,擅自提前返校而受到处分。高校为什么一再延迟开学?返校前大学生应怎么做?返校过程中应注意什么?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想和大家聊聊这几个问题。

一、高校为什么一再延迟开学

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认识。教育部曾明确提出一个地方是否具备开学条件,要立足于三个原则性要求: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

目前,结合全球疫情大流行形势,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增加,“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而我国高校大学生现有4000多万的大学生,其中有1000多万是跨省流动,其他还有3000万是在省内流动,其流动广、聚集高、影响大的特点,给防控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本着将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的原则,教育部一再强调要落实疫情防控属地责任,精准到县、精准到校、精准到人、精准到事,分区分级、科学评估后,方能错时错峰开学。“一念大意,前功尽弃!”,在战疫的关键时刻,要求广大同学们清醒冷静地判断形势,把放松的心情收一收,把防护的措施严一严,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谆谆教诲牢记于心,遵守防控要求,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稳固好抗击疫情的大后方,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

理性思考,守好底线意识。疫情期间,各种谣言不绝于耳,其中更甚者通过短信、微信、QQ群、钉钉群等媒介传播虚假信息、造谣开学时间,附上诈骗链接地址,以假乱真、迷惑大众,致使部分同学上当受骗。广大同学要勇于担当,明辨是非,唱响网络主旋律,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做好正面宣传引导,主动关注官方渠道和权威媒体发布的疫情通报和开学时间,带头遵守学校纪律,自觉做科学的传播者,谣言的粉碎者,未接到学校正式开学日期通知前,绝不提前购票返校。

二、返校前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如果明天学校开学”、“开学前的大学生状态”透过这一系列网络热点话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复课复学工作是一场环环相扣的精准战役,将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作为高校复课复学工作的关键对象,以青年担当筑牢复学防线,将成为疫情当下,对青年大学生的必然要求和素质展现。

配合防控不间断,严守返校底线。广大同学要端正态度,强化责任意识,坚持每日健康打卡,特别是在返校前的14天内,杜绝瞒报、乱报、迟报和不报的现象,准确提交健康数据,同时密切关注家人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症状及时就诊排查,并向辅导员和学院报告,助力于学生与学校之间信息反馈机制的良性互动,便于学校掌握大家的出行轨迹和健康状况,制定开学方案和返校学生名单;完成连续打卡任务并通过学校审核符合返校条件的学生,在返程前做好返校确认、行程申报、健康码下载等准备,提前了解报到日期、报到流程、进校路线等,严格把控自身返校资格审查的各环节,严守返校人员的安全底线,展现青年学生高度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担当。

告别“假期综合征”,回归平衡状态。一方面,广大同学要及时关注权威信息,肯定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逐步向好的趋势,坚定战疫必胜的信心,以科学认识为返校复学打好安全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利用好“假期余额”,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抛弃“身长就是成长”的错误倾向,遵循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意识的调整作息时间、饮食结构、行为习惯,做好收心工作,缩短过渡期,尽快回归在校学习生活的平衡状态。

落实“停课不停学”,坚守学生本职。此次疫情大考,带给我们什么?青年大学生虽不能奋战在防控一线,但仍可发挥“以学战疫”的优势,把握这一历史关键期,在抗击疫情中深化理论认识,在现实经验中强化中国自信,在战疫斗争中践行责任担当,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同时,坚持“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提高专业引领的意识和优势,复习整理网课内容,制定学期计划,做好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过渡,为战疫交上满意的学生答卷。

三、返校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与中小学开学不同,大学生开学跨省流动率大、接触范围广、不可控因素多,因此返校途中的大学生疫情防控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强化防范意识,降低感染风险,避免交叉感染,我将给予同学们几点建议。

第一,做好个人的自我防护。返校途中在公共场所应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并定时更换,尽量不用餐。长途路程最好佩戴手套。乘坐封闭的交通工具过程中,有条件的情况下要保持通风。

第二,提高个人的安全卫生意识。减少接触公共设施,切记不要触摸眼睛、鼻子、脸等,勤洗手,减少病原接触危险。与陌生人保持安全距离,留意周边旅客的健康状况,如发现有可疑症状要主动向工作人员汇报并及时调整位置。

第三,加强个人的健康管理。路途中积极配合防疫工作人员,进行实名登记、消毒、体温测量等防控工作;严格监控自身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咳嗽等不适症状要立即上报、自动隔离。

第四,细心记忆行程的路径。妥善保留交通工具的票据,以配合可能相关的调查。

第五,主动配合学校检查登记。到校后按照报道流程,前往出入口临时观察点,接受身份核实、返校健康码认证、体温测量、健康状况信息登记等,经核准后方能进入校园。

“全国一盘棋,战‘疫’一定赢”。在决胜疫情阻击战的关键时刻,广大同学要耐得住“性子”,按捺住蠢蠢欲动的心情,从浮华世界回归内心安宁,将这一特殊期转化为自我提升的黄金期;广大同学要辨得清“是非”,明确解封并不等于解压,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并不等于这场大考已经过关,我们仍需严密防范、保持警惕;广大同学更要抓得住“战机”,越是接近胜利,越要紧跟中央的步伐,听从中央的安排,不抢跑、不松懈,谋定而后动,夺取疫情防控战斗的最终胜利贡献青春力量!

 


收藏 投诉
高校大学生现有4000多万的大学生,其中有1000多万是跨省流动,其他还有3000万是在省内流动,其流动广、聚集高、影响大的特点,给防控工作带来巨大压力。本着将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的原则,教育部一再强调要落实疫情防控属地责任,精准到县、精准到校、精准到人、精准到事,分区分级、科学评估后,方能错时错峰开学。“一念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