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文化振兴:品擂茶百味,听文化声息
盛夏午后,蝉声裹挟着热浪在山间氤氲,步入屋内,足有三尺之长的擂槌置于一掌大小口径的牙钵里,内壁细细地雕刻着锯齿纹,钵内依稀可见是熟花生碎、芝麻和新鲜的茶叶碎……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三下乡实践队来到安化县尹新村进行专题调研,进一步了解安化擂茶的制作工艺,挖掘制茶背后的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
在问及当地擂茶的原材料时,受邀制作擂茶的田奶奶表示:“这里头嘛,就是芝麻、花生、茶叶,还有那个山苍子,茶叶就是我们后山自己种的,新鲜得很!”调研实践队紧接着又仔细辨别了材料中比较特别的山苍子,发现其味道格外清新芳香,与花生芝麻醇厚的香气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最后擂茶上面的油就是山苍子的油,很好的嘞,夏天喝了也消暑。”田奶奶一边继续擂着茶,一边笑呵呵地同实践队成员们说道。
安化擂茶向来非常讲究,就算是有再忙的时分,如果需要待客擂茶,必然一丝都马虎不得。擂茶重点在一个“擂”字,擂者,研磨也。午后的时光细碎绵长,阳光倾洒进屋内,只闻得木槌磨过牙钵内壁的厚重声音,田奶奶每击打一次,空气中便有浓烈的香气裹挟着边缘的粉末喷薄而出,引得众人屏气观摩,暗暗称奇。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擂制成粉、兑水成糊,田奶奶最后在茶碗中加入炒米、花生和玉米,用一柄竹筒勺子盛上一碗茶汤,便是擂茶了。
经过一下午的精制,田奶奶和实践队成员们都爽快地捧过茶碗品味起擂茶的滋味来,与寻常的绿茶红茶的苦涩调不同,擂茶一般以咸味为主调,配合炒米花生的油香、山苍子独有的馥郁清香以及茶叶的新鲜口感,闻之大动,饮之嚼之都颇有一番风味。与此同时,田奶奶家也迎来了晚饭时候的客人,茶香四溢,大家虽然并不相熟,但在这一碗擂茶的联系之下,气氛早已变得其乐融融。
在民间,擂茶有“药茶”之说。团队通过实地考察也清楚看到,安化一带地处偏远山区,由于过去交通闭塞,经济区到十分有限,是个穷地方。人们看不起病,采些对症的药草来擂茶喝,既解渴治病也不花钱,所以直到现在人们仍以此防病去病。许多老人由于从小喝这茶,到八九十岁还很少生病。安化农村长寿老人高于其它地方,不能不说是与长期喝擂茶有关。
擂茶虽小,却包含着安化人民质朴真诚的待客之道。这一碗“三生汤”,发源于汉,盛于明清,承载着千百年来养生健康的古朴传统,体现了着农村妇女好客善良的人生态度。昔日,南关城老妇人河婆售卖的擂茶抚慰了一路往来商人的疲劳的身心,如今之擂茶则显得更加家常。一碗尚未饮毕,田奶奶便热情地要为众人添茶添米。有些成员一时喝不惯这般浓稠似粥米的茶汤,田奶奶还特意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清茶版本的“擂茶”,即正常的冲泡绿茶中大把撒入芝麻粒,倒也可一品擂茶之意趣。
安化擂茶还需有摆“碟子”的习惯,田奶奶也摆出了花生、葵花籽和自制的酸黄瓜作为自家的茶碟。而传统中要摆放八只“碟子”,既是应了老式八仙桌喝茶的习惯,也是为了图个吉利。小小的擂茶屋内,大家添续了几次茶汤后纷纷露出了满足的神态。与其说是擂茶表演,这个下午更像是一场自家人的日常聚会。
这一刻,安化擂茶不再只是书本卷帙上冗长的文字描述,而是跳动在普通山村人家生生不息的文化脉络。时代固然有其追求更新更高的发展轨迹,但同样需要于历史长河中守护这一份独特而动人的滋味。也许不需要曾经固守的繁复工艺和八只碟子,只有那味田奶奶引以为傲的山苍子和自制的酸黄瓜小碟也足以待客周到,甚至别有一番情趣。
安化擂茶虽然历史悠久,但在尹新村仍然充满日常的活力。在和当地农妇以及村支部的干部们交流中,实践队了解到村里每隔几年都会在当地最高的尹新公园山顶举行擂茶工艺的文化表演,并邀请本村及邻村居民们前来观赏品尝,也以这种形式致敬最古老繁琐的制茶工艺,让青年人和孩子们也感受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力量。
“我过两天擂茶给你们喝啊!”这是尹新村书记常对实践团说的话。擂茶于安化,于尹新,俨然已经成为一种待客生活的常态。擂茶百味,无论是否符合异乡人的口味,都已经与安化尹新村村民的生活百味融合在了一起。
在全球文化交融的当代,任何习俗若是不能同时保持其独特性和实用价值,终将会呈现出传承弱势,逐渐走向没落。安化茶俗内涵丰富、特点鲜明,一直与安化人民相依相存,承载着“善良质朴、诚实守信、重礼重义”的梅山文化核心精神,对其挖掘与整理,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有益于传承与弘扬民族茶文化。
如今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手艺消退、后继无人的困境,像安化擂茶这样将传统遗产融入生活日常,而不是供之于神坛之上,反而能够在时代的洪流中延续命脉,加以创新。
在这里,山清水秀。在这里,文明与传统交织,茶香与土地相接,共同描绘着这块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