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头部

基于供需耦合的师范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优化提升对策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作者:巴晓娜 贾枫 2022-01-21

摘要:基于供需耦合的师范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优化提升方案,重点就是寻求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契合点,以就业能力培养和提升为导向,实现就业市场供需平衡的目标。从学生个体层面上,要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个人特质、职业动机、职业认知等四方面的培养;从学校整体层面上,要强化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技能训练,同时加强就业指导;从社会大环境方面,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出台支持性政策,助力师范生就业。

关键词: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作为大学生供给侧的高校与需求侧的的用人单位,如果能够加强合作,促进双方在大学生培养及就业过程中的协同与配合,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达到用人单位需求,这是目前破解大学生就业“供需不平衡”现象的关键所在。基于供需耦合的师范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优化提升方案,重点就是寻求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契合点,以就业能力培养和提升为导向,实现就业市场供需平衡的目标。从学生个体层面上,要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个人特质、职业动机、职业认知等四方面的培养;从学校整体层面上,要在专业设置上与需求岗位对接,在培养目标上与用人标准对接,在技能训练上与岗位要求对接,同时加强就业指导;从社会大环境方面,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出台支持性政策,助力师范生就业。

一、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就业难是师范类学生要面对的客观现实,尤其是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开放和今年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获得更优质的就业岗位,师范类大学生还是要从不断加强自身的就业能力上下功夫。从学生个体层面上来讲,就要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个人特质、职业动机、职业认知等四方面的培养。

(一)专业知识和技能

 师范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就业能力的核心要素。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一般是各级各类中学、小学及教育机构,在招聘面试时,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即是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教学技能是否过关。所以,学生在学期间一定要致力于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不同的学科,达到专业知识的积累。除了学习专业学科知识外,还应增强对教育类、心理类课程的学习。由于大多数师范类专业大学生毕业后所要选择的岗位是中小学教师,因此,应当熟悉、了解中小学教材知识。师范类专业大学生要多听课,多实践,通过学习、吸收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与风格,整合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同时,自己也需要大量的讲课训练,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如各学科授课技能、说课技能、班级管理技能等。还可以通过参加线上线下的教学技能大赛,检验自己的水平。充分利用教育见习、实习等机会进行教学技能锻炼。

(二)个人特质

1.通用技能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用人单位还重视学生是否具备多元的通用技能。比如:创造力、适应性、灵活性、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管理能力、抗压能力、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然而在师范类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很少设置专门的课程指导学生如何提高通用技能。因此,学生要想提升通用技能,更多要自己寻求方法有意识的进行学习锻炼。第一,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专业课程学习机会、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赛事等机会,提升自身通用技能。勇于尝试,不怕失败,敢于突破自我,才能有所成长。比如想提高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那就必须参与到一定的组织或活动中,并在其中承担一定的工作,通过开展工作进行实践锻炼,提升组织协调能力。第二,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学习锻炼的机会,比如“团队合作能力”,在日常的宿舍相处中,在上课的小组任务中,在学生社团或组织的工作中,甚至于在学校提供的教育实习、顶岗实习中,都能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2.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情商”。现代社会对情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智商再高的人,如果情商一般,那他为人处世的能力可能也一般;但如果智商一般,情商很高,那他在工作中更能游刃有余的处理各种事情。在就业能力的指导中,师范类高校很少去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发展,学生自身也并不重视对情绪智力的培养。但实际上,走上工作岗位后,学生们会发现,情绪智力对工作影响非常大。师范类专业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读物、以及学习线上线下课程等方式达到提升情绪智力的目的。

3.工作经验

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如果是对口就业的话,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多是指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的相关经验。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实践机会,来积累这些经验,还可以通过寒暑假的社会实践等从不同社会层面来积累经验。当然,学生还可以多参与学校组织的音、体、美等课外活动,增加不同方面的生活体验。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职业动机

职业动机可以分为外显性职业动机和内隐性职业动机。比如工作是为了获得高收入、获得社会认可、获得他人的尊敬等,都属于外显性职业动机。而内隐性职业动机则指的是通过工作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满足自己的兴趣以及提升自己的技能。职业动机对个人职业知识的学习过程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强调职业动机能激发、指引和维持个体为实现职业目标而付出努力。具有强职业动机的学生有更强的求职意向并朝着目标努力,表现出更多的学习行为。这就要求学校在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通过职业生涯、就业指导等课程,引导学生不断思考“自己的追求是什么?”“工作的意义在哪里?”学生在应聘工作之初,更多关注的是工作地点、薪资待遇问题,以及工作的社会地位问题,实际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学生会逐渐意识到对工作的喜爱程度、工作的发展空间、工作环境的人际关系等对一个人的职业影响更大。所以在考虑未来的就业方向时,一定要同时兼顾职业的外显和内隐动机。

很多学生受大学所学专业的限制,在找工作时都倾向于对口就业,这本无可厚非,毕竟多年学习的知识要有用武之地。所以,师范类专业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就业单位当然是各级各类学校或者教育机构,自己要做一名“辛勤的园丁”。但是如果毕业生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工作内容认识不足的话,很可能导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非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因此,就业指导类课程开设的另一作用就是让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的区别于联系,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追求。从更高的视角看待未来的就业选择,从更广阔的范围拓展能力素质。

(四)职业认知

职业认知包括对就业市场整体状况的认知、对本行业就业市场状况的认知、以及自己的职业定位。近年来,每年从高校毕业的毕业生人数众多,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8年为820多万,2019年为830多万,2020年为870多万。根据人社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909万人。每年如此庞大的群体涌入社会,但是社会能够向应届毕业生提供的工作岗位的数量却比较有限。尤其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竞争也异常激烈。由于教师资格证制度改革,从2012年之后,师范类专业不再直接发放教师资格证,而变成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出题,地方教育考试院主考,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学生都需要考试才能获取证书。这样就有大量的非师范类专业学生涌入到考试大军,与师范类专业学生形成竞争。而2021年5月国家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内的教育结构,突出强调了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有效遏制了校外教育机构的无序发展。像新东方、好未来、学而思等知名校外培训机构都纷纷下架学科类课程,这对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两方面重要影响:第一,学校要担负起教育的主阵地,对校内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校外培训机构不能继续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师范类毕业生可选择的就业范围更窄了。这就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更加强化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让自己更加专业;同时也要求学生必须认真思考未来的职业定位,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职业选择和发展的相关知识,并精心准备个人求职简历,获取准确的就业信息等。

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师范类高校培养学生,招生是入口,就业是出口。检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即是学生的就业质量。而要达到较高的就业质量,需要高校从学生进入大学之初就开始全方位的培养。从学校层面来说,主要包括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技能训练以及就业指导。

(一)专业设置

师范类高校的专业设置一定要建立在充分的用人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以及对专业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主动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包括及时增减专业、调整现有专业的方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师范类毕业生的有效供给,实现人才供给结构与社会需求的动态匹配,达到供需耦合。普通师范类学校专业的增减要同时考虑学生报考意愿、学校培养过程、毕业就业质量三个方面。我们的教育一直提倡加强素质教育,而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一个重要方面是先提高育人者的综合素质,这并不是简单地在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课程就能解决的,而是要通过课程的综合训练,让学生在态度上、思维上、行动上都具备较高的素质,让师范类专业的“师范性”特点更加突出。

(二)培养目标

师范类高校应将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在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及用人标准之上,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结合自身的师范类特点及优势,通过深入研究国际及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规律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明确自身人才供给的优势和责任,以培养符合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市场需要的、具有用人单位所要求能力的高素质优质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

(三)技能训练

师范类高校应将学科的专业知识、师范性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通过深入系统地调研和分析市场需求,提炼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岗位能力素质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有的放矢地进行各项技能训练。在日常教学中,要强化师范生培养过程考核。改变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模式,部分课程尝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行“翻转课堂”,让学生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老师通过前期指导,后期补充等方式,使学生同样获取知识,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教学技能。上课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的形式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习被认为是提高就业能力最有用的体验式学习活动,并且已被证明是弥合教育和就业需求之间差距的有效方法。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好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做好实习实训设计与监管,真正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技能的实效性训练,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绩效。

(四)就业指导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形成及提升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对于高校而言,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能力建构引导和就业指导作用。在现有的就业指导工作基础上,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功能、扩展就业指导服务内容,并延伸就业指导的时间维,覆盖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从求职到职业发展的全过程,并将就业能力建构引导嵌入到就业指导全过程中,增强就业指导实效性。

将基于专业背景的就业能力及通用能力嵌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一方面可以通过创建能够提高就业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课堂内的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小组合作项目、演讲与评论等,可以使学生团队合作、人际交往、领导、组织协调、分析与解决问题等通用能力得到综合培养和训练的同时,对于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外,跨专业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职业兴趣培养、交叉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等具有重要意义。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渗透,结合就业指导中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学生对职业有更多感性的了解和理性的认知,对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管理能力有所提升,为塑造优良的职业人格奠定必要的基础。

创业教育为推动大学生培养积极主动、敢于冒险、受挫能力、吃苦耐劳、责任感等就业人格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当前我国“双创计划”的推出,国家、省、市、校等各级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和举办,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创业热情,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将就业指导融入到日常教学课程体系中,对于外部就业能力、通用能力、人格教育提供了良好的途径。现阶段,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大多仅涉及极少门具体课程,对于相应就业能力的培养来说是远远不足的。在全过程就业指导的机制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社区服务、竞赛、第二课堂等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和锻炼通用能力,在课堂之外有机会更广泛地发展各项就业技能。社会实践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教育将培养公民意识与提高专业技能相结合,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为一体。调查显示,有服务学习实践经历的大学生毕业后,相对比较任劳任怨,愿意从基层做起。所以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不要好高骛远,要扎扎实实的从一线做起,积累教学管理经验,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

师范类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全过程职业指导,从大一开始进行职业探索阶段,培养学生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兴趣,通过专业思想教育等形式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指导学生形成专业学习的初步计划;大二进入初步定向阶段,指导学生探讨交流职业认识,作出初步的职业规划,通过丰富的知识结构、培养素质缩小与职业目标的差距;大三开始初步试行阶段,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社会实践、兼职工作、寒暑假社会实践等,了解行业信息,探索相关就业信息,作出职业抉择;大四进入基本稳定阶段,指导学生熟悉工作要求,适应工作,了解行业发展,寻求职业发展,为学生提供应聘技巧的指导等。

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解决师范生就业问题,政府要从源头上控制师范院校的招生问题,从宏观角度对师范生的招生数量进行调控,避免因高校的盲目招生造成师范毕业生供过于求,应努力使市场上的师范生供求关系达到动态平衡。

如何发挥政府在就业信息引导中的积极主导作用,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就业供求失衡问题也是当前环境下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建立就业综合信息平台及共享机制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业综合信息平台应在政府主导下建立,保障信息透明公开,要求企业在平台上提供必要的信息。信息平台功能需涵盖大学生就业的全流程,要求从就业政策、职业发展、职业选择、职业建议等方面为就业者提供咨询,让求职者方便的获取了解各类就业政策等信息。

信息平台还应建立求职者与企业之间的双向通道,通过精准的人工智能匹配算法为求职者推荐岗位,并将适合的求职者推荐给相关企业,通过平台提高信息获取效率和精确性。此外,避免出现就业信息孤岛、建立就业信息共享机制也是非常必要的。建立就业信息共享机制,可以使高等教育的重要利益主体——政府管理部门、高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及时、准确地进行就业信息传递、实现充分而完备的就业信息共享。就业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需要就业信息平台要与全国的人力资源系统、教育主管部门的信息平台、各类招聘网站和高校大学生就业中心信息平台进行数据共享,从技术上建立数据使用方案,从政策上制定数据共享办法,建立完整的就业信息生态链,让各级就业部门充分参与和协同,实现就业信息的高校发布、匹配和共享,推动就业工作的开展。我国高校应与用人单位进行战略性合作,在人才培养、解决用人单位实际问题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利用项目研究及人才赞助计划,建立良性互动的育才、选才机制,达成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合作关系。

师范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师范高校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师范专业学生不断努力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更需要作为宏观调控主角的政府来科学设计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给予师范高校和中小学更多的政策支持,多角度、多举措促进师范类专业大学生就业。



收藏 投诉
本文旨在寻求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契合点,以就业能力培养和提升为导向,实现就业市场供需平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