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荐书
《四世同堂》--那个时代人们的喜与悲
延安大学 胡桐 网络2021-04-09
字号:AAA
那个战乱的年代,身处在硝烟四起的北平城。那个时代的人们经历了我们所难以想象的苦难,,不仅没有退缩,反而被激出了更加强烈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感。即使自身力量渺小,也为挽救祖国做出自身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这部作品看似描写的是小羊圈胡同里几家人的悲欢离合,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那个悲苦时代下普通人生活的缩影。

7186628.jpg



作品简介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7186626.jpg




作者介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1]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2],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7186621.jpg




主要人物



祁瑞宣:既有从老一代市民身上传留下来的性格特征,又接受了前辈不曾接受过的新式教育。这新旧之间的冲突,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苦闷,让他的心里充满了重重的矛盾。



钱默吟:清高自负又耿直,在日寇入侵后表现出的抗争,以及在狱中受尽严刑而不屈服的坚强,展示了中华民族面对外来侵略不低头、不妥协、抛头颅、洒热血、大义凛然的爱国主义精神。



祁瑞丰:他们集中西糟粕于一身,在中国传统的世俗社会里长大,却又沾染了许多西方的坏毛病。具有认贼作父、卖国求荣的无耻、反动、腐朽的本质。



祁瑞全:年轻富有激情,思想先进且富有情义。是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国家的神圣使命克服了为家尽孝的责任,是家族文化的精华体现。


7186623.jpg




创作背景



《四世同堂》的创作开始于1944年。老舍对于小说的创作准备则开始于1941年,此时正是北平沦陷的第五个年头,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文学在全民抗敌、同仇敌忾的情势下,表现出统一的步调和普遍高昂的爱国情绪,老舍在这样的环境下萌发了创作一篇关于抗战题材的小说的想法,但是苦于缺乏合适的题材故而一度搁置。直到1944年,抗战进入反攻阶段,老舍从夫人的经历中想到了一个完整的小说框架,于是开始在陪都重庆书写这部小说。小说的写作延续了4年,其间经历了抗战胜利以及作者被邀出国讲学,直至1948年,老舍才在美国完成了这部达百万言的长篇巨制。


7186625.jpg




好句摘抄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



雨下给富人, 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 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一朵花,长在树上,才有它的美丽;拿到人的手里就算完了。北平城也是这样,它顶美,可是若被敌人占据了,它便是被折下来的花!


7186622.jpg




读后感受



看完整本书,感慨颇深。自己仿佛已经置身于那个战乱的年代,身处在硝烟四起的北平城。那个时代的人们经历了我们所难以想象的苦难,,不仅没有退缩,反而被激出了更加强烈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感。即使自身力量渺小,也为挽救祖国做出自身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这部作品看似描写的是小羊圈胡同里几家人的悲欢离合,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那个悲苦时代下普通人生活的缩影。如今的我们,生活大多平安喜乐,但也要记得回首过去,要知道今天安定的生活的来之不易,铭记历史的教训,珍惜现在的生活。


7186624.jpg




[责任编辑:刘鹏]
那个战乱的年代,身处在硝烟四起的北平城。那个时代的人们经历了我们所难以想象的苦难,,不仅没有退缩,反而被激出了更加强烈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感。即使自身力量渺小,也为挽救祖国做出自身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这部作品看似描写的是小羊圈胡同里几家人的悲欢离合,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那个悲苦时代下普通人生活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