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长安的荔枝》——换个角度看历史
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雷荣菊2022-06-02
字号:AAA
“有些冲动是苟且不了的,有些心思是藏不住的。”

世人只知道“一骑红尘妃子笑”的爱情神话,却很少有人去探究那背后“荔枝来”的艰辛。

最近读了马伯骞的新作《长安的荔枝》,作者从一个九品小吏着手,描绘了荔枝从岭南运往长安途中的种种艰辛,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不同角度的历史,以及那个时代小人物的顽强抗争。
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和上位者书写的,他们会记录自己的丰功伟绩,甚至他们的爱情故事也会流传千古。可每一桩丰功伟绩的背后,都是用无数底层小人物的血汗造就的。但历史却不会记住他们,就算有,史书上对他们的描写也从来都是寥寥几笔。


“千古艰难唯做事,一事功成万头秃。”明成祖兴建北京、迁出金陵、疏通运河,可谓手笔豪迈,但仔细想想,这几项大工程背后,是多少个基层的小人物在辛苦奔走。

李德善就像是无数个基层小人物的缩影,但是他又拥有大多数人没有的勇气。他说:“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在当时,给荔枝保鲜是一个天大的难题,所以荔枝转运的任务才会辗转到了他的手里,在别人眼中,他不过是那个“替死鬼”。可他偏偏不信邪,迎难而上,一步一步化解了荔枝转运途中的难题。荔枝保鲜时间短,那就带枝上路,延长保鲜时间;路上耽误时间长,那就陆路水路相结合,加上快马,缩短路程时间。最后,经过四批人马的尝试与验证,成功得到了把鲜荔枝运往长安的最佳路线规划。而李德善自己也在右相杨国忠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荔枝转运的任务。按理来说,接下来等着李德善的将会是仕途无量的未来。

可是,这前途光明的未来,却被李德善放弃了。也许会有人疑问,他是不是傻?但我却觉得,正是因为他什么都明白,他才会做出这样看起来“无利却有害”的选择。他亲眼看到了这一路上付出的牺牲,就为了将这小小的两坛荔枝运到京城,无数的荔枝树被砍毁,数不清的马匹横死,更有底层一大批的人为之丧命。李德善觉得如果自己再继续接任这个荔枝使,那他便不可避免的继续年复一年的给民众带去巨大的伤害,这与他“想为民谋福祉”的理念是相悖的。所以他拒绝了右相,并且将这一切现实坦荡说出。而他自己连同全家被发配岭南。他这样的做法看起来确实是“下下策”,但正如他所说,“有些冲动是苟且不了的,有些心思是藏不住的”。很显然,在昧良心与遵从本心之中,他选择了后者。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公元77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不到半年长安沦陷。天下大乱,而李德善却因为当初的选择,得以逃过一劫,在岭南安稳的度过一生。所以说,人不能只看一时的得失。更重要的是,要遵从自己的本心,做善事,积善德。俗话说,一报还一报,正是因为李德善的善良,上天也给他了好报。


[通讯员:林丽红]
[指导教师:陈桐]
[责任编辑:刘鹏]
“有些冲动是苟且不了的,有些心思是藏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