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愿做烛火,温暖世界!大工的她真美!
大连理工大学 崔睿泽 李苗苗 郑浩涵2022-07-07
字号:AAA
“责任、坚持、热爱,还有人类本质的善良”,是陈姝颖接触并坚持公益与志愿服务的初心。

图片

///

“太阳已经西下,但是在柔和的落日余晖中,美丽的景色依旧清晰可见······”八角楼B401的门上挂着“录音中”的木牌,电脑屏幕上闪烁着高低跳跃的声音波纹图,陈姝颖专注地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文档,单手扶着耳机,用轻柔的语调读着《绿山墙的安妮》里的经典片段。

“用声音代替文字,陪伴他们成长。”自第一次参加录制以来,陈姝颖坚持为视障儿童录制有声书故事,《小王子》《汤姆索亚历险记》《爱的教育》等经典故事都化为一段段温柔的吟诵。
她是陈姝颖,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2021年榜样大工·公益爱心奖”的获得者。过去三年,她累计校内志愿服务时长230余小时,校外志愿服务近200小时。
参与公益,奉献爱心,她始终在路上。
图片

陈姝颖参加有声书库录制活动


初识公益:

一群人,同一个地方,同一个目标


周六早七点的校园还很安静,很多同学选择在周末的早晨补眠休息。此时为视障儿童录制有声书的志愿者们却早已前往八角楼的录音室集合。

摘下耳机,陈姝颖微笑着对一旁的记者说:“真是神奇,我第一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大概就是来录制有声书,当时懵懵懂懂,周围一些同学朋友在做志愿服务活动,慢慢听说后,自己也想参与一下。”而这一参与,就是她整个的大学时光。
从懵懂中开始,再从实践中明义。


图片

陈姝颖在黑石礁海滩清理垃圾


陈姝颖体会到“公益”的意义,始于她大一时前往黑石礁海滩清理垃圾。当人文学部环保队来到黑石礁时,她惊讶地发现那里早已聚集了一群人。有其他学校的学生,也有各种爱心团体,甚至还有老人、小孩,他们带着长柄垃圾夹、口袋和手套,朝着相同的目标努力——让海滩更符合大连的城市形象。“这个出发点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


图片

“我爱大连”环保志愿服务队活动后在黑石礁海滩合影


谈及自己为什么做志愿服务时,陈姝颖笑着说:“每一滴水心里都有一条江河,每一寸热爱都拥有光明,每一份善良都有用武之地。”


疫情时期:

身处风暴中心,用烛火抵御黑暗


2020年寒假,疫情席卷全国,此前的志愿服务经历令陈姝颖产生思考——“我能为抗击疫情做些什么?”

2020年2月10日, 陈姝颖注意到大连理工大学团委公众号发布的推送——《为奋战在防控疫情一线工作人员子女提供义务在线辅导》,她当即报名,几天后,对接到一名大连医护人员的女儿。满怀热情的陈姝颖在第一次线上辅导时碰了壁,“女孩学习积极性非常低,正处在青春叛逆期,家长和她说话每一句都反驳”。后来陈姝颖从女孩家长口中得知,在线辅导是她瞒着女儿报的名。
在接下来连续三十天的辅导中,陈姝颖积极推进进度,并主动询问女孩“这里明白吗”“关于这方面的课本知识还有不会的吗”…… 她的耐心和细心让女孩的叛逆情绪逐渐缓解,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图片

陈姝颖在疫情期间参与线上辅导


也是在疫情期间,陈姝颖第一次接触到非盈利公益组织2020年3月1日,“壹张书桌”第一篇招募推送出现在陈姝颖朋友圈。“壹张书桌”是由十余所高校大学生团队打造的线上一对一辅导平台,致力于缓解疫情期间湖北中小学生的课业辅导难题。

“当时我已经参加过咱们学校的线上辅导活动了,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类自发成立的公益组织,很想知道它是怎么建立和运营的,所以我没有选择成为小老师,而是报名了运营团队的志愿者。”


图片

壹张书桌项目被新华社报道


在陈姝颖看来,运营团队相当于“老师、同学和家长间的桥梁”。虽然没有直接为湖北学生线上辅导,但她一直在默默为团队提供幕后支持。

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舒云霄是“壹张书桌”的联合发起人,他评价陈姝颖是 “一位积极阳光、乐于助人、高质高效的优秀志愿者”。最开始为学生分配老师时,陈姝颖积极的态度让舒云霄记忆犹新,“因为当时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压力都很大。陈姝颖不仅按时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还主动联系我再增加几个匹配任务,尽力完成更多的工作。”
一边是备课教书,一边是搭建老师、同学和家长间的“桥梁”,志愿辅导贯穿了陈姝颖的整个大二寒假生活。


不断探索:

志愿服务融入生命,用一捧火点燃另一捧


过去三年,从探访孤独老人到助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陈姝颖奔赴于各个公益活动,细心做好每项任务。近450小时公益时长平均下来,相当于陈姝颖在校的每周都把将近十小时花在公益活动上

在上百次活动中,经验和能力不断增长,她也从曾经默默付出的“参与者”,变为开展活动的“组织者”。她温柔地引领身边人加入公益,她说:“(对于公益活动)不要害怕也不要担心,不要觉得顶上公益两个字,这么伟大的事情就跟自己不太沾边了。”
伴随疫情趋于稳定,陈姝颖参与的“壹张书桌”渐渐结束使命。如今大四的陈姝颖已凭借优异成绩保送攻读研究生,但她并没有停止对公益的探索。 “我觉得公益活动应该会伴随着我的一生,只不过我们在不同的阶段和公益的接触会有不同的形式。”
从直接实践到组织管理,看过台前幕后的不同分工,她对志愿服务的思考也在增多。 “一人的力量是不够的,现在我更多会去想,怎样通过我的力量发动、影响更多人,让他们也想把公益活动当成一种事业”。


图片

陈姝颖


距离2020年疫情已有两年,很多疫情期间受到帮助的湖北学生已经步入大学。“有同学高考后还联系了当时指导他的老师,表示自己将来也投身公益事业,尽己所能帮助需要的同学,”陈姝颖眼睛里闪烁着微光,“想想被你帮助的人,还被你影响着再去帮助别人,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公益向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阶段的事情,“责任、坚持、热爱,还有人类本质的善良”,是陈姝颖接触并坚持公益与志愿服务的初心
这是她一直想做的事。
这也是她一直坚持并决定坚持终身的事。


文字作者 | 崔睿泽 李苗苗 郑浩涵

编辑排版 | 高瑞晗

责任编辑 | 周学飞 任亭钰

图片


[通讯员:融媒体中心]
[指导教师:任亭钰]
[责任编辑:石悦]
“责任、坚持、热爱,还有人类本质的善良”,是陈姝颖接触并坚持公益与志愿服务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