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头部

挖掘就业空间,提升就业质量

来源:燕山大学 作者:白雪 2023-11-28

挖掘就业空间,提升就业质量

——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分析及政策研究报告

高校自90年代末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逐年上涨,2001 年约有 114 万的毕业生,而到了2022年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人,达到1076万人。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社会经济增速减缓,各企业招工锐减,毕业生市场供大于求。在“编制为王,稳定第一”的前提下,国企、央企、事业单位更能吸引毕业生的目光和选择,而一些民营企业或小型企业即使投了简历也是作为面试的历练场和备选。自2003年起,我国就逐步推行一系列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就业的政策比如作为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人才摇篮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到农村基层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的“三支一扶”计划、已实施近20年的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文盲的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等。为进一步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国家又先后出台了《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教育部关于做好 2019 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等推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性文件,实现了基层就业机会的有效供给。然而现实中却并未出现“基层就业热”的现象,反而基层就业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产物。经过问卷调查和实体访谈,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对基层就业认知模糊,基层就业对他们来说就像父辈们的“上山下乡”,工作条件艰苦,没有发展前途,很可能一旦选择了一辈子都走不出乡村。这种对基层工作的偏见认识使对人才需求存在巨大缺口的基层出现了人才供不应求的现状,同时也为频繁跳槽、留不住人埋下隐患。尽管为解决基层人才需求问题,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加分、补贴等促进政策,但因缺乏更精准的吸引措施,收效不明显。大学生选择继续留任在基层的意愿仍然较低。本项目就是在此背景下开展调查研究的,旨在通过问卷,访谈获取一手资料,后期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索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主体因素和环节,为国家各部门后期如何设计政策导向、如何高质量推进基层就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以期在后续高校开展毕业生工作时可以有效引导毕业生去基层就业,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一、研究报告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理论

S.贝克尔和西奥多.W.舒尔茨两位学者是学术界比较早的研究人力资本的代表。其中舒尔茨更是被世人誉为"人力资本之父"①。他认为人力资本是指那些消耗在人自身上的资本。是指教育者所拥有的各类知识,劳动技能、所参加的培训等的总体概况。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相较于物质资本推动作用更大,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人口质量必然需要对提升在教育方面的投资。从经济角度看,对人力资本进行的投入是一种投资方式,而不是消费形式。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者本身追加投资会得到比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投资能够获取到更大收益。

(二)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又叫“激励—保健”理论,是1959 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影响个体绩效的两大主要因素。分别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其中,激励因素即满意因素,是指能够使人得到满足和激励的因素,例如工作中获得的成就、赏识、工作富有挑战性等,这些多与个体对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的主观感受有关。双因素理论觉得,个体主观感觉的好坏会冲击个体的工作效率。工作中所涉及到的个体心理需求和对未来发展的规划,是影响大学生抉择是否在农村基层就业的关键因素。

(三)社会资本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布迪厄,他将资本界定为经济、文化、社会三个部分。其中经济资本为文化与社会资本奠定基础。这三种资本并不是静态或一成不变的,是能有限制地相互转化的。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综合资源,亲情、友情存在其中,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家庭中父母的意愿对大学生选择是否在基层就业有鲜明的影响。如果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他们的子女考虑去基层就业的意愿就越高。而如果父母就职于次要劳动力市场,其子女受父母影响选择去基层就业的意愿就越低。另外就业政策了解程度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也有制约作用。

二、研究方法

报告通过文献研究法进行理论梳理,运用实证研究法进行剖析,最后用统计分析法对影响因素做定量解剖。 

(一)文献研究法:通过知网搜索大学生基层就业等相关文献数据库,对学生基层就业的最新状况进行分类梳理,通过收集基础信息,归纳相关理论,并总结出可借鉴的观点,形成较为系统的针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二)实证研究法:对相关数据的准确剖析是实证研究的关键,通过开展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问卷调查,详细了解大学毕业生基层项目的现状是实证研究的有效手段。本项目所针对的研究人员分别是2023年即将毕业的200名大四在校生和50名已经在基层工作1-3年的本科毕业生。依据人群特点、就业现状制定了两份有针对性的问卷。通过融入毕业生群体开展调研,并对数据结果进行汇总分析。获得第一手可靠数据和事实材料支撑。

(三)统计分析法:项目采用统计学的剖析方法针对影响高校毕业生基层择业的影响因素作定量解析。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实地面谈获得一手资料。后期通过Excel,SPSS 等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剖析,经过数据比对分析得出自身因素、家庭因素、政策落实因素及就业保障因素是在基层就业选择中是主要影响因素。

三、影响因素研究

本课题在对学术文献剖析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共同点,将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不利因素划分四个方面:大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政策落实因素和保障因素四类。当中,在这四类因素中,自身因素主要包括:职业技能、就业思维方式;家庭因素包含:家庭关系网、父母思想意识、政策落实因素包括:优惠政策、规定安排;就业保障因素包括:基层设施、从业培训、政策宣传。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是基层就业的主要人群,大学生自身因素是否选择到基层工作有诸多影响因素,而大学生自身因素这点是众多影响因素中的关键。大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从业理念等,都隶属大学生个人因素的领域。在问卷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对于基层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了解堪忧。问卷显示仅有5.1%的同学比较了解基层经济发展状况,一般了解的为10.2%,了解一点的为20.4%,不了解的比例高达64.3%;综合统计近八成的同学对于基层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缺乏充分了解。大家对于基层工作的想法还停留在陈旧又保守的状态,提起基层工作就觉得是解决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到处是贫困落败的景象,到基层就业可想而知要面临狭窄的职业上升通道,连最基础的工作环境都无法保障、比较看重的薪资待遇问题也无法满足预期愿望,基于以上观点,大学生对国家提供的基层工作的机会毫不关注,有些人甚至发出“宁失业也不到基层就业”的口号;还有部分学生胸怀满腔抱负,因为缺乏对于基层工作的了解,认为只有大城市才能发挥自身才干,而乡村基层工作无法学有所展,自己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认为自己应该去大城市、大企业就业而不是到没有前途的农村基层工作。甚至有些同学对自己没有客观认识,自认为可以面对基层困境,可结果是真的到了当地,才发现条件远比自己以为的艰苦,不能适应基层的工作环境,从而产生想要“逃离”和充当“跳板”的想法。有这样想法的人即使到了基层工作,也做不出什么成绩。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是00后的一代,他们没有经历过大的动荡,没有承受过大的苦难,社会对于他们来说就像一层迷雾,看的不真切,又害怕走进去,不知道真正的现实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父母,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与吃苦耐劳的品格,当他们就业的期望值与现实情况差距较大时,攀比心会让他们觉得如果去基层就业会很“没有面子”,所以他们宁愿选择在城市拿着较低的薪酬,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去书写青春,更有甚者以二次考研、考公为借口,选择在家慢“躺平”待就业。可见,大学生扎根基层意识不强,习惯于安逸生活的他们,在择业时也会选择相对轻松的工作,没有想为基层服务的意识,也缺乏面对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尽管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选择时会逐渐趋于讲求实际和理智思考,不再一窝蜂涌向经济发达的一线国际大都市,但绝大多数大学生求职的地点仍旧会聚焦于城市,纵然基层农村或欠发达地区求贤若渴,人才奇缺,他们也不愿意在这样的良性沃壤里扎根,就业时也几乎只当作最终的的备选考虑。

已经在基层工作的毕业生还存在胜任力不足、匹配度不够的双重问题。基层工作对工作的人员要求是多方面的,既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来应对工作中的各类状况,又需要有抗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来面对自己,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相对缺乏基层实践经验,虽身在基层,但工作胜任力与实际工作匹配度还有一定差距,仍有待提升。在经历了几年的历练以后,当他们可以游刃有余的胜任基层工作后,在面对更高层次的选拔和更好单位的借调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离开,而这对基层来说是特别大的人才流失冲击,基层干部断档没有延续,基层单位沦为了“新手”们实践基地,预期的人才支援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二)家庭因素

大学生的成长轨迹多是围绕家庭、学校,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中国人固有的家庭教育理念,在传统观念里,尤其是出身于农村的孩子,父母对他们最大的期望就是可以通过高考走出乡村,去城市里读书上大学,将来毕业能在城市有一隅天地。而在城市里出生成长的孩子,在大学生毕业后基本都不会选择去基层工作,他们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求职时大多人都将目光聚焦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很少会有人主动选择在乡镇基层工作。家长和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还会对子女的工作地理位置、单位性质、未来发展空间、工作待遇等有所期待,未来发展空间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即便同样是考公务员,在乡镇一级工作向上的发展空间要比在市直、省直、甚至中央直属单位狭窄的多,同样的奋斗得不到相同的收益。同时乡镇单位多以个体或者小型企业居多,他们可以承受意外事件的冲击力弱,很难有好的发展,工资较低,勉强糊口,外加上有些同学的父母就在这样不稳定的环境中工作,他们看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空间的受限,也不鼓励自己的孩子到基层就业。

(三)政策落实因素

基层工作的客观现实处境决定了他所能提供的薪酬福利水准和经济较发达的国际大都市工资待遇相比注定悬殊很大,因此单从工资待遇这一方面看,薪资的低收入缺乏去基层就业的吸引力。大学生选择奔赴基层就业的主要意图不仅仅是赚取劳动报酬,通过在基层工作的经历去获取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是大学生前往基层就业的关键目标之一,也是基层部门能否留的住人才的关键。

优惠政策对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来说,不像是一种优惠政策,更像是对自己几年来在基层工作的补偿。一些考研加分政策,定向招录政策一定程度上短期弥补了基层单位吸引力上的缺乏。但是在实际访谈的对话中,我们发现由于地方财政吃紧以及编制数量等问题,国家的相关政策无法真正的得以贯彻和落实。国家规定对于大学生村官、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服务期满的志愿者可以依据自身的意愿自愿选择去留,但是由于人员编制数量的限制,编制问题无法兑现,编制能否到手是个未知数,这就致使有的毕业生即使想继续留下来任职,但是面对不知何时能有的编制,缺乏安全感的他们只得自谋生路。人才的流失使基层落入重复出现人力资源短缺的局面。为此部分大学生只能从自我需求出发,将基层就业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一段历练经历,一场人生的短暂相逢,一份事业的暂时过渡,在基层工作期间,两手准备,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其他地区的公务员招聘考试,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基层工作当中必然影响基层工作质量。要想使大学生能安心留在基层,基层单位对国家的政策要如实落实,有效推进,只有将政策落地落实,才能让基层工作者安心,使基层大学生来了能待,待了能干,经过几届毕业生的积累,形成基层人才储备库持续更新的长效机制。让大学生能从心理感受到基层单位作为自己后盾的踏实感,产生更坚定留在基层工作的心理防线。

(四)保障因素

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岗位多是在偏远的山区或者农村地区,那里相比城市而言,各项配套设施都不完善。在交通、购物、医疗等方面与城市地区存在着较大差异。工作环境条件落后,对于已经习惯在大城市生活的毕业生来说很难再去接受乡镇生活的不便,大学多数是建立在较发达城市且位为中心城区,周边餐饮,医疗,服装等配套设施完善。城市里,医疗、教育、交通、娱乐资源足够又全面。生病了,不用担心半夜找不到去医院的车。周末休息日,可以呼朋引伴,去郊游,去爬山,去烧烤,去唱歌,让精神得到放松和愉悦。这些在大城市看似寻常的个人需求,却在乡镇难以实现,城乡建设差距过大、乡村公共设施不完善,让大学生在面临这样的生存环境时打了退堂鼓。高校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主场,在这里他们要实现自身的角色转变,学习步入劳动力市场前的专业知识、技能,积攒自己的人脉。在高校所学的专业课程以及参与的实践培训课程可以适应大城市的市场需求,却未必适应基层就业需求。大部分在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在就业初期都会陷入专业所学与基层工作现实脱节的问题,所学技能无法施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又不知如何解决的两难夹层中。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大学生在进入基层就业后,因为平时在家里获得较多疼爱,缺乏独立自主吃苦耐劳的精神。即使是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因为平时忙于学习,也不会过多关注基层工作,对基层的认知是一知半解。在高校的培养过程中,社会实践虽然是学生假期了解社会的一项有效途径,但是往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能真正塌下心,迈开腿的走基层。对于基层就业内容、政策的解读学校往往采取发布通知的形式,缺乏关于基层就业政策的宣讲,使得学生对于基层就业相关内容的了解程度较低。

四、数据分析

本项目以数据分析常用软件 SPSS22.0 做为工具,对实证材料进行研究,首先简单统计剖析了毕业生的性别,年龄、所学专业、地域分布、就业预期工资水平等基础信息。尔后对于个人就业观念、专业知识和技能、长辈观念、相关优惠政策、从业培训、政策宣传等影响因素的因子进行进一步梳理,测算出影响因素与基层就业抉择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后通过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的排序。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结合面谈了解,我们总结出了大学生前往基层就业的心态的图,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随着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本科生招选缩减,导致考研人数逐年攀升,大约30%的同学考取了研究生,大约20%的同学可以通过网络招聘形式找到与自身期望值相符的工作,近50%的大学生处于待就业、慢就业和等就业的状态。即使在毕业前夕没有能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也不会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向往。还有一少部分大学生凭借家族企业或家族关系网自主创业。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同学他们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不依赖父母扶持,凭借自己的努力来到基层,希望通过在基层的历练,实现自身价值。第二、获得履历。近年来流行这样一句话“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投身到公考大军中,以期通过考取行政事业单位获得稳定的“铁饭碗”和较高的收入以及一定的社会地位。现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招考中,都会有一定比例的名额来留给有过经层工作经验的考生,他们相比那些没有在基层工作的考生来说,具有十分鲜明的优势。为此一些大学生会为了以后行政事业单位的考取获得优势,会选择前往基层就业获得相关履历。第三、暂且就业。这一部分的大学生其就业取向根本不是前往基层就业,怀着先“占坑”的思想将基层工作视为一个过渡期,在工作期间边工作边备考生活或公务员考试,一旦考取成功会毅然决然的选择离开。第四、还有一批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与抱负的青年,他们自愿投身于基层工作,不畏艰难困苦愿意为基层工作事业奉献自身的力量。

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对大学生基层就业造成影响的诸多因素中,优惠政策是首要影响因素,其因子变量系数为 0.186,在9个公因子中位列首位,由此可见国家实行的基层生活补贴、考研加分优先录取、公考编制倾斜等优惠政策确实吸引到了一部分毕业生,这些因素与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学生之所以放弃在大城市打拼而选择在基层就业,国家的优惠政策吸引力是让他们作出选择的重要参考。排名第二的认知因素也非常值得思考,经过数据分析,大学生对基层工作的认知与大学生选择去基层就业具有明显的正向关系,其因子变量系数为 0.156。那么也可以变相说明,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基层工作,取决于毕业生的认知程度高低。它对毕业生的就业意愿有间接影响。盲目的认知只会带来错误的决定,只有将就业实际与自身情况结合进行综合考量,量体裁衣,才能作出谨慎而正确的判断从而积极参与就业。大学生只有对所即将从事的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并结合自身情况对就业方向做出客观合理的方向预判,才能在后期的就业培训中心学有所获,全力以赴,形成健康的就业观,以应对未知的职场生涯。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排在第三位。政策能否畅通无阻的送达到毕业生手边,需要清晰的政策指引、便捷快速的获取方式和简明扼要的宣传手段三者相互配合共同形成政策宣传因素。简单的文件传达,是不能引起毕业生的广泛关注的,对基层工作的政策了解更是少之又少。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快捷是第一要素,如何让大家在第一时间就获取一手通知,了解基层招人计划,对推动大学生基层就业有重大影响。只有对基层就业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对政策知晓更多,才会对于基层就业的认知更客观。

在影响公因子中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的是社会资本和父母观念,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基层工作越扶持,父母对子女就业选择的观念越开明,越能提升大学生基层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父母与就业子女的相处过程是一个放手与独立的过程,是关注与信任的过程,对于有意愿参与基层工作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支持是他面对困苦时的动力,是他前行时的光明灯,是他迷惑时的摆渡人,家长对于子女的选择要有科学和长远的指导,在尊重他们的工作选择的同时帮他们做好长远的规划。医疗、公共交通、娱乐设施组成的基础设施因素与大学生基层就业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良好的生活环境是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基础,日常需求的满足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是一个人身体和心理能否得到满足,能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就业培训同样是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良好的就业培训可以形成大学生健康的就业观,高质量的就业培训不仅需要学习课本知识,更要能培养出与实际工作需要相匹配的专业技能。高校可以结合大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方案、讲解培训内容。拓展学生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提升自身的资本存量,从在就业中提升竞争力。

五、对策建议

(一)落实政策,增强基层就业吸引力

大学生基层就业既是国家在面对毕业生就业难时给出的一项选择,同时也是国家新农村建设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可以为农村等地方基层储备人才,同时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农村经济中,还可以加快缩小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使得农村以及偏远地区得以快速发展。但又不可否认基层工作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与大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在人才吸引方面不占优势,唯一能吸引大学生去基层就业的就是国家的优惠政策,所以国家优惠政策的落实是解决基层就业难问题的关键。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发挥宏观调控机制,联合各部门将政策落地落实,增强基层就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大学生们思维敏捷,有能力,有热情,有干劲,对于能给地方经济带来生产效益的项目,地方要政策上多倾斜,经费上多扶持。提供基础办公设备,保持水电网络通畅,住所干净,薪资待遇准时兑现,从基础和根本上打消就业者顾虑,营造舒适的就业氛围。

很多大学生担心基层就业渠道窄,编制获取周期长,外加上受各种因素影响处于“有人无编”的尴尬境地,自身发展得不到保障,对此国家各级部门应当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出发对人事编制进行规划改革,适当放宽入编条件,增加数量。对于业绩突出的个人可实行额外的奖励政策或者破格提拔,只有解决了编制问题的后顾之忧,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才能迎来大学生安心扎根基层工作,形成“愿意去、有得选、留得住”的稳定基层就业体系。针对大学生基层就业人员流失率高的问题,可以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大学生回本乡就业。大学生在自己的家乡工作,即使工作条件有些差,但是因为是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很熟悉有亲切感,工作开展也更便利,能够长期留在基层就业的机率要大得多。引导毕业生回自己的家乡就业,既可以稳固乡镇人才,避免流失,还可以利用固有的邻里关系,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增加宣传力度,重视基层就业影响力

基层就业经过多年的推进,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关注和重视。提升学生的思想格局,加大基层工作的宣传力度,是高校就业工作的新方向。基层工作对于农、林、建筑、教育等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最好的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试验场。各高校每年都举办“青马工程”、寒暑假社会实践、专项专业实习等形式各异的活动,理论知识学的再丰富,都不如脚踏实地干一番。只有去基层亲身体验,从思想上破除基层就业苦、难、贫的固有观念,才能树立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统一的大局观,形成国民一体的就业理念。高校可以邀请已经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现身说法,他们的现身讲授,更能产生联动效应。作为过来人他们曾经的迷茫、摇摆、无助、困惑以及现在的豁然开朗正是治愈在校生对基层就业不感冒的良药。朋辈间的互动交流可以发挥校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更有牵引作用。    

(三)调整高校课程设置,提升大学生基层就业的能力

现在各大高校普遍开设了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为迎合社会和市场需求,以市场规律为准绳适当调整本校的课程内容设置,打造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素养为中心,以校内外教学资源为实践手段,以基层工作能力为提升点的指导理念。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进行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从抗压能力、职业素养、健全人格等实用方面着手,提升大学生求职竞争力和职业化水平。可以设置与就业相关的自主见习课程,使大学生在就业前期就有足够长的时间和机会充分了解基层就业情况,在后期培训时能更有针对性的解决自己的不足,找准提升空间,开展相应的职业技术培训。在培训的同时进行人职匹配和人岗匹配度的测算,有针对性的开展一对一培训,使毕业生可以更好的适应基层工作,从而缩短角色转换的准备期。例如设置一些针对于农村地区的相关的管理课程,基层实用工作能力的培养课程,比如如何有效的与人沟通,如何进行团队协作、怎样解决邻里矛盾纠纷,可以通过事件的模拟场景更快地提高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适应性。使学生在亲身锻炼中,获得一手实践经验,让实践变得“可学、可看、可做、可想”。

学校可以同政府积极合作,加大对于大学生基层就业者的职业再培训。发挥多主体合作效用,发挥各自优势特长,针对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需求研发大学生基层就业培训课程,使大学生在学校和政府部门的双重培训中,以实践为沃土,不断提升综合水平与业务能力,为其在今后能快速适应职场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四)完善基层就业单位的基础设施,搭建良好的平台

基层就业单位要在实际的基层工作中,提高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基层大学生通常会面临着异地就业,饮食、住宿问题关乎他们的生活质量。公共交通工具关乎他们的工作效率,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满足休息日与家人团聚的心理愿望的实现可以提升其对工作的满意度,使其能够以较好的身体状态以及较高的工作积极性从事工作。琐碎的基层工作极易使人出现不耐烦,易怒等消极情绪,而基层工作又同时需要你能更耐心和细心的与人交流,为此能够使就业者在工作之余得到放松宣泄工作压力的基础设施就必不可少。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就业难已经成为摆在大学生面前的重要问题。目前,大中城市就业岗位的竞争态势越演越烈,而广大基层地区却十分迫切需要知识型技术性人才的加入,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开拓新的思路,寻找新途径,而去基层就业恰恰契合了这种要求。但是大学生基层就业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观进行深入研究从国家、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本人等各个方面深入调研分析,有针对性的解决“难点”“痛点”,把脉施针对症下药,采取可行性措施,大力推进基层就业观的形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大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他前进的动力,只有主动进行选择、吸收和内化,高校的教育才能够有的放矢发挥其真正作用。因此,要真正解决基层就业难的问题,还必须依靠大学生这一主体因素。引导大学生顺应市场调整就业观念、放大就业格局,改进就业行为,尝试不同的就业选择,不光要重视薪酬待遇,更要有人生的精神追求。只有内心真正的认同,才会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力,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岗位,真正实现个人价值。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由于样本选取地域有限,问卷部分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河北毕业生样本,未能对全国基层就业大学生这一群体形成代表。因此有些研究内容的借鉴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希望能够扩大样本数量,增加样本选取地区,进一步挖掘大学生基层影响因素的变量,丰富研究方法,对于大学生基层就业提出更好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刘文静.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6

(2)代兴梅,周艳波. 农林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2016 ( 10) : 119

(3)晋园园. 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的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7.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79 号)

 

 

 


收藏 投诉
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分析及政策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