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路人”思维导视下高校辅导员社会实践育人机制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李茂粟 2024-07-24
字号:AAA
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从“领路思维——架桥思维——真知思维——价值思维”四个思维模式出发,建构高校辅导员社会实践育人机制,为高校辅导员开展社会实践工作提供路径参考。

摘要:实践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当前,高校在实践育人工作的定位解读上缺少引导学生面向外部、融入社会的社会实践引领,引发了学生社会实践本领赤贫,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建制缺位等基础问题。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从“领路思维——架桥思维——真知思维——价值思维”四个思维模式出发,建构高校辅导员社会实践育人机制,为高校辅导员开展社会实践工作提供路径参考。

关键词:社会实践;领路思维;价值引领;纵深式发展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实践育人过程中,应把社会实践与生产学习实践放在同等价值的核心位置,完成对“行万里路”方针的科学实践回答,增强学生主动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精神动能。

社会实践的深层次机理即在带领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把社会实践理念同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图景相融合,启发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悟,在实践过程中成长。因此,找准实践领路人是确保社会实践工作体系高效有序运行的首要因素。身为高校学生领路人的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伴,本身就担任着引导、引领、引路的保障者角色,在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工作开展中,辅导员群体的思政教育、技能教学、全过程引领等作用发挥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益赋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以“领路人”思维导视建构“领路思维——架桥思维——真知思维——价值思维”四思维闭环社会实践育人机制,能够进一步发挥辅导员在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育人效能,对强化实践育人价值引领,焕发实践育人价值实效,淬炼学生社会实践本领,促进社会实践制度化、科学化、周期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社会实践的内涵意蕴与效能体现

社会实践是由社会主体、社会关系和个体共同组成的客观物质活动,其是回馈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一词在我国最早来源于改革开放时期,在1983年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和全国学者联合会发布的纪念“一二·九”运动社会实践周运动四十八周年的通知中,首次引入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进入新时代,国家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相继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把社会实践作为立德树人体系的重要组成写进育人工作方针,同时将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2018年6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指明建立健全高校第二课堂体系的重要意义,打开“五育并举”大教育体系的新格局。2023年,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出台《关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 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对社会实践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指导各高校聚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引领新时代中国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历练本领、涵养情怀,献身中国现代化建设。

社会实践工作发展至今,历经数十年的培育打磨和精雕细琢,实践进路日益完善,实践体系日益成熟。从20世纪80年代的乡镇调研、居民走访,发展到如今的红色研学、乡村支教、农业振兴,无数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土壤中精耕细作,在助力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写下了精彩的诗篇。

 二、推动社会实践纵深式发展的现状审视

从社会实践工作发展和师生切身体会双角度审视,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纵深式发展仍存在一些阻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待强化

社会实践工作现已发展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一环,党建育人、双创育人、第二课堂、劳动育人等工作等均与社会实践工作共生发展,部分育人成果均能通过社会实践成果转化呈现。环环相扣的教育模式固然拥有教育连贯性强、时间跨度长等教育优势,但由此衍生出学生思维固化严重、实践站位不够、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部分学生在接受调研时表示,社会实践只是满足个人第二课堂成长积分的课程需要,严重忽视了社会实践型塑学生价值观念、提炼学生核心本领、助推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意义。同时,部分学校社会实践体系固化、创新意识欠缺,部分学生思路局限、活动创新意识不强,开展社会实践普遍停留在调研、走访、拍照打卡等走马观花的活动模式,对于新兴业态、实践创新路径缺乏深入探索。而作为社会实践核心要素的个人素质本领,部分学生能力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弱项,具体表现为:总结提炼本领较弱、宣讲汇报水平亟需提升等。少量地区甚至出现学校重点团队人满为患,部分学生想参加社会实践却不知从何入手、无路参加的现象。

(二)辅导员的教育力度有待提升

辅导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肩负着思想教育引领、全程教育管理、素质能力培养的重任,与学生共同形成社会实践工作的两翼。因此,培养一支思想进步、本领过硬、责任心强的辅导员队伍在助推社会实践工作纵深式发展中更为重要。每年寒暑假,社会实践如火如荼地开展,但也出现了部分社会实践工作模式同质化严重的现象,部分辅导员在社会实践工作中的教育力度不足,前期思考和谋划不够,选择延续前人工作模式和工作经验,机械照搬工作方法, 缺乏工作创新力,未能形成体系化的社会实践工作路径和工作机制。部分辅导员在言传身教、躬身实践等方面引领发挥赤贫,缺少对调研方法的解读、沟通技巧的教学、精神总结的升华,在针对学生实践成果的提炼环节中缺乏思路转化,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以“领路人”思维导视建构“领路思维—架桥思维—真知思维—价值思维”的四思维闭环社会实践育人机制,从辅导员群体顶层设计出发,透析实践本质,创新实践进路。

 三、高校辅导员四思维闭环社会实践育人机制建构

(一)领路思维铸魂

阐述社会实践工作的价值意蕴是社会实践工作的起步点,辅导员必须把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贯穿于实践全程,引导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社会实践初始,辅导员应注重对社会实践的型塑,培养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规律性认识和必然性把握,明晰社会实践的育人价值和实际意义,并以生动案例点燃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志趣。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学校通过开设社会实践大课堂,创设“青春榜样分享会”等多元教学形态,将丰富的价值具体化、知识化,以课堂、分享会、案例宣讲等形式呈现给学生,由辅导员牵头邀请名人名师、优秀榜样、获奖团队等为即将开展社会实践的同学进行科普讲解,分享当地实际需要、介绍经验做法、共话心得成长,为大学生系好社会实践的第一粒扣子,筑牢学生思想根基,厚植家国情怀。

(二)架桥思维提质

“如何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经历一次终身难忘的社会实践”已经成为社会实践工作纵深式发展的现实需要。围绕中心任务,把握育人要义,为每一个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铺路架桥,是辅导员建构社会实践工作架构中的钢筋横梁。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学校每年暑期坚持围绕中心任务,落实推动“行走的大思政课”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价值引领,结合时代确立实践主题,并创造性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一队一主题,一队一路线”的工作思路。参考挑战杯赛事中“揭榜挂帅”的工作方法,由辅导员或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优选对象、规划路线、确定课题、联系地方、调动资源,面向全校学生发榜招募,避免学生出现寻找目的地困难、协调联系地方难等现实问题,有效扩大了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度与覆盖面,展现了辅导员和带队教师的前瞻意识和工作担当。

(三)真知思维增效

实践本领的增幅是评价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成效如何的重要因素。在活动伊始或机制建构之初,辅导员应以教学引导为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学生讲授实践的具体方法,形成实践方法论,进而引导学生解放思想,焕发创新意识,结合新兴业态探索实践成果的创新集成,推动社会实践创新发展。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社会实践工作室的辅导员每年结合具体地点、活动对象构思活动方式,撰写详细调研提纲,细化至与不同对象的不同对话方式,如面对农户、工人、老人、妇女、外卖小哥等,注意行为人行为方式的把握和话题语言的选取。结合实际提纲在出发前对学生进行情景训练,提前进入实践状态,让学生在练中学,从学中练。相继研发出“用一瓶水开口”“用一次帮助破冰”等实践方法,切实解决了大学生开口难、调研难的问题。不少学生将个人方法编撰成册,发挥朋辈经验优势,将学生适用的工作方法持续传承。

在实践本领培养的基础上,辅导员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与可视化成果的制作,学生自发创新式活动路径日益广泛。

以学校“践行复信精神,打造红旅IP”实践团为例,团队学生自发开创出红色桌游、红色盲盒等文创产品,使得社会实践的精神成果转化为具象的物质成果。团队先后举办“红色文物进校园”“我为乡村卖支花”等活动,运用新载体、新手段丰富了社会实践工作,博物馆的红色文物“进校园”加深了与红色革命地的联系,“我为乡村卖支花”电商售卖的潮流模式应用,则是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体现,更为新业态融入社会实践工作提供了参考。

(四)价值思维升华

提升“后社会实践”认知和加快社会实践成果的转化,对于提升学生个人的价值追求具有实际效能。助力学生价值思维升华,让优秀的学生得到表彰、事迹得到宣传、榜样力量得到传播、朋辈影响力得到发挥,是建构四思维闭环社会实践育人机制的最后一环。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社会实践工作室的辅导员聚焦影响广泛和辐射引领,倾心打造宣传矩阵、拓宽评奖评优平台、组建实践先锋榜样宣讲队,重总结、重表彰、重宣传、重影响、重延续,形成了社会实践育人的工作闭环。实践事迹曾获央视新闻、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青年网等各类媒体报道,获评国家级、省市级等各类奖项。获奖团队通过“云端课堂”、实地宣讲等为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学宣讲,切实做到了宣传榜样力量,辐射广大学生,形成品牌效应。

四、总结

社会实践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社会实践功效、建构社会实践机制,以辅导员“领路人”思维导视型塑社会实践工作架构,对社会实践工作纵深式发展具有助推作用。走进新时代,辅导员群体应时刻保持前瞻意识、更新知识体系、永葆创新斗志,为社会实践工作源源不断注入精神动能,在资源投入、路径规划、教育引领、宣传表彰等方面绵绵用力,深化社会实践育人实效,进一步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

参 考 文 献

[1] 戴文文.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路径探析[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4(02):62-64.

[2] 陈彤,马小江. 创新模式——上好实践育人“大思政课”[N]. 山西青年报,2024-01-23(008).DOI:10.28761/n.cnki.nsxqn.2024.000187.

[3] 孙楠,霍礼俊,高志超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7(01):189-191.

[4] 韩飞.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团班协同社会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例[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40(06):36-41.

[5] 尹晗昕.“实践育人共同体”视角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06):103-105.


[责任编辑:卫彦瑾]
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从“领路思维——架桥思维——真知思维——价值思维”四个思维模式出发,建构高校辅导员社会实践育人机制,为高校辅导员开展社会实践工作提供路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