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MOOC简介——地质学与地貌学
长春工程学院网通站 谭文娜2021-10-18
字号:AAA
《地质学与地貌学》是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发生、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是地质学和地貌学的有机结合。

《地质学与地貌学》是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发生、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是地质学和地貌学的有机结合。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时空跨度大、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学科,其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时间发育过程具有开放性特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能在千奇百怪的地貌景观,奇幻多彩的矿物岩石和生动有趣的地学故事中了解我们身边地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授课团队

授课教师:湖南师范大学易立文老师、谭长银教授

授课时间:2021年6月28日至2021年12月31日

课程简介:

“地质地貌学”是面对高等院校地理科学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目的是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地质地貌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为后续各专业课打下必备的基础。因此,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影响到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情况。另外,“地质地貌学”课程同时也是高等农业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以及许多高校RS和GIS专业的基础课程。

   

重点章程大纲

第二章 圈层演循环-地球的结构、组成与演化

1.地球的几何形态与物理性质

2.圈层结构与地质作用

3.地球表层系统与地球演化

第三章 大地藏宝藏-矿物与岩石

1.矿物

2.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3.风化作用与成岩作用

4.沉积岩的特征与类型

5.变质作用及影响因素

6.变质岩

   

 (图片来源:中国大学MOOC)

第四章 五岳侠客行-地质作用与地貌

1.构造地貌

2.岩层产状

3.褶皱

4.断层、节理

5.大陆漂移

6.海底扩张

7.板块运动

8.地震

第五章 混沌到璀璨-地质发展史

1.地球起源

2.生命演化

3.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4.恐龙的世界

5.人类演化史

第六章宏泽演百态-地表流水作用与地貌

1.河流地貌与发育过程

2.中国水系流域与地貌特点

第七章 龙宫真容颜-地下流水作用与地貌

1.岩溶作用

2.岩溶地貌

第九章 楼兰古城貌-风沙地质作用与地貌

1.风沙地质作用与地貌

   

(图片来源:中国大学MOOC)

第十章 磅礴寒旱山-冰川地质作用与地貌

1.冰川地质作用与地貌

第十一章 灼灰掩庞贝-火山地质作用与地貌

1.火山地质作用

课后小测:

1.在我国,“地质”一词最早见于哪一部著作?

A《禹贡》

B《管子·地数》

C《周易注·坤》

D《山海经》

正确答案:A

【解析】被李约瑟称为中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禹贡》全书1193字,以自然地理实体(山脉、河流等)为标志,将全国划分为9个区(即“九州”),并对每区(州)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的描述。

2.宋代朱熹明确指出“下者变而为高,柔者变而为刚”是对什么内容的描述

A火山作用

B冰川作用

C地层和化石

D构造

正确答案:C

【解析】岩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大意是:朱熹认为海陆会发生变迁,沉积在海洋中的柔软的淤泥,在长期的地质作用下,会凝结成坚硬。

3“”西学东渐”浪潮,西方近代地学传入中国进行第一次启蒙是在什么时期?

A 18世纪后半叶

B 17世纪后半叶

C 16世纪后半叶

D 15世纪后半叶的岩石。

正确答案:C.

【解析】十六世纪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并于1584年绘制了第一张中文世界地图《山海與地图》。

4.以下不是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 生物圈

B 水圈

C 岩石圈

D 大气圈

正确答案:C

【解析】生物圈、水圈、大气圈为地球外部圈层,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5.砾石磨圆度从圆,次圆,次棱到棱角状,表明沉积物的搬运距离依次

A不变

B减少

C都不是

D增加

正确答案:B

【解析】磨圆度是指岩石或矿物颗粒在搬运过程中经冲刷,滚动,撞击,棱角被磨圆的程度。磨圆度可反映碎屑生成的环境和搬运距离,一般来说,碎屑搬运距离越长,或经过反复搬运(如风成碎屑,海滨碎屑),其圆度越高。重力崩塌或冰川形成的碎屑,其圆度甚差。

师生课程体会: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同学们能够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组成,认识岩石和矿物,熟悉地壳的运动,认知流水、风沙、冰川和火山等地质营力所形成的地貌景观。对于丰富同学们的自然科学素养,开拓眼界,熟悉我们身边的自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门课程使我认识到了千奇百怪的地形地貌,和各种美丽的自然景观,让我在学习之中体会到了大自然的无穷奥妙与无尽魅力。从课程内容来看可以发现老师很用心,讲解也很细致。

[通讯员:张晗]
[指导教师:张晔 ]
[责任编辑:张振香]
《地质学与地貌学》是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发生、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是地质学和地貌学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