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打造“沉浸式”财经大师文化 ——“一心两环四维”的文化育人模式
天津财经大学 时宗琦2023-03-16
字号:AAA
让思政教育“走心”更“入心”,将“爱校、爱党、爱国”的主流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


天津财经大学自2020年10月中国大学生在线校园号建立以来,始终与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同向同行,紧紧围绕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的战略部署,开展精品化文化育人主题活动。与此同时,天津财经大学选取了建校初期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发展建设起到重要作用的财经大师为典范,提出“一心两环四维”的工作思路,即“以财经大师精神为核心,通过‘知—情—意—行’的育人过程闭环和‘教师——学生——校友’的育人对象闭环,构建‘师德师风—思政教育—学科发展—主题教育’四个维度的文化育人模式”,持续打造“沉浸式”财经大师校园文化,使之成为新时代学校着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强大精神引擎。让思政教育“走心”更“入心”,将“爱校、爱党、爱国”的主流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

一、建设情况

(一)实施举措

1.维度一:为师德师风建设做好思想引领

财经大师文化育人模式注重与师德师风建设结合,率先选取了我校会计审计学科的创始人李宝震、统计学科的创始人杨曾武、我国著名金融学专家石毓符、“中国财政理论研究终身成就奖”王亘坚等教学名师为天财大师文化研究开端,组成师生共学共研工作团队工作团队通过大量的工作基础调研,最终共收集著作、工作手稿等实物资料近2000件,搜集历史资料,从天津档案馆搜集并制作仿真件50余份,邀请百余师生参与纪录片的策划与拍摄制作、思贤堂展馆的布展等。

2.维度二: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鲜红底色

将财经大师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融入学校思政政治教育,校内教师、学生支部将参观纪念展、瞻仰大师雕塑等作为党日学习活动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先后完成拍摄“大师纪录片”,成立“杨曾武、李宝震先生专题纪念展”,举办大师纪录片首映式、思贤堂展馆开馆仪式、大师精神座谈会等,树立校园内的大师纪念铜像;以“思贤堂”作为我校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的教育基地,开展新生教育、新入职员工教育,为天财“新”人上好天财第一课。

3.维度三:为专业学科发展激发榜样力量

财经大师文化育人模式研究,主要依托相关专业师生共同参与研究,打造以“大师精神”为重要元素的“天财精神”宣讲团为依托的宣传平台;对校内主干道路进行命名,赓续红色基因,传播校史文化;先后举办“李宝震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王亘坚教授文献物品捐赠仪式”“杨曾武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会”等,发布“励学·强师计划”,三个实验班分别以大师命名,即“会计拔尖人才实验班”命名为“李宝震班”,“数据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命名为“杨曾武班”,“量化金融拔尖人才实验班”命名为“石毓符班”。

4.维度四:为主题教育营造育人氛围

聚焦国家发展重要时点,紧密结合主题教育重要时点,拍摄纪录片与思贤堂布展期间,既展示我国在相关专业领域和教育教学领域的变化,也突出学校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正向作用。聚焦学校发展重要时点,再现大师奋斗故事作为学校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学校校庆纪念的重要献礼。在清明节、教师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为大师雕塑敬献鲜花的纪念活动,已经成为校园中重要的文化育人环境元素。 

(二)特色亮点

1.通过“知—情—意—行”构建“三全育人”全链条的育人过程闭环

通过四个方面不断提升育人实效:财经文化历史,开展深入挖掘学校历史;凝爱校结,让“财经大师文化”的时代精神凝聚师生校友的爱校荣校情怀;树担当识,弘扬爱国敬业、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践育人于,建立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的教育基地,弘扬天财精神。

2.通过“教师—学生—校友”形成“品牌效应”全覆盖的育人对象闭环

财经大师文化育人模式注重将育人效果做到全覆盖,打通育人通道。打造师生学研工作团队,将校史研究成果转化为纪念展、纪录片等形式供师生校友观赏学习,团队成员后续自发成为展馆讲解团队,建立校园文化展馆新课堂,完成新建思贤堂展馆,作为我校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的教育基地

(三)育人成效

1.挖掘本校大师典范,以核心价值观引领人

近年来学校涌现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市优秀教师,以及获批天津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天津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诸多优秀教师和团队。组建师生志愿者讲解团队,不断从实践中汲取鲜活的宣讲素材、丰富讲解内容,把天财历史上的红色基因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

2.精准对接育人需求,以时代脉搏激励人

校园内搭建以财经大师校园文化为精神内核的思政教育平台,其中纪念展吸引了校友嘉宾,教师代表、社会各界人士万余人参加活动。财经大师文化学生志愿讲解团队逐步形成了“感悟大师人格精神,再现大师奋斗故事,传播天财精神内涵”的工作模式

3.选树身边的大师典范,以学科史研究带动人

财经大师文化育人模式研究,以学科历史发展为研究脉络,将领衔人物的为国为民的思想追求和该专业面向国计民生所做的贡献等,近年来带动学科显著发展。相关主要专业先后获得天津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教学团队、天津市教育系统“创最佳党日”优秀活动、天津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

三、经验启示

(一)打造育人品牌,挖掘自身历史传统

在品牌方面定位于财经大师文化,符合学校学科定位,同时也以财经大师研究为起点,成为学校校史研究的重要开端;符合国家历史发展的整体定位,财经大师文化品牌的打造,体现文化育人与时代脉搏的紧密结合。

(二)凝练大学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在开展财经大师文化育人模式研究的同时,在认真追溯几位大师的严谨治学、为国奋斗的生前事迹过程中,他们的精神内核也为凝练“天财精神”提供了重要元素。  

(三)拓宽传承载体,丰富育人文化内涵

注重将两位先生生前感人至深的事迹高度还原,结合学校实际以两位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严谨治学、忠于国家、一心向党的学术巨匠的历史素材,形成大量可视化财经大师文化成果。

四、下一步改进措施

 1.搭建大师文化专项工作室,完善团队队伍建设。将蕴含在财经大师文化和校史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发掘并弘扬出来,融入到教育教学体系,注重与学校各部门密切协同,全方位构建的以财经大师文化为主导的文化育人工作体系。

2.深度开发财经大师文化,做好国内外宣传传播。做好思贤堂展览馆的后期维护,对主要承载两部记录片的播放场所——杨曾武、李宝震专题纪念展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于讲解内容、角度、方案都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

3.扩大大师文化教育效果,推进大师文化和财经知识的科普教育,向同类财经院校推广。未来致力于将大师展览馆打造成为面向社会公众的商学和财经知识科普基地,努力为我国财经素养教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苏兰]
让思政教育“走心”更“入心”,将“爱校、爱党、爱国”的主流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