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灵驿站  |  心理知识
“越火越不看!”——我好像有那个热度排斥症
西南交通大学 于子淋2023-07-27
字号:AAA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确诊“热度排斥症”,与热度逆向行驶,将生活“去热度化”而岁月静好,颇有一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势。

如果一部综艺或影视剧火上热搜,你不再好奇,反而产生有些微妙的抵触情绪;

如果众多博主“种草”的宝藏好物,你不再火速“拔草”,而是怀疑其背后的营销手段;

如果一众网红“按头”安利的网红店或打卡圣地,也不再触发你“热血冲锋”被动技能,而是依然保持观望态度。

那么,你可能患上了“热度排斥症”。

1.jpg

“热度排斥症”指的是有意跟当下的“文娱热搜”、“明星产品”保持距离,更愿意按照自己的节奏接受广告、信息等,是一种看上去很冷静的“病症”,也被称为“审美版权”


01. 为什么会“热度排斥”?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确诊“热度排斥症”,与热度逆向行驶,将生活“去热度化”而岁月静好,颇有一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势。从追随热度到排斥热度,大家的一身“反骨”到底是天生自带还是后天觉醒?


2.jpg

七八十年代是热闹的年代,充满激情、浪漫主义,那时候的人们真诚、单纯,追赶时髦,偏爱K歌,喜欢烫头,收集邮票。“人人都争先恐后,事事都干了再说,所有人跟着感觉走,禁止落伍。”追赶潮流的念头好像磁铁一般,赋予热度新的意义。人们同频心跳,热情互相包裹永不失落。生活是简单的,时鲜事物是撒入人群中的一粒酵母,酿出人们共同奋进光辉岁月的缘。 

时代更新,生活转轨,曾经的“热度症”冷却为“热度排斥症”,这一对矛盾中向对立面的倒戈,根源就在于“失真、泛滥、信息过载”。

大家应该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朋友相约周末出行,纷纷秀出自己在种草平台上收藏的宝藏小店或者打卡地,抵达后便是深深的幻灭。看似仙气满满的自然风光实际是过度修图 ;看似要香晕谁的美味食物实则是滤镜叠加、调色王者和人为摆拍,实物和内容严重不符,真的有被“狠狠伤到”。温馨之旅却变为“疗伤之旅”,不禁让人感叹道“受到的欺骗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3.jpg

热度和内容的频繁错位,买热搜、造势、控评等成为了明码标价的数据买卖,消耗了用户的真实情感和耐心,于是人们开始逃离算法,奋力挣脱信息茧房。

我们追索美好生活的深度,却看到了唯利是图的浅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各类平台和商家频频出演“双簧”,对用户的引导失向,对受众的宣传失去了真善美的底色,只签收真心,却不承担运费险,真心碎了,那便碎了。平台“强势围攻”和用户“自觉抵抗”不是偶然。

这样看来,大家在“热度症”后表现出的“应激行为”,实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被坑后的不肯结疤和痛定思痛。


02.去“热度化”,另一个怪圈?

在排斥热度的情况下,不乏有人陷入“个性”、“有品”、“脱俗”的怪圈,进一步混淆了“大众趣味”和“热度趣味”,从而陷入另一个被“个性”重新包装的信息茧房。而当热度排斥症成为人们借以跳脱大众趣味而特立独行的跳板 ,它的意义就从驱散数据泡沫的有力武器,转化为精心设计的社交表演。也有人对“热度”一刀切,认为“从众”就是“热度助推”,从而将自己变为“热度孤岛”。实际上,对热度的排斥并不具有绝对性。这两种语境下的“热度排斥症”看似是拒绝从众,却都成为另一种“从众”的可能。


03.“热度”,只是工具

萨特:“不选择其实是选择不选择。”当人们将热度高度符号化,一切热度都与我无关,就陷入了惯性思维的陷阱。热度无处不在,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也需要热度。热度本身具有社会功能,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放大了社会中一些渺小的声音,让人心共进退。通过热度,我们在庞杂的信息流中更好地拥抱世界和群体。这样看来,热度本身是工具,只有被赋予其他属性时才会变味。

例如,斧头可以砍树,但同时也可以恶意伤人,但我们从来不问责斧头,而是具有能动性的人。热度本身没有错,我们的生活需要聚焦,需要发现问题,重要的是如何运用。因而轻易地追寻或排斥热度都不可取,而要加以有意识、有深度的思考判断。挖掘这些行为活动对于“我”的意义。 

热度起伏机制下,热潮节律不改,人们奔赴扑空依然。让热度再飞一会儿,给热度一些触及真实靶心的空间。再想一想,再看一看;收敛想法,回归理性;铅华洗尽,热度沉淀;等最纯粹的故事,听最真实的声音。


4.jpg

在网络时代中,清晰的思维便是我们突破迷惘,不断成长的途径。面对各类热点,只有独立思考才能找到心之所向,才能在洪流中保持思维的定力。在从众与从心之间,真正掌舵的,应是自身的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始终葆有清醒的视界,从而拨开人造热点的迷雾。

[责任编辑:心理实习生1(实习),刘鹏,杨虹]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确诊“热度排斥症”,与热度逆向行驶,将生活“去热度化”而岁月静好,颇有一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