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头部

育人故事 | 用爱“破冰”

作者:韩金玲 江汉大学 

2023年年底,我有幸重新调入辅导员岗位。身边的朋友在为我感到高兴的同时,也给我浇了一盆“冷水”:学生“今时不同往日”,特别有个性,有的学生更是像冰块一样,很难做好工作。就这样,怀着期待又忐忑的心我重新开启了辅导员工作生涯。



寻找“坚冰”



与前任辅导员工作交接后,我最先关注的是心理异动表和学业预警档案,我想了解我所负责的270名学生中有哪些“坚冰”。W同学的信息引起我的注意:农村学生,父母离异,觉得生命无意义,常常半夜失眠,坐在床上发呆,吓坏室友。于是我主动邀请他谈心。

初次见面,W瘦高的身材,本该是阳光的年龄,脸上却写满了惆怅。我热情地问道:“你最近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最近怎么样?有需要老师帮助的地方吗?”W用五个字回应了我“没有,还好,没”。我感到被“泼了一盆冷水”,也明白W学生和我不熟悉,对我还不够信任,不愿意敞开心扉,确实是一块“坚冰”。



温暖“坚冰”



此后,我隔三岔五地对W同学嘘寒问暖。“最近心情好点吗?”“睡眠情况怎么样?”等等。各项资助政策,我也单独转给他一份,他的回复从简短的几个字也变得越来越多。

五月,一个明媚的下午,他第一次主动找到我,告诉我他最近失眠,很烦恼。他问我:“老师,你说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我思索了片刻,回答道“人活着就是为了体验人生百态”,他说:“可是为啥我只体会到了苦味?”我顺着他的话题,了解他“苦”的来源。他告诉我他2岁时父母离异,先跟着母亲生活,5岁时母亲无能力抚养,被送往农村爷爷奶奶家,小学六年级时母亲因无力偿还欠款,坐牢五年。父亲常年在工地打工,初中他便开始读寄宿学校,母亲在他高二时出狱,他告诉我他非常恨母亲,不仅没有给予他母爱,更是因为坐牢的经历,导致他考不了公职。当我问起他的父亲,以为他对父亲的感情会深点,他却说;“我爸也不是好东西”,我惊讶地说:“你爸爸常年在工地打工,供你读书,多么不容易啊”。他平静地说:“他除了关注我学习,按时打钱,啥也没管”。听到这里,我感到痛心又难过,也明白了他的“心结”。我与他讲了许多关于感恩的道理。

过了几天,他说道理都懂,可是夜深人静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童年的不幸,经常失眠。这一次我没有和他讲大道理,而是放下面子,分享了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我的父亲在43岁时生下我,但是我从未感受过一点父爱……曾经年幼的我和你一样对父亲充满了恨。我大学还未毕业,他就老去,失去自理能力的时候,我以为我会铁石心肠不管他,但是我选择了放下和原谅。那一刻,我发现原谅别人,也是放过自己,给父母洗衣做饭,包药喂药,照顾他们的起居。无数个在医院坚守的日夜虽然很累,但是我良心过得去。放下怨恨,学会接受和面对,也是自我的救赎,内心也会变得平和。讲到深处,我发现我们彼此眼里都闪烁着泪光,他哽咽着说:“老师,原来你也很不容易,我要向你学习,以德报怨,放下过去,重新开始!”随后,我也和他分析了他父母对他的爱,他的父亲常年在工地打工,母亲生活也百般不易,让他常怀感恩之心,学会自立自强。这次聊天,我们聊了四个多小时,触及了彼此内心的深处,感受到了真诚与温暖。



融化“坚冰”



有了触及灵魂的交流后,我发现他对我信任逐渐增加了,更愿意和我分享他的喜怒哀乐,他选择和父母和解,理解父母的不易,回家的次数也多了起来。暑假,他当了社区志愿者,帮助留守儿童。大四,他计划参加征兵入伍,磨砺意志。我也会通过带给他我做的美食、嘘寒问暖等关心他,我时常告诉他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难免会遇到风雪交加的时刻。外界的寒冷往往让人感到无助和沮丧,但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内心深处拥有那份温暖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渐渐地,我能感受到他的生活视角从黯淡无光到充满阳光,从悲观厌世到学会感受爱、传递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0来岁,本是桃李年华,而却因为童年的缺爱和艰苦的成长经历成为了心中无爱、悲观厌世的“坚冰”。作为辅导员,我们不能漠视“坚冰”,更不能歧视,唯有攻坚克难,主动寻找“坚冰”,用真诚与爱温暖“坚冰”,细微关怀融化“坚冰”,才能“破冰”,收获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的阳光向善好青年。 

收藏 投诉
不能漠视“坚冰”,更不能歧视,唯有攻坚克难,主动寻找“坚冰”,用真诚与爱温暖“坚冰”,细微关怀融化“坚冰”,才能“破冰”,收获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的阳光向善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