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在挫折中成长——《四世同堂》
重庆理工大学 吴茜2023-05-05
字号:AAA
人生的悲欢离合,荣辱沉浮都让人无法预测,每个人都应怀揣希望。

《四世同堂》中描写的既是北平城中的百态人生,亦是抗日战争时期一段厚重的历史,正如老舍先生在开篇所写道:“他们生,他们死,他们兴旺他们衰落。”在跌宕起伏的一路上,有多少人迷失方向步入歧途,又有多少人不失理想,奋勇向前。在书中,老舍先生用朴实平华的文字向我们娓娓道来,不仅描绘出不同人物频具特点的面貌,更准确地勾勒出他们为人处事的态度。

面带笑纹,老成持重的祁老人;圆脸重眉,一团和气的祁天佑;深居简出,谦恭和气的钱默吟;尽职尽责,乐于助人的李四爷,同时也有卖国求荣的冠晓荷和太太大赤包。如果说祁老人和他的大家族是一棵茂盛的大树,那么小圈胡同便是一片小树林。大大小小的花草树木之间,有相互依存的,也有独自挺拔的,更少不了旁逸斜出的条枝残叶。老舍先生用略带哀韵调侃的腔调,写出了抗战时期北平市井小民的百态人生。

322DFA6F3949255928CEC1B1B8926D70.jpg

夕阳  吴茜/摄

小圈胡同似与外界隔离,它有着和谐温馨的小环境,邻里和睦,相互帮助,即便有些小矛盾也落不下深仇大恨。但当日军攻城,北平沦陷,那一派古老、宁静生活全都被打破。每个人都带着震惊,惶恐与不安,但有一些为此兴奋并蠢蠢欲动的人。不用说小圈胡同,单是祁老人的家里人也会因年龄阅历的不同而在家庭小事中产生极大的分歧,有人逃避现实,有人亲日,有人抗击斗争。单从这一个家庭,一条胡同的对待战争的理解与行动的不同便能映射出整个北平,乃至全国人民在日军的铁蹄下艰苦的生活。老舍用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写活了冰冷的历史。

大赤包、蓝东阳、胖南子这些人的品质低劣最终是罪有应得,而像冠晓荷和祁瑞丰这类“无颓”,老舍指出他们是北京文化的的极端产物,下场滑稽。部分北京人的性格在太平岁月生是最好的,对谁都宽容有礼,可是到了战争年代,却只懂隐忍,逆来顺受。

3D45549FE739D907B262F2BA5CF02945.jpg

人群  吴茜/摄

《四世同堂》中结束的战争,没有胜利的喜悦,更多的是悲壮,许多人仍在负重前行。老舍先生笔下的一个个人物都很鲜活,让许多读者在其中找会到了自己的缩影。人生的悲欢离合,荣辱沉浮都让人无法预测,每个人都应怀揣希望。

企业微信截图_20230505110729.png

[通讯员:黄妍]
[指导教师:徐富霜]
[责任编辑:刘鹏]
人生的悲欢离合,荣辱沉浮都让人无法预测,每个人都应怀揣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