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头部

新时代高校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作者: 杨思宇 2022-11-29

一、新时代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

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50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 10.51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74.4%。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显示,网民中的最大群体是学生,其中学生占比最多达21%。

根据新时代发展,开展网络思政教育课堂,通过大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去教育引导,有利于增强我们在思政教育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2.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合理理性使用网络

开展网络思政教育,能够更好地引领大学生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中辨别真假、正误,透过现象看本质,理性地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

3.有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感召力

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加强网络思政教育,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感召力。

二、新时代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研究现状

1.主体意识淡漠,创新意识不强

辅导员的教育态度直接影响网络思政教育的工作的效率。现阶段,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对于网络环境挑战思政教育主体地位的认识模糊,尚未明确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改革的切实要求。因此,辅导员教育主体意识淡漠、责任意识不强、重视程度较低、未发挥教育主体作用等问题亟待解决。

2.学科背景差异,理论水平不高

辅导员在网络思政教育组织开展过程中,存在学科背景差异,教育教学能力不足且教学内容重复,枯燥乏味等问题。开展网络思政工作,需要辅导员具备开展网络教学的相关能力,熟练掌握网络知识。

3.专业研究意识淡薄,实践精力不足

辅导员需要管理学生日常生活,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并关注学生成长发展问题,在思政工作上投入的精力不足。网络思政教育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教育活动,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及时间,高校应积极解决辅导员待遇低且压力大的问题。

4.网络专业技能欠缺,信息素养不够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普及有利也有弊,网上充斥着各种负面、肤浅、错误的信息,让大学生难以分辨良莠,影响网络素质的培养。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怎样利用高校和社会上的有效资源,提升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对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新时代提升网络思政教育能力的路径

我们应在充分认识到网络思政重要性的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增强自身的网络思政能力,为做好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开展好网络思政教育,我们应把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水平放在首位。通过参加相关业务培训,提高自身思政理论水平,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理论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教育真知,为开展思政教育做好理论准备。

2.提升新媒介素养

提升新媒介素养,要求我们了解媒介基本理论和传播学相关知识,了解媒介的一般规律。应尝试使用大学生常用的新媒介,如建立微博、微信、抖音等媒介平台或参与平台运营、管理,增强自身驾驭媒介的能力。

3.在与实践结合中开展网络思政教育

网络思政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线下思政教育的拓展和延伸。网络思政不是传统的说教,其丰富性、趣闻性、亲和力除了来自网络语言的修饰外,还源自实践的结合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和贴近学生,只有将思政理论与具体案例相结合,才能真正取得“入脑入心”的思政教育效果。


 


收藏 投诉
开展网络思政教育,能够更好地引领大学生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中辨别真假、正误,透过现象看本质,理性地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