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头部

建好民族团结网络新阵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南大学“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中南大学 作者:帕提玛·柯孜尔亚 汪平 吾勒盼·巴特尔 2023-05-05

建好民族团结网络新阵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南大学“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的探索与实践

一、主题和思路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为深入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适应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升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中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指导少数民族学生事务办公室于2015年创立了“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

“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作为“56度中南工作室”[1]的重要子平台,以“加强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为宗旨,以价值观塑造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以传递重大时政资讯、民族文化魅力、民族法制政策,展示民族团结活动、典型榜样风采,指导民族学子全面成长,分享民族学子心声为主体,通过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平台系列微产品的创作传播,供给优秀网络文化产品,提供线上指导服务,同时通过线上线下育人实践的同频共振,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丰富了校园文化,传播了校园正能量,加强了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与交融,促进各民族学生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意识,树立“四个与共”理念,树牢“三个离不开”思想,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实施方法和过程

(一)提高政治站位,统筹推进民族工作

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占领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 推动教育现代化等方面的任务非常艰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中南大学作为湖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高度重视文化育人和网络育人工作。学校党委和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扎实落实中央系列部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整体谋划推进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校领导多次莅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现场,促进“三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展,将民族工作融入学校和学生工作整体格局,列入学校的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和学生工作要点,为“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建设发展提供了领导支撑。

“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自建立以来,牢牢把握文化育人和网络育人规律,顺应人才培养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培养的现实需要,提高站位,主动作为,强化价值引领,强化政治担当,强化舆论引导,提升育人实效,促使其成为母平台“56度中南工作室”整体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56度中南工作室”建设成效显著,获得各项优秀成果:立项为校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重点建设、2019年荣获长沙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2020年被列为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支持示范单位、2021年获第九批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等,为“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的建设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条件支撑。

WechatIMG164

(二)强化保障到位,全面改善工作条件

1. 加强硬件建设,打造民族团结进步之家

硬件设施建设是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基础。“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的工作空间融入了“56度中南工作室”工作阵地——“民族团结进步之家”整体建设,总体投入达30余万元,面积近百平方米,民族团结文化氛围浓厚,陈列民族文化类摆饰件与艺术品、民族团结类图书与资料、放映民族团结活动视频,制作活动照片墙等。新媒体工作室先后投入经费15万余元,购置摄像机、照相机、无人飞机、电子手绘本、收音机、录音机等主流网络媒体器材,完善硬件设施储备。此外,新媒体工作室新益求新,追求进步,每年投入专项运营资金5余万元,用于产品制作、培养培训、优秀作品奖励等,为打造民族团结进步之家保驾护航。

WechatIMG165

2. 加强团队建设,培育民族工作专业团队

专业的团队和人员是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主导。“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建立了数量充足、运行高效的工作团队。团队由2名指导教师和60名各民族学生组成,主体为少数民族学生,覆盖维吾尔族、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彝族、傈僳族、布依族等10多个民族,其中36%为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工作中将团队学生纳入见习文员勤工助学岗位,建立持续性激励保障机制,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融入感,增强团队凝聚力。团队工作覆盖影视传媒、新闻传播、艺术设计、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等不同领域,团队各成员学科专业知识结构较合理,产品生产能力较强。

3. 完善规章制度,确保工作稳定有序运行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保障。“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制定了《“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产品制作推广流程》、《“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考核评优办法》以及《“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新成员培训手册》等配套制度,对工作室组织架构(文案组、摄影组、美编组等)、人员分组安排、岗位职责及图文制作流程做出明确清晰规定,以制度规范工作内容,量化考核,根据图文阅读量、工作量等评出了优秀图文、优秀成员、突出贡献等,以激励团队成员主动作为、积极创新,确保了新媒体工作室稳定、有序、高效运行。

WechatIMG166

WechatIMG167

4. 搭建多元平台,助力民族学生价值引领

随着“互联网+”社会形态的加速演变,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交际交往环境的重要场域,青年是网络思政工作的主体,青年在哪里网络思政工作就做到哪里。“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建立以来,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在不同平台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以“56度中南”为传播标识,构建起以微博、微信、喜马拉雅、QQ等多元一体的新媒体平台,强化线上线下有机融合,主题突出,题材鲜活,不断供给促进各民族学生价值养成、团结和谐、积极向上、共同成长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在潜移默化之中做好学生价值引领工作。

(三)坚持目标定位,系统架构四梁八柱

1. 高举“一面旗帜”,把稳价值引领之舵

网络思政的内容和产品一定要琢磨青年所思所想,围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展开工作。“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不断提高其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注重新媒体成员培训培养,不断掌握新知识,以自身更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提高文化供给质量,增强了各民族学生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广泛、更生动、更有效地传递“五个认同”、“四个与共”、“三个离不开”、“五个热爱”、“五个维护”等价值观念,帮助引导各族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学生呈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奋发向上、亲如一家的生动局面。 

2. 构建“创作矩阵”,推动整体创新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始终坚持做强平台 、做优新媒体、做大自媒体,不断夯实网络思政主阵地。通过搭建民族、专业多元的新媒体团队,丰富制作视角,开拓创造思维;通过构建微信、微博、哔哩哔哩等多元一体的新媒体阵地,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优化新媒体工作室资源开发、产品策划、采编制作、作品推广、后台运营、数据整理、信息反馈等,并对新媒体作品选题及文稿、图片、视频等素材实行统筹策划、专项开发、分类采集、融媒发布、深度评估,完善以“多维度、多点阵、多渠道”为核心的创作矩阵。平台经过多次改版,成为中南大学少数民族思政教育优质资源集散库。 

3. 实施“三驱合力”,深入推进新旧融合

依据网络思政教育精准定位教育人群,根据人群特征分配教育资源,形成定制化网络思政教育方案的工作原则,“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设立“一起成长”“贴心服务”“走近我们”三大驱动模块,使创新思维不仅停留在工作室后台运营的技术升级、产品创新方面,更在发展中以“主动、移动、互动”为抓手,注重导向、盘活传统、链接生活、紧随热点、激发能动的方式赋予传统的“红色教育、法制宣传、全民健身、学习辅导、生活服务、就业指导、文化传承”等内容新的生命活力,积极顺应融合新时代发展趋势,突破固化的旧机制,推进“56度中南”工作室线上线下、全媒体传播改革,促进传统内容和新媒体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产生1+1>2的化学效应。在疫情期间创办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开设“诗词”“国学”“书法”等线上“民族文化小课堂”,哔哩哔哩直播“高数”“物理”“化学”“英语”等学业辅导课程,启动线上“早起、阅读、运动、学习”打卡活动,让新疆西藏籍学生学习的路“不孤单”更“不落单”。 

4. 打造“标志成果”,增强产品辐射效应

 “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一批标志性作品和实践成果,围绕党史国情、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民族历史及特色文化、优秀民族典型人物、重大时政等方面的原创微图文、微语音、微视频共360篇(部),总浏览量26万余次,其中重大专题“习语润心”8篇(部),“文化传承”115篇,“法制园地”11篇,“榜样人物”23篇,校园微动态104篇,“就业指导”100期,涵盖537个企业5.8万条就业信息,网络上点击、分享、转发数万次,被各民族学生誉为最具文化魅力的校园网络文化食粮,正向引领民族学生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

(一)主要成效:完成“三个一批”

1. 培养了一批专业民族工作成员,构建民族工作优秀队伍

“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团队保持包括两名指导老师在内的60人规模。为强化团队网络文化作品创作能力,采取“请进来、送出去”与“自我造血”相结合方式,依托全国第一个专门从事网络文学研究的省级社科基地——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基地,聘请专家为“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团队开展专业培训6次;选派“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团队成员参加校内外大型新媒体培训60人次;根据“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制定的《“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新成员培训手册》对新成员开展文案编辑、人物采访、摄影制图、视频拍摄及编辑、手绘漫画等基础业务培训20余次,不断增强团队政治思想意识、拓宽团队新媒体视野、提高团队专业技能,培养了一批民族工作专业成员。团队核心成员帕提玛·柯孜尔亚2019年被评为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22年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帕提玛·柯孜尔亚、汪平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成果》获2020年湖南省第二届民族教育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WechatIMG168

2. 推出了一批服务学生精品栏目,打造民族工作优秀内容

“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平台下设“一起成长”“贴心服务”“走近我们”三大板块建设良好,推出了一批服务学生的精品栏目。

“一起成长”板块的习语润心、文化传承、法制园地、榜样学子等栏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于每个作品的创作过程,并将其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和坚定的政治信念,向学生展示绚烂多姿与海纳百川的中华民族文化,提高法律底线不可触碰意识和国家惠民政策的知晓率,宣传报道各民族学生的美好生活、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们的精神力量,将服务学生同教育引导学生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学生素养结合起来。近两年来培养发展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党员72人,积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贴心服务”板块的开心打卡、学业指导、就业服务、场地预约、生活指南等栏目巧妙利用互联网,通过开展“学霸笔记”百度网盘分享,为学业困难学生提供全时段、多维度的学业帮扶;建立“单词打卡”“早起打卡”“运动打卡”等打卡活动,线上签到活动累计签到2000余人次,目前,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达96%;通过把握就业形势的时、度、效,将传统、生硬的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灵活起来,带动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升。

“走近我们”板块以学生群体自身优势推动实际学生工作,充分发挥优秀民族学生先进思想优秀品质的感染力,为学生提供抒发爱国之情、发表时政感受、发声亮剑的平台,了解学生所思所愿,并通过积极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来解疑释惑,增强平台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广大学生爱听爱看、产生共鸣。以“浸润式、沉浸式”思想教育、管理服务方式,将“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中最大变量变成中南大学少数民族工作发展的最大增量,真正做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最终达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境界与格局。

WechatIMG169

3. 创作了一批民族特色优质产品,展示民族工作优秀成果

“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坚持内容为本,运用“网言网语”集人气、贴近师生实际接地气,通过优质网络文化作品供给,吸引和扩大受众。以微信公众号为主要抓手,整合校内新媒体资源,加强与社会媒体的联系,形成联动推送机制,有效扩大产品受众覆盖面。目前全校500余名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同学已全部关注该公众号,其它学生及校外关注人数基本稳定在4000余人。每年组织各类线上线下活动10余次,覆盖学生5000余人,微图文《中南大学举办“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民族团结一家亲”文艺晚会》被高校思政网推介,产生良好校内外反响。“青春告白祖国”各族师生共唱《我和我的祖国》微视频各阵地总阅读量超10万,人民网(中南大学各民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红网(《视频|一份来自民族师生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祝福》)等主流媒体转载报道。

WechatIMG170

(二)主要经验:坚持“三个凸显”

1.  凸显优秀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播内涵,挖掘民族工作价值深度

“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牢牢把握工作室服务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为主,同时辐射全体学生的功能定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系列正能量微作品的创作推送以及持续的学习、生活、就业指导服务等线上活动,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党的最新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知识、关爱关怀送到学生身边,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方式,促进各民族学生将“五个认同”意识、“四个与共”理念、“三个离不开”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进一步筑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根基,各民族学生呈现出了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风貌。

WechatIMG171

2.  凸显多民族融合型团队的组织构建,培育民族工作团队温度

“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坚持优先培养少数民族师生的目标导向,由帕提玛、吾勒盼两位新疆籍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担任指导教师, 60名学生工作团队成员中,60%为少数民族学生,覆盖维吾尔族、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彝族、傈僳族、布依族等10多个民族,其中36%为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多民族融合的团队,明显增强团队内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更为优秀民族文化类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效拓展了创作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工作室注重通过定期团辅强化团队文化建设,各民族团队成员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进步。

WechatIMG172

3.  凸显线上线下育人载体的有机融合,展现民族工作传播力度

契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联网上线的内在发展要求,注重线上线下育人载体的实时有机融合。“56度中南工作室”现已搭建了1+9常态化育人载体体系(1:“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9:“五个认同、五个热爱”主题教育系列活动,“56度中南”民族文化小课堂、“56度中南”同心文艺荟、“56度中南”朋辈互助荟、“56度中南”心理加油站、“56度中南”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56度中南”暑期社会实践团、“56度中南”家访计划、“56度中南”创业孵化工作室),“1+9”载体间实现线上线下双向有机融合与衔接,有效放大受众覆盖面,提升工作室整体育人效能,加强“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与其他育人载体的深度融合,更好发挥网络思政的育人功能。

WechatIMG173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一)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产品,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下一步在挖掘民族团结故事的同时,要与时俱进地运用少数民族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和形式将其展示出来,提升民族工作的育人温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注重联系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和新理念,创作体现民族团结的微影视作品和文创产品、探索建设沉浸式展厅、建设校外民族团结研学拓展基地、邀请先进典型现身说法等等,多措并举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一家亲等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和各民族优秀文化元素等融入各类少数民族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中,提升育人温度,实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地育人。 

(二)持续加强同上级媒体对接,进一步提升民族工作影响力

“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为学校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同时部分实践成果被教育部、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中心、中国民族宗教网、高校思政网、人民网、三湘统战网、红网等媒体推介转载,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下一步要持续加强同国家级和省级媒体的对接,将“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好的做法、相关经验、典型案例以及取得成效等方面进行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系统全面地推介,提升“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实践成果的传播力度。

 

[1] “56度中南工作室”是中南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智库和推进器,寓意各民族在温暖的中南大家庭里,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发光发热、共同成长进步。









 




收藏 投诉
建好民族团结网络新阵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南大学“56度中南”新媒体工作室的探索与实践 一、主题和思路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