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依托“网络文化节”实施“五个一”工程探索网络育人工作新模式
河北农业大学 沐牧 李晓颖 张驰名 郭少敏 边志鹏2023-06-02
字号:AAA
探索适应信息化校园建设需求和网络育人规律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手段。

2019年以来,河北农业大学通过举办网络文化节,充分发挥学校专业学科特色和优势,探索适应信息化校园建设需求和网络育人规律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手段,师生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网络文化节围绕爱国爱党教育、知农爱农教育、网络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抗疫精神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六大主题,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展示活动,不断提升校园主流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依托网络文化节实施“五个一”网络育人工程,在网络育人平台融通、网络育人队伍培育、网络育人制度建设、网络育人场所营造、网络育人栏目创新等领域,不断开拓学校网络育人工作的新局面。学校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优秀组织奖;承办河北省首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微视频类比赛;获河北省首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优秀组织奖;获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网络人气奖2项,优秀奖6项。获得河北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一等奖29项,二等奖51项,三等奖72项,获奖数量居河北省高校前列。征集优秀网络文化作品3000余部,活动覆盖学生群体4万余人。学校获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十佳校网通站”、“优秀校网通站”、中国大学生在线校园行优秀组织高校等荣誉称号。

一、建设背景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获取社会信息和休闲娱乐的主要渠道,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培养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学校2019年开始每年举办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充分发挥学校专业学科特色和优势,探索适应信息化校园建设需求和网络育人规律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手段,推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引导学生争做校园好网民,凝聚网络正能量。

二、建设过程

(一)以网络文化节为载体,引领校园文化风尚

学校以网络文化节为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技术、教学科研、艺术创作相融合,积极引领校园文化风尚,不断提升校园主流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围绕爱国爱党教育、知农爱农教育、网络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抗疫精神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六大主题设置专项赛道。线上征集推广微视频、微电影、动漫、摄影、网文、音频等网络文化作品,线下开展主题教育、颁奖展示、文化体验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发挥线上线下联动育人功效,实现线上线下教育同频共振。

括号1.png

网络文化节六大教育主题

(二)以网络文化节为抓手,助推网络阵地建设

学校以网络文化节为抓手,整合资源,联动发力,助推网络育人阵地建设。通过实施网络育人“五个一”工程,即建成一个网络育人平台;建强一支网络育人队伍;建立一套网络育人管理制度;建好一批网络育人场所;建优一批网络育人品牌栏目,打造“3+5+N”思政教育平台、培育“1244”网络育人团队、建立“五主”网络作品双向推广机制、建成网络育人空间、创立“十大网络育人”栏目,切实增强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学校网络阵地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括号2.png

网络育人“五个一”工程

(三)以网络文化节为平台,展示网络育人成果

学校以网络文化节为契机,打造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创作、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面向学生征集微视频、微电影、动漫、摄影、网文、公益广告、音频、校园歌曲等网络创新作品;面向教师征集网络文章、“微”作品、网络育人工作案例作品,加大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力度,提升网络文化作品创作质量,增强网络文化作品的思想性、传播性、艺术性、学术性。学校以优秀网络文化作品集、案例集等形式展示网络育人成果,为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的方法路径。

括号3.png

历年优秀网络文化作品汇编

三、具体措施

(一)爱国爱党教育,筑牢思想根基

网络文化节设置“我们这十年”推文大赛、“百名学生党员讲党史”微视频大赛、“学党史唱红歌”短视频接力大赛、“辅导员开讲了”微课大赛、“红色广播站”微音频创作等赛道,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和载体,引导广大师生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思想根基。通过举办“焦点时刻”同上一堂党史课特别节目、“这就是中国”主题宣讲活动、“寻访抗美援朝老兵”活动、“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主题观影等线下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仪式感、体验感,增强网络文化节的主题教育效果。

(二)知农爱农教育,勇担强农使命

网络文化节设置“农大寻宝记”微视频大赛、“我为专业发声”微视频大赛,“以专业之名谱梦想之歌”专业歌曲创作大赛,“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专业作品征集大赛、李保国故事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等赛道,引导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了解所学专业,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和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需求,展望专业发展前景,坚定专业理想,激发对专业兴趣。结合学校120周年校庆,举办“我与母校的故事”主题征文、“印象农大”明信片设计大赛、“爱我农大”摄影大赛、开展“讲好李保国故事,弘扬李保国精神”主题实践活动、“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主题灯光秀等线下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勇担“强农兴农”使命。

(三)网络文明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网络文化节设置“校园防诈”微视频大赛,“清朗网络你我共建”海报设计大赛,拍摄《校园无贷》《校园无诈》《校园安全那些事儿》等微视频50余部,征集校园网络安全海报设计300多件。通过开展“网络安全文明”线下宣讲、“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讲座、“网络舆情危机处理”讲座、“网络安全文明倡议书”联名签字等活动,普及网络法律法规,增强师生文明上网、安全用网的自觉性,助力和谐校园建设。

(四)心理健康教育,塑造积极心态

网络文化节设置“心理漫画大赛”、“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禅绕画”大赛、“心情手书”书法、心理健康知识推文等赛道,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提升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通过开展“春计”心理辅导员培训、“心课堂”班级心理委员培训、阳光心理运动会、“太行湖边”朋辈情咨询、心理游园会等线下活动,设置真实教育活动场景,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引导学生塑造积极人生。

(五)抗疫精神教育,厚植家国情怀

网络文化节设置“共抗疫情爱国力行”“守望相助共抗疫情”“武汉加油”“农大加油”等主题的抗疫网络文化作品专项赛道,充分挖掘并激活抗疫期间显现的教育素材,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对党和国家的感情认同,争取学生对学校疫情防控政策的支持和理解。校园疫情期间,上线“辅导员开讲了”抗疫班会、“思政战疫”微课堂、“学院战疫联播”“抗疫科普来了”等栏目,稳定学生情绪,提高防护意识,传递防疫现状,守稳舆情阵地,展现青年担当。

(六)传统文化教育,坚定文化自信

网络文化节设置“春日少年行”传统文化才艺大赛,以春日校园为背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才艺展示,分别从乐器类、舞蹈类、书画类、武术类、茶道花艺类等不同方面,全面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农大校园文化的契合点。通过举办端午节“粽子香囊手牵手”“清明送青团”“易班中秋月饼DIY”“汉服写真月历明星选拔”等体验类线下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风俗,树立文化自信,培育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创新成果

(一)建成一个网络育人平台

学校建成“3+5+N”网络育人平台,与各级各类平台互联互通,与校内外新媒体平台共建共享。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易班网、中国大学生在线作为网络育人的“三驾马车”,进行重点建设;以学校官方微信、微博、抖音、B站、广播站等五个平台作为推文、话题、短视频、微电影、音频等网络文化作品推广的主要渠道,进行分类建设;以N个主流媒体平台作为扩大学校影响力的外宣渠道,进行形象建设。做到“三驾马车”凝聚思想、“五个平台”浸润心灵、“N个媒体”扩大影响。

(二)建强一支网络育人队伍

以网络文化节各类比赛为契机,以赛促建、强师赋能,打造“1244”网络育人团队,即以省级辅导员领航工作室——“梧桐树”网络文化工作室为核心,建好中大网通站和易班学生工作站2个国家级网络平台工作站,加强对4个校级辅导员网络工作室的指导共建,指导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协会、“焦点时刻”栏目组、大学生影视制作工作室、大学生信息技术研发工作室等4个学生团队开展网络文化作品创作。学校对网络育人团队进行网络技术、网络管理、网络创作、网络评论、网络研究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团队掌握较高的建网管网用网能力,不断增强网络育人队伍专业化水平。

(三)建立一套网络育人制度

学校建立了“五主”网络文化作品推广制度,即校方主导部门主抓、团队主创、学院主推、学生主学的推广反馈双向模式,实现多级联动,双向推广,良性循环。学校建立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评价体系,从思想性、传播性、艺术性、学术性等方面对网络文化作品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纳入科研成果统计、绩效考核、职务职称晋升、评奖评优、学生工作考核。

(四)建好一批网络育人场所

学校在东西校区分别建设了总面积达500余平米的校级大学生融媒体网络文化中心。场所按照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建设,设有影视录播室、音频制作室、后期制作室、交流研讨室等,配备摄像机、单反相机、微单相机、专业灯光、无人机、录音设备、专业电脑、剪辑软件、提词器、收音设备等,能够满足高质量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的要求,为广大师生开展网络文化作品创作提供了优质的交流和活动空间。

(五)建优一批网络育人栏目

学校在网络文化节中融入以太行山道路、太行山精神、李保国精神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打造网络育人品牌栏目,将文化基因融入学生成长血脉,不断增强网络思政的目标性、时代感和吸引力。重点打造“焦点时刻”“校园寻宝记”“红色广播站”“辅导员开讲了”“微宣讲”“这里是农大”“爱说会议室”“校园随手拍”“榜样集结号”“就业宝典”等十大校级网络育人栏目。开展学院网络育人品牌星级认定,从一星到五星逐级设置考核标准和经费支持额度,支持品牌做大做强。

项目来源: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三全育人”格局下“网伴儿工程”育人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通讯员:边志鹏]
[指导教师:沐牧]
[责任编辑:苏兰]
探索适应信息化校园建设需求和网络育人规律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