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回望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20年发展历程
广西民族大学 陈亚卓2022-06-24
字号:AAA
20年建院发展历程,艺术学院扎根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形成了“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三性合一的鲜明办学特色。

弘美厚德二十载,无言桃李四海春。回首过去,20年建院发展历程,艺术学院扎根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形成了“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三性合一的鲜明办学特色,栉风沐雨,硕果累累。展望未来,学院发展不忘初心,恪守使命,勇毅前行。

砥砺耕耘,春华秋实

忆往昔,相思湖畔恩师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万千学子理想放飞相思湖。20世纪90年代末,广西民族学院成立了公共艺术教研室、文学院艺术教研室。21世纪初期,为挖掘和弘扬各少数民族艺术,展示各民族灿烂文化,培养民族艺术工作者,广西民族学院于2002年7月,筹办成立了艺术系,下设音乐表演教研室、艺术设计教研室。2003年7月,正式更名为艺术学院。2014年3月,在学校学科建设整体规划的要求下,原有的播音主持艺术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转到传媒学院,艺术学院重回传统的音乐、舞蹈、美术与设计教育教学与研究领域。

回望一路走过的20年岁月,艺术学院深耕育人。课堂上,老师们教书育人,课堂外,老师们亦师亦友。相思湖畔的一草一木,见证了艺院学子勤练早功、采风写生的身影。他们每个人都宛如浩瀚夜空中的璀璨星辰,汇聚一团,点亮了学院前进的未来。

“当年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虽然没有现在的好,教室都是零散地分布在综合楼、八坡等几个地方,学生们上课都要‘翻山越岭’。当时的交通也不够便捷发达,很多老师每日都需要乘坐公交车从市中心‘摇’到学校上课。但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很紧密,所谓教学相长,良师益友。”艺术学院退休教师苏燕玲教授回忆道。

经过几代艺院师生的努力,原本稚子般的艺术学院,如今已是学校里的“大学院”,拥有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在校生1500余人,教职工73人,其中专任教师56人,高级职称教师18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40余人。学科发展取得大跨越进步,开设有音乐表演、音乐学、舞蹈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产品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共8个本科专业,其中音乐表演和环境设计两个专业获批自治区一流专业。拥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开设音乐和艺术设计2个领域(6个专业方向),艺术史与现代艺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个。

扎根教学,实践创新

俯拾岁月荣光,回眸院史岁月。“最初的艺术系办公地址位于‘八角楼’,也就是现在的逸夫楼,我们艺术学院是从‘八角楼’逐渐发展壮大的。后来,学院又搬迁到了教务处现址,直到2012年搬迁至思源湖校区。也正是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拥有了宽敞明亮的舞蹈教室。”原学院舞蹈系系主任李飞锐道。

如今,象征着德艺双馨的艺馨楼静静矗立于思源湖畔,艺院老师在此潜心治学,匠心育人,艺院学子在此潜心读书,铸就梦想。

艺术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2019年9月开始每周定期组织师生党员赴广西隆安英敏村小学开展义务支教,将党建工作与“教、学、展、演”相结合,紧扣“三全育人”总体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荣获学校“三全育人”品牌建设项目、最佳案例、“课程思政”相关立项13个。

艺术学院始终坚持深耕教学,用高质量展演实践活动和专业竞赛引领教学改革,形成民族艺术品牌。近年来,《广西及东南亚歌舞乐“一体两翼”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全区教学成果二等等次,获得国家民委教改项目2项,自治区教学改革项目10项。

学院重视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展演成果丰硕。建院以来,组织师生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新中国成立60周年北京天安门广场“壮乡欢歌”彩车和70周年“壮美广西”彩车游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盛典,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等各级各类重大展演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艺术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教促改”教学模式取得成效,学科竞赛成绩优异。多次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广西音乐舞蹈大赛一等奖、全区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优秀课程展示、中建杯西部“5+2”环境艺术设计双年展金奖、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等。

合作交流,共创未来

峥嵘岁月,与国同梦;擘画宏猷,再谱华章。学院坚持“内引外联”,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依托学校作为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及其地缘优势,充分吸收少数民族以及东盟各国艺术精华,拓展国内外院校合作领域,开展合作办学、科研和交流访问等活动,搭建对外交流平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多家文化机构、设计公司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艺术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艺术人才。

“犹记得建院之初,学院缺乏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我还亲自去新华书店买书,如今的艺术学院已发展壮大,不仅教学条件良好,还成立了一系列教研工作室和研究所,进一步完善了学院对外交流的平台。”学院第一任办公室主任、现任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李达旭说。

为了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教师科研学术水平,学院还设有民族民间美术创作研究所、民族音乐表演研究所、民族音乐创作研究所、西南少数民族建筑及装饰艺术研究所、书法文化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

建院来,学院与泰国、印尼有关高校联合举办艺术教学实践工作坊项目,组织艺术团赴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和孔子学院访问演出;承办第三届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之“中国-东盟高校艺术人才培养”艺术分论坛,与泰国、越南等国学者专家共同探讨艺术人才的培养;赴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举办首届中泰联合毕业作品及艺术展的开幕仪式,受邀参加“中国-印度尼西亚建筑艺术设计联合实践工作营”学术实践活动;与区内外高校共同举办艺术设计卓越人才培养竞赛项目、专场交流音乐会、广西设计周、创新创业艺市集等活动。学院加入广西建筑装饰协会高校专业委员会,成为首批理事单位;与广西风景园林学会、广西东盟设计论坛、防城港市政府等部门、机构合作,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实践活动中,取得良好效果。

时光荏苒不虚度,激流奋进二十载;数尽风流看今朝,脚踏实地闯未来。新起点、新征程、新挑战,艺术学院师生将继续秉承艺院人发奋图强、敢于拼搏、踔厉奋进的精神,努力培养德艺双馨的时代文艺人才,为把学院建设成区域内特色鲜明的艺术学院不懈奋斗,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民族大学、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通讯员:孙美琪]
[指导教师:荣子卿]
[责任编辑:苏兰]
20年建院发展历程,艺术学院扎根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形成了“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三性合一的鲜明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