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理育人  |  心理育人案例
大学生心理韧性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整合的路径分析
原创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 韩国新 赫秀红2024-06-28
字号:AAA
本文探讨大学生心理韧性,分析其内涵与影响因素,提出思政教育整合路径及对策,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和挑战日益增多,心理韧性成为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韧性。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内涵及其特征,阐述了影响心理韧性的主要因素。其次,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当前实践现状,并指出其中的不足。然后,提出了心理韧性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整合路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政策支持、教育者培训、多方协同及评估机制等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韧性培养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韧性,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路径,心理健康

 一、引言

 1. 研究背景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其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素质备受关注。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逆境、压力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心理稳定、积极应对并实现自我成长的能力。这一能力对于大学生应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和就业压力等方面至关重要。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心理韧性亟需提升。

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形式单一、效果不显著等问题。如何将心理韧性的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整合,形成协同效应,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韧性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整合的路径,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具体而言,本的目的包括:首先,分析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内涵和特征,明确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其次,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现状,发现其在提升学生心理韧性方面的潜力;最后,提出心理韧性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整合的具体路径,并针对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的意义在于,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探索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既能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又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高校的育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这一整合路径的探索,对于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3. 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采用文献分析、理论探讨和实践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文献分析方面,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梳理心理韧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发展脉络和实践经验;在理论探讨方面,通过分析心理韧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构建整合的理论框架;在实践调查方面,通过对高校实际操作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现有模式中的问题和不足,为提出切实可行的整合路径提供依据。

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本文力图为大学生心理韧性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整合提供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南,促进高校教育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内涵与特征

 1. 心理韧性的定义及理论基础

心理韧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逆境或创伤时,能够有效应对和恢复的能力。心理韧性不仅是一种应对机制,更是一种积极的适应过程。不同学者对心理韧性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在于适应力和恢复力。心理学家Masten(2001)将心理韧性定义为“个体在逆境中保持心理健康和发展的能力”,而Rutter(1985)则强调心理韧性是“面对不利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适应行为”。

心理韧性的发展涉及多个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心理韧性的发展受到多层次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微观系统(如家庭、学校)、中观系统(如社区)、外观系统(如政策)和宏观系统(如文化)。此外,积极心理学强调了个体积极品质和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认为培养个体的乐观、希望、自我效能感等积极心理品质能够增强心理韧性。


文内图片.jpg


 2. 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具体表现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韧性有其独特的表现。首先,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面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他们的心理韧性表现为应对这些挑战的能力。具体表现包括:

(1) 情绪调节能力:大学生能够有效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学业压力、考试焦虑等能够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失控。

(2) 积极应对策略:大学生能够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如问题解决、寻求支持等,面对困境时能够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而不是逃避或消极应对。

(3) 自我效能感: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信心,面对挑战时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应对,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4) 社会支持网络:大学生能够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来自家庭、朋友、同学等的支持,能够在需要时获得情感和实质性的帮助。

(5) 乐观和希望:大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时能够看到希望,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3. 影响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特质、家庭背景、社会支持、学校环境等。

(1) 个人特质:个体的性格特质如乐观、坚韧、开放等对心理韧性的影响显著。乐观的个体往往能够更积极地看待逆境,坚韧的个体则更能持之以恒地应对困难。

(2) 家庭背景: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的支持、亲密的亲子关系、父母的教育方式等都对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有着深远的影响。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安全感和支持,增强其心理韧性。

(3) 社会支持:大学生在面对困境时,来自朋友、同学、老师等的社会支持能够提供情感上的慰藉和实际帮助,增强其应对困难的信心和能力。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网络的广度和深度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

(4) 学校环境:大学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育理念、校园文化、师生关系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支持性的校园环境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提升,而消极的校园氛围则可能削弱其心理韧性。

(5) 应对方式:大学生面对压力和挑战时所采用的应对方式直接影响其心理韧性。积极的应对方式,如寻求帮助、积极解决问题,有助于增强心理韧性;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如逃避、否认,则可能削弱心理韧性。

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受多种因素影响。理解和把握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内涵和特征,对于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业、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还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整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通过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际措施,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现状

 1.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一定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目的。这一教育形式涵盖了多种教育活动,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践活动等,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2.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德育理论以及心理学理论。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支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尤其是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的原理,这些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其次,德育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框架。德育理论强调道德品质的培养,通过系统的道德教育帮助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德育的过程包括知、情、意、行四个环节,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知识传授、情感教育、意志锻炼和行为指导的统一。

再次,心理学理论,特别是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这对于不同年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教育心理学则研究教育过程中如何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3.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亟待创新

目前,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为陈旧,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需求。教育内容的理论性较强,而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不高。此外,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不够紧密

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然而,现实中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脱节,教育内容过于抽象、理论化,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3)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专业素养。目前,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还不够完善,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教师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难以有效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实践。

 4)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不够健全

评价机制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不够健全,评价标准单一,过于注重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这种评价机制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了教育的整体效果。

 5)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配置和支持体系有待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方面的资源支持,包括教材、教具、实践基地等。然而,目前一些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不足,教育经费投入不够,实践教学基地缺乏,难以满足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在内容、方法、队伍建设、评价机制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全面改进和创新。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将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心理韧性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整合路径

 1. 理论层面的整合路径

心理韧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层面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心理韧性指个体在面对压力、挫折和挑战时所表现出的适应和恢复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强调个体在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培养和提升。二者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上有着共同的追求。

首先,心理韧性理论中的积极心理学和自我效能感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价值认同和道德教育理论相互契合。积极心理学强调培养个体的积极品质和良好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理论强调个体在面对困难时的信心和能力,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的自我价值认同和道德教育理念相辅相成。通过整合这两方面的理论,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成长框架,帮助他们在思想、心理和行为上实现全面发展。

其次,心理韧性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理论框架应包括目标导向、内容融合和方法创新三个方面。目标导向明确培养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韧性上的双重提升;内容融合将心理韧性培养内容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中,形成相互支撑的教育体系;方法创新通过互动教学、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增强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参与感。

 2. 实践层面的整合路径

在实践层面,心理韧性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具体路径来实现:

 (1)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心理韧性培养

将心理韧性的培养目标融入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中。例如,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加入关于心理健康、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同时提升心理韧性。教师在讲授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鼓励学生分享和讨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从而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2)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心理韧性提升

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和团队建设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合作精神。此外,通过设立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3)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作用可以通过多方协作机制来实现。学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活动和主题教育,加强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例如,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结合,通过专题讲座、团体辅导和班会活动等形式,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其心理韧性和思想政治素质。

心理韧性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整合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入手,通过课程设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和评价反馈等多种途径,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和思想政治素质。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坚定思想信念的优秀人才。

 五、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对策与建议

在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方面,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1. 政策支持与制度建设

首先,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并实施有利于心理韧性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相关政策。例如,可以通过出台指导意见和专项政策,明确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并将其纳入高校的评估体系。各高校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机制,如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管理体系,确保两者在政策层面上的协调与配合。

 2. 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与培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应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培训和发展。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系统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韧性的基本概念和提升方法,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意识地融入心理韧性培养的内容。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便在心理咨询和辅导中,能够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综合考虑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

 3. 多方协同与资源整合

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需要多方协同努力。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心理韧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学校方面,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搭建心理韧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实践。如通过课程设置、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和思想政治素养。家庭方面,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社会方面,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应积极参与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提升工作,提供实习、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机会,帮助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锻炼和提升心理韧性。

 4. 评估与反馈机制的完善

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估与反馈机制,是确保心理韧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效果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开发和使用适合的评估工具,对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和思想政治素养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评估结果应作为调整和改进教育工作的依据,确保心理韧性提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建立多元化的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大学生心理韧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管理系统,动态跟踪学生的发展情况,为教育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政策支持、教育工作者培训、多方协同、评估反馈等方面全面推进。在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整合路径,确保大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提升心理韧性,健康成长。

 六、结论

 1. 研究总结

围绕大学生心理韧性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整合的主题,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首先,本文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界定,指出心理韧性是个体面对压力和逆境时表现出的积极适应和复原能力。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其心理韧性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性格特质、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等。

其次,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现状进行了梳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然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形式化、内容单一等,亟需创新和改进。

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心理韧性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整合路径。理论层面的整合路径主要强调心理韧性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契合点,通过构建整合的理论框架,为实践提供指导。实践层面的整合路径则具体体现在思想政治课程、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强调多方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提升。

 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尽管本文对大学生心理韧性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整合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缺乏具体的实证数据支持。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等方法,获取更多的实证数据,以验证本文提出的整合路径的实际效果。

其次,本文对整合路径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对于具体的实施细节和操作流程缺乏深入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探讨不同背景下整合路径的差异性和适用性。

最后,本文在探讨整合路径时,主要关注校内教育,忽略了校外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心理韧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展视野,考察家庭、社区等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心理韧性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为整合路径的完善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为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通过构建理论框架和提出实践路径,本文试图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共同提升。然而,研究的不足也提示我们,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加注重实证数据的获取和具体实施方案的设计,以不断完善和优化整合路径,最终实现大学生心理韧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

通过政策支持与制度建设,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与培训,多方协同与资源整合,以及评估与反馈机制的完善,我们可以共同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坚韧品质和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优秀人才。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责任编辑:杨虹]
本文探讨大学生心理韧性,分析其内涵与影响因素,提出思政教育整合路径及对策,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