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在主题为“英语学习与英语竞赛”的讲座中,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何兰副教授,帮助学生认清英语学习与英语竞赛的关系,为学生提高英语综合素质提供新的维度。
通过分析嘉庚学院举办的大学生英语竞赛和“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写作、阅读大赛等赛事的考察点,何兰从厘清考试与竞赛的关系、你是否适合英语竞赛、你的英语学习方法是否要做调整三方面展开讲座。
何兰认为,“一说学英语,就开始背单词”,这种机械且省力的学习方式,只能达到单词的堆砌,而无法给学生深厚的文学底蕴与宽广的视野。学生要结合自我成绩与各有特色的竞赛,反思自己的长处,找准方向,以此确定自己擅长的领域,推动自己向前走。值得注意的是,分数高不代表对英语的掌握程度高。综合来看,能够满足社会需求,能将英语知识合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才能说对英语有一定的领悟。
“要理性看待英语学习策略,区分英语考试与竞赛的关系。”何兰指出,英语竞赛从幼儿阶段贯穿至大学时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收获。从最初只注重语音、语调,到锻炼记忆力,到最后考察思维。如果说,日常考试是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综合反馈,那么SAT、雅思等考试对英语能力的考查,是立足于更高层次的理解与应用。竞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活力,作用于个人,可以打磨某个方面的竞争力。而老师在其中,既担任了发掘学生潜力的伯乐角色,也为学生选择哪一方面的竞赛提供参考。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哪些竞赛真正适合我?”针对这个学生关注的问题,何兰介绍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英语演讲、写作、阅读大赛,英语口译等赛事的规则和嘉庚学院的参赛情况。
“要顺应时代环境,不断反思自我,适当做出调整。”何兰表示,面对英语学习,我们要制定个性化发展的学习计划,以此达到打造自身优势的目的。学生在课堂上,要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任务,把握老师手中的资源,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多花时间。如今,英语作为新文科,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国情,融合多学科内容,做到灵活且高效。
通过这次讲座,人文与传播学院2020级学子曹嘉欣表示自己受益良多:“何老师生动的介绍与讲解,为我的英语学习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