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探索建立“一二三四”心理健康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李春阳2024-05-14
字号:AAA
通过高校、家庭和社区的协同合作,可以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心理育人模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重要基地,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建立家校社协同心理育人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校园心理、心理育人、协同育人

一、导言

通过高校、家庭和社区的协同合作,可以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心理育人模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和帮助。这种模式旨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将思想价值引领有机渗透于心理健康教育中,确保协同育人模式实践中嵌有德育内涵、德育实践中含有心育方法。共育模式的成员各自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和经验,他们通过相互交流、合作和共享资源,倡导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支持。各个成员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共同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和方案。这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同时,共育模式也应该注重与其他高校、社会组织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积极和和谐的环境。

二、家校社协同心理育人模式的概念、特点与功能

   1.家校社协同心理育人模式的概念

探索建立“一二三四”心理健康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一个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模式。这一机制将高校、家庭和社区三方紧密结合,形成共同育人的强大合力。

“一”指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所有教育工作都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展开。高校、家庭和社区三方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帮助。

“二”是指高校和家庭的双向互动。高校提供专业的心理教育,家庭则提供情感支持和日常教育。双方通过定期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形成教育合力。

“三”代表三个协同层面,包括高校与家庭的协同、高校与社区的协同以及家庭与社区的协同。这些协同合作能够确保学生从多个角度接受全面的心理教育,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是指四个育人环节,包括预防、发现、干预和追踪。预防环节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发现环节则通过定期评估和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干预环节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追踪环节则持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确保教育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通过实施“一二三四”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可以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心理育人网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帮助。这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一机制也将推动高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紧密合作和相互支持,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2.高校心理协同育人模式的特点

2.1高校心理协同育人模式具有全员性

高校中的所有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和家长都应该参与到心理育人的过程中来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学生需要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各种心理健康活动,管理人员需要为心理育人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环境,家长则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2.2高校心理协同育人模式具有多样性

包括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进座,还包括各种实践活动、团体辅导、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危机干预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2.3高校心理协同育人模式还具有互动性

强调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心理危机,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4高校心理协同育人模式还具有持续性

不仅仅是一次性的活动或课程,而是一种持续性的教育模式。学校应该建立长效的心理育人机制,定期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活动和教育课程,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持续的关注和支持。

3.高校心理协同育人模式的功能

3.1高校心理协同育人模式可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深化。通过共育模式成员之间的合作,学校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2高校心理协同育人模式可以加强家庭、社会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在共育模式的推动下,家庭、社会和学校可以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

3.3高校心理协同育人模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通过共育模式的活动和培训,学生可以更加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和技巧,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心理挑战。

3.4高校心理协同育人模式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共育模式的推动下,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还可以在共育模式的活动中结交新朋友、拓展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合作能力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时代高校心理协同育人模式的价值意蕴

1.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提高“00后”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00后”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成长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受到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和影响。他们拥有更加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更加多元化的价值观,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00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以往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和便捷。他们更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00后”大学生的更加注重自我价值和个性发展,更加关注个人利益和情感体验。这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难以适应他们的需求,需要探索更加灵活、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2.标志心理健康教育转型升级

心理问题解决与育人工作的结合,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和需求,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这种结合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态和健康人格。通过心理问题的解决,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从而形成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和人格。这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新时代高校心理协同育人模式质量提升路径

3.1.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善于思考和探索,能够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心理育人的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他们也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心理育人的工作不断向前发展。通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通过阅读、学习、交流等方式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和危害,及时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寻求帮助。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心理训练和自我调节的方法来缓解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从而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协同育人模式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满足个体的需求,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3.2.心理协同育人模式加强朋辈交往

心理协同育人模式是一个致力于加强朋辈交往,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组织。这个组织的目标是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从而建立一种健康、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心理协同育人模式的推动下,成员们开始更加注重彼此之间的交往,通过各种方式来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他们不仅积极参与各种团队活动,还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倾听他人的心声,提供支持和帮助。这种互动和交流不仅有助于增强成员之间的友谊和信任,还有助于提高彼此之间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心理育人共育模式还注重培养成员的社交技能和沟通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和交流。他们鼓励成员们学会倾听、表达、理解和尊重他人,从而建立一种健康、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不仅有助于成员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有助于整个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学生们正处干一个特殊的年龄段,他们既年轻又有经验,既有热情又有理智,既有梦想又有现实。他们温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也希望从他人那里获得支持和建议。与平辈交流不仅可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在与平辈交流的过程中,大学生们可以倾诉自己的频恼和困惑,寻求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他们可以相互倾听、相互鼓励、相互分享,从而减轻心理负担,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此外,与平辈交流还可以促进大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尊重。

3.3.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树立较强的竞争意识

心理协同育人模式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课程,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些活动包括心理讲座、心理辅导、心理训练等,通过这些活动,大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心理协同育人模式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课程,帮助大学生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些活动包括团队合作、沟通交流、领导力培养等,通过这些活动,大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增强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场的需求。心理协同育人模式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课程,帮助大学生们树立较强的竞争意识。竞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也是大学生们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小理协同育人模式的引导和支持,大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音争的本质和意义,增强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3.4.凸显高校育人主阵地

心理协同育人模式是指高校内由教师、学生、家长、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团队,共同致力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个共育模式凸显了高校在育人方面的主阵地作用,因为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塑造人格、培养品质、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场所。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普遍,而高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更是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3.5.强化家庭协同育人支持

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家长的行为举止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小理健康,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心理协同育人模式强化家庭协同育人支持,意味着家长需要与学校、社会等其他教育机构密切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学校和社区可以提供各种资源,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同时,家长也需要积极参与和支持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与学校和社区共同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心理协同育人模式强化家庭协同育人支持,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家长需要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与学校、社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家长需要不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小理特点和发展需求。同时,家长也需要关注自己的小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小态和情绪,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

结论: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通过多种方式协同心理育人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责任编辑:心理实习生1(实习),杨虹]
通过高校、家庭和社区的协同合作,可以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心理育人模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