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头部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四位一体化”体系探索——以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劳动教育为例

作者:范学美 董亮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劳动教育贯穿大中小学各个学段,并紧密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1],这一重大决策预示着大学生劳动教育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不仅是对新时代发展潮流的积极响应,更是解决当前社会现实问题的关键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2]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劳动在新时代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因此,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技能与劳动精神,更能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以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群体(以下简称学院)为示范主体,深度融合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凝聚高校、家庭、社会三方力量,我们探索构建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四位一体化”体系。这一体系以思想引领为先导,通过优化课程教育内容和方式为核心,以加强劳动实践为根本,同时铸牢制度保障为基石,旨在培养兼具劳动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大学生。

1、 强化思想引领为先:提升劳动教育深度

在深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将思想引领处于核心地位。我们从工匠领航、劳模指引和榜样辅导三个维度全面发力,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有效融入到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为了将劳动教育的思想引领落到实处,我们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三讲”系列讲座和活动。“材料大讲堂”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悟材料领域大国工匠的高光时刻;“与导师面对面”讲坛则为师生间的劳动创新交流搭建了平台;在“朋辈助励·引领成材”系列讲座中,我们邀请了劳动模范、知名企业家校友和优秀毕业生等人,他们用自身的辉煌历程和深邃洞见,为学生们深刻阐释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的精髓。学院还敏锐地抓住就业季、劳动节和毕业季等关键时间节点,以奋斗精神、创新精神等为主题,开展了“一起去西部”、“我在青藏铁路做毕设”等系列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从爱岗敬业、科技创新方面形成了对学生的积极引导,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更在全院范围内营造了打牢扎实劳动知识、磨练高超劳动技能的氛围。

2、 优化课程教育为主:提升劳动教育的厚度

课程教育是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的核心途径与坚实保障,在劳动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目前,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中,学院采用了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了课程教育实效,也为其全面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首先,设立了独立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同时,还在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中融入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劳动教育课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和“随堂分享+劳动实训+结课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从劳动意识、劳动行为和劳动习惯等多个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劳动最光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特色和材料类课程重点,将“热处理工程师的匠心精神”、“打造超硬金刚石般的劳动精神”和“高分子人才的专业素养”等思政元素融入到材料科学基础的课程教学中,将专业知识、劳动素养和理想信念有机结合起来,使专业课变成一堂行走中的思政课。在双创课程中增设了实验技能传帮带、创新劳动竞赛和双创校企合作劳动平台等环节,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新创造的探索精神和爱岗敬业的企业家精神。

3、 加强劳动实践为本:提升劳动教育的广度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与渠道。我们深入挖掘家庭的基础作用、学校的核心作用和社会的拓展作用,打造了“家—校—社”协同劳动实践平台。从家庭协助层面,学院精心组织辅导员以开展暑期家访为契机,深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劳动状况以及家长对学生参与劳动的支持程度。通过深入交流,家校双方在劳动教育方面达成共识,推动学生参与家庭的打扫卫生、做家务、干农活等日常性生活劳动,从而实现将学生的劳动习惯养成融入日常生活中。从学校实践活动层面,不断丰富劳动实践形式,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三下乡”实践、寒假实践等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了秦皇岛马拉松志愿服务和龙潭村三下乡实践调研,发起了“肺结核”柠檬树宣讲团和“劳动服务家乡·闪耀青春力量”寒假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提升社会责任感;在三下乡中深入农村,感受劳动的艰辛与伟大,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在寒假实践中将专业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我专业技能。在社会实习基地建设方面,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建一批高质量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和实习机会。学院先后于中信戴卡、哈电重装、星箭玻璃和中国一重等企业共建了生产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参与实际生产工作,更好地提升职业劳动技能。

4、 铸牢制度保障为基石:提升劳动教育的硬度

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为确保其稳健推进,必须依托一套科学且全面的制度作为坚实支撑。首先,劳动教育专项管理部门构建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管理体系,详尽阐述劳动理论课程和劳动实践课程的课程安排、课时计划和操作规范等。此外,我们还采取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劳动教育考核方式,以劳动技能展示、劳动成果展示和劳动实践汇报结合的形式进行结课考核。同时,利用调查问卷和交流会的形式,广泛收集师生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反馈与建议,以不断完善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最后,在组织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时,高校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严格的把控和动态监测,并在劳动实践前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形成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安全保障制度。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1).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17(02).


收藏 投诉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技能与劳动精神,更能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