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中伴学  |  学涯
考研经验帖 | 三跨两考,我上岸了华东师范大学特教专业
小芸成长部落微信公众号 伍晓芸2024-10-16
字号:AAA
我们将这个“大部头”的推文送给正在追梦路上犹豫迷茫的同学们,希望筱涵的经历能带给大家勇气、动力和经验。


(全文6000字,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这是一篇送给正在追梦路上犹豫迷茫的同学的经验帖,希望我的经历能带给大家勇气、动力和经验。



考研经验


个人信息


岳筱涵




初试成绩:政治69、英语77、教育综合119、特殊教育综合124。

本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三跨两考上岸华东师范特殊教育;

大二寒假萌生想法,大二至大三上期阅读相关书籍文献、观看影视、前往特殊教育学校见习、自学特殊教育本科专业课;

大三上学期开始看考研资料原版教材,下学期开始全力备战考研;

大四上学期,一战,失败,未进复试线;

毕业后再次准备,成功拟录取。

本篇经验帖以我考试科目政治、英语、教育综合、特殊教育综合为准,同学们可以摘取有效学习经验到个人学习准备中去。




目录

所用工具及材料

时间安排及应试经验

心理准备



所用工具及材料



01  工具类

Word和excel:整理背诵资料、梳理考题、整理单词等

Xmind:整理思维导图

OneNote:画一些草图整理思路

打印机:单打印黑白基础款,随时整理出任何材料可以方便打印背诵

几个重要网站:微软爱写作和有道写作(英语作文评分)、AI问答(整理个人的作文模板)

白纸和笔:默写及乱画

各科答题卡:模拟+练习掌控字数


02  书籍课程类

政治:徐涛网课、肖秀荣一千题和肖四肖八

英语:田静语法课、唐迟阅读课、石雷鹏写作课、单词红宝书、真题

333:教材原本待补充、凯程应试解析[一考]、大纲解析[二考]、凯程课程、个别带背口条等(来源:B站、微信公众号等)

932

 •

教材:刘春玲《特殊教育概论》;方俊明《特殊教育学》;雷江华《特殊教育学》;昝飞《融合教育:理想与实践》;邓猛《融合教育理论与指南》,前三本是以前招生网站上有的参考书,建议一定要有;后面是作为补充的,可以找下电子资源。

另外:复试参考书邓猛《特殊教育原理》也可以参考。

 •

背诵材料:自行整理。

 •

华东、华南、陕师大三所学校的真题(这三所学校专业课考查内容相近,资料少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多获取相近的资料)、部分考编资料、学姐出的模拟题等。

03  信息类

• 考研不是集体作战,需要自己去获取所有信息。

• 权威信息来自研招网、报考学校(或院系)官网;其次可参考各科名师发布的微信推文(如:肖秀荣老师微信公众号)、微博;再次是各路二创考研团队(带背肖秀荣老师的资料的团队)或营销号。




时间安排及应试经验



两次路线都差不多,我这里就混在一起写了。

01  择校

个人观点,求同存异。

建议时间:最迟七月以前,一旦确定,不要摇摆。


 •

追求梦想——梦想导向,把目标范围缩小到五个以内。

 •

现实考虑——试题导向,目标学校的专业课应当是相近的,不建议后期更换差异巨大的学校。把目标学校所有专业课真题收集到,对比看自己更适合哪些题目,考查题目难易程度,需要拓展的比例,历年给分是否稳定。

 •

现实考虑——结果导向,跨考最终目的是:在读研阶段学习这门感兴趣的学科?为了从事这一行业?需要考虑清楚,在做这个搭配时,既要对目标学校的学制、城市进行选择,也要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考虑。

02  政治

6-8月:徐涛网课(理解马原、梳理近代史)、肖一千题

9-11月:刷选择题(出了什么刷什么)

12月:背肖四、继续刷选择题

• 花费时间:我个人的学习模式是喜欢一个板块一个板块地一次性学完,所以看课的阶段没有固定时间,一个章节结束那我当天看课就会结束,大致时间是2h以内,最多3h,总共战线一个多月。

• 刷题方法

 •

一战的一千题我是用纸质书,铅笔写,后续再做,总共大概写了三次,但没有拿下的感觉,总是做了会忘,做的时候会刻意去记,但没有任何效果。

 •

后期和二考都是用小程序刷题,无脑刷题,但由于电子版快速,做题重复率很高,记忆比较深刻。

 •

错了的题和蒙的题要看一下解析,但不要停留时间太长(我看纸质版总是很慢,电子版会一扫而过)。

 •

第二次考研的时候没有看课,直接刷也是懵的,我认为是不要恐惧也不要焦虑,做就是了,一开始是空白的,也不要怕记住了错误答案,总之政治题就是重复、重复、还是重复。

 •

政治题刷题要注意节制,每天一小时就可以了。

 •

两次考试成绩没有差异,两种方式或许最后都奏效了,所以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

主观题我完全没有刷过,只做过一两次模拟看答题时长。


背诵主观题

我用的是肖四,扫出来电子版打印下来把每个科目的题放在一起背。

一页纸印了两个大题,有空隙方便我笔记,参考了框架版的,自己在答案旁边会写一点笔记,大框架,尽量少字,方便记忆而不是做优秀笔记。

一定要练习题目,要知道背的是什么,才能举一反三。

我会先看一遍框架,再看一遍详细版的,大致了解了就尝试自己说出来。

时间很紧张,背书的时候要高度集中。

最后两天看到了张修齐的带背,觉得他讲的很有道理,教融会贯通,可以去了解下。资料混用可能影响关注到不必要的部分(比如对比谁对谁错,但我们目标从来不是满分),所以建议专注到一份资料上。

03  英语(英二)

基础:我英语基础还可以,词汇量一般,语法大致了解一些词,但不知道句子各成分。四级575,六级494。

5月之前:看田静的语法课,期间会在语法书上跟随老师进行勾画、做题,不另外整理笔记等。

6-12月:全程刷真题和整理。我的感受是2001-2010年的真题非常有感觉,值得思考,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先从头到尾刷一遍,从2001开始,英一英二都做。要计算下时间,看到考试之前能做几遍,每天做几篇。9月以后只做英二的题,2011年以后的,甚至只做近十年的。反复刷。

01

单词

贯穿始终,一战用了红宝书+墨墨背单词,感觉是做了这项工作,效果不好说,比较慢,软件背单词的一个弊端是滥用艾宾浩斯曲线,导致有时候需要复习的单词过多,永远学不完一本词汇书......

我就不想打开,然后越积越多......

二考没有安排常规的记单词任务,我把所有单词按照词性重新整理了一下,后期会每天默写一点,没写好的抽出来加入新单词继续写。这样的好处是可能我只是眼熟不知道具体意思,但我知道在阅读中它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词。在单词上所花时间大概就只有三个月的每天平均半小时,但效果不错。


02

完形填空

虽然说这部分性价比不高,但跨考的同学时刻提醒自己必须在初试考到排名前列,没有什么分是能失去的,英语客观题最好别扣分。

我是把历年完形填空部分打印下来钉在一起的,用铅笔写。做之前看过李玉枝的红花绿叶法、宋逸轩的课(但她是平均水平)、易熙人的课(不习惯,听了几节就弃了)看了这些就直接开刷,刚开始错误率50%-70%都有,每次做完一定复盘,完形填空非常重逻辑,前后文基本都有关联,一定要分析正确答案和文章的联系,而不是和你翻译过来的意思或者是想象的联系,不要自己臆想,臆想的都是错的。

我一刷做到后面已经是接近全对了。


03

阅读

先看题干后读文章。

近三年的题留作模拟,刚开始练题不需要卡时间,准确率上去,思考方式形成自然会变快,后期一定要卡时间,每篇最多用18-20都是合理的。(考试的时候会懵,会慢,没有关系)

看题干的时候要圈重点词,题干顺序大概率是按照文章段落顺序设定的,因此每一段读完得回看一下是否有对应的题。具体做题方法可以看唐迟的阅读课。

笔记方面我每个类型的题都记了重点,一战的时候把错题也按照这个顺序整理了,手写的。每次做完阅读,对完答案之后一定要复盘,错了的题一定要知道每个选项的问题,最好把自己做题的时候的思考记一下,记一下错误的心路历程。

由于我一战已经摸顺了,二考刷了接近两遍的真题,最后几年的没来得及刷第二遍,建议是一定要预估好时间,不要学我不以为意。

到了后期大概11月开始整理英语错题,把刷了几遍仍然错的题记下来,用我自己的思维对其分类,有五类题:细节二选一问题、迷茫的问题、主旨标题问题、逻辑相反主体被换问题、词汇短语含义问题。每道题的记录包含:原文段(与答案有关联的段、不是全文,但也不能只是一个句子)、题干和选项、错题时的想法和每个选项的分析(一眼错的项直接跳过)。

每一个类型的题收纳完要总结这类题型错误如何思考、避免错误。

阅读复盘示例


04

新题型

刷一下历年真题就可以(英一英二的不一样,只用做英二的)。


05

翻译

英二的翻译题简单,但要通过分数弥补专业差距,要得高分。看了唐静翻译课,建议每两天练一道题,用英一的句子练手是可以的。


06

作文

看了石雷鹏的作文课。

要多写,历年真题的作文可以都写一写,写多了自然不需要背,而且更加灵活。小作文有三种类型但目前英二还是只考了图表,建议都准备。要形成自己的模板,借助AI和各打分网站,找到自己顺手的句子,形成模板后还要用这个多写。

不主张背诵他人模板。

04  专业课

6月之前:看教材,我是跨考的,面对考教育学有点怯生生的,因此在正式备考之前通读了一遍教材,读的时候也写了笔记,回想起来:没用。

6-7月:有视频课程的看课程,无视频课程的整理并背诵资料。官网没有参考书的,查找本专业经验贴看学长学姐用的参考书,并且将资料按考纲整理,备考期间也要不断拓展知识面,不断往学习资料上补充,没有参考书的专业课,考什么都不超纲。

8-12月:

 •

反复背诵,不追求遍数,文科背诵重点是大框架,不要低估大框架的内容,背好了能够让每道题至少得过半的分。

有选择题的反复刷选择题。

 •

边背边整理,要形成答题模板,针对真题中常见问法做对应的答题模板。

以我专业举例:对xx制定一份干预计划。

 •

12月份市面上的模拟题都可以买来做一做,留一两套真题或模拟题做模拟考试,掐时间。(但真题最好是拿来学习的材料)




心理准备



01  要匹配

做跨考准备的我围绕着两个目标:1.我要完整了解将要去的专业;2.我的见识能力要尽力配得上梦校。

因此,我既要看理论上行业的发展,也要看是否接受工作内容和环境。热爱是能够忍受其不纯粹,为了确定这份热爱,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去观摩课堂、实际代课、和学生相处、和学生家长相处、和老师交流,我看到的未必是全部,也一定不都是美丽的幻象,但只有真正接触之后才有底气说自己是热爱的。

岳筱涵参与特殊教育学校的课堂教学


(ps:只要自己愿意,一定能找到机会接触目标行业,实习也好,志愿者也罢,去打电话发邮件,去争取机会。)

对于第二个目标,我不断将知识和时间扩展到考研以外,让自己对专业的认识理解和他们本科生相近,无法在校园里参与的实践活动要通过其他方式去补回来,我设想他们的培养方案来培养自己。

因此我能在复试结果出来以后平静地接受:哦,结果是合理的。

02  抗焦虑

考研期间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避免错过必要的时间节点,会需要关注一些公众号或者up主之类的,也可以不关注。如果关注了就要看该看的,比如报名时间、确认时间等。

不要管别人背到第几轮,也不要想有些老师说(头一年的)十二月份就要开始准备了之类的话,掌握是王道。不要比较、不要焦虑、更不要提前焦虑。我看到别人的优秀笔记也会有点废物的感觉,但是我也确实明白漂亮的笔记在我这里只是浪费时间,印在大脑里是最重要的。(但是看着整洁的东西会更愉快地学习,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用电子工具来整理东西,整理完打印)。

03  平心态

我是跨考的,又是两考,两次备考都经历了一些煎熬的时期。

一战后期受疫情影响、第一次过了独居生活、自己生病。第二次考试在八月份发出限制跨考文件时那一整个月我都摸不准我是否能继续考试,学校迟迟不出通知也联系不上,是否要换学校或者换学硕。还有在家备考时与家人的摩擦。

每次困难发生时都第一时间想到:这会影响我的复习状态,我的考试怎么办。考研在某种角度上在阻碍我成长,因为我视它为全部。我在考研期间读书很少,也不怎么运动,甚至由于腰椎间盘也出了问题。每天只围绕着考试内容学习,复习累了只想放空,做不动脑子不费精力的事情,我把分手厨房玩了接近一百个小时,我学得不算好,但我不敢做其他事。

但后来一次次地等待通知、等成绩、等复试、等录取。让我逐渐放下执念:没有考上我也可以有其他的人生道路。不可否认,考研锻炼了我的抗压能力,但是死扛,假如学会正确地减压,也可以达成相似效果。

希望大家在备考时要紧张,但不要把它当作生活的全部,也要学会调节情绪,永远记住自己有要紧的事情要做,不要纵容自己沉溺怠惰。

04  抓重点

我第二次备考的时候是没怎么规定自己学习时长的,一方面是自己有一定的基础,但第二次考试我是毕业后,接近七月开始准备,距离最后一次复习也有七个月的时间了。

一战期间每天学习平均九个多小时,查阅相关信息、整理的时间都不算在内。第二次备考我以掌握知识为宗旨,没有刻意让自己学几个小时(其实想十个小时,但没有做到),复习的时候非常集中,没有打瞌睡或者经常走神的状态,估计一天在六小时左右。

第二次备考的时候我买了打印机,非常重视复盘、思考,随时整理并打印。文科好像没有什么难题,但我的思考会让我做选择题时降低粗心的概率,让我对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更有把控,让我记忆更有条理,让我花更少的时间学了更多东西。

部分资料


重点是什么?(仅代表个人观点)

 •

政治:选择题做到40分左右(每道题都不是完全陌生),肖四(其他资料同样)题目与答案能够对应、内容大概含义能写出来。

 •

英语:客观题基本不错,作文能顺畅地写出、翻译题完全能看懂无障碍。

 •

333:掌握大知识点的框架(比如孔子的教育思想,哪些大块,每块有哪些点)、重要小知识点的细节,熟悉行业话术(“学生五点”“老新三中心”等随便什么问题都能写的),了解热点词汇(比如双减)。

 •

932:考纲相关所有小知识点的默写、大知识点的框架默写、实践题答题思路(考试时能够直接往里填充细节)。

05  要行动

要了解一个东西一定要自己亲身去做,可以走捷径但前提是得走。

比如说要决定看谁的课,不要过多依赖他人的建议,就直接决定要跟谁;也不要市面上的课不加选择地去看;其中捷径就是:参考大多数人意见->看课->合胃口,继续;不合就换。

再比如跨考的同学可能觉得这是自己的盲区,那就尽可能打破盲区,对我而言932设计各种方案这种实践性的东西可能有困难,我的行动就是去找了我认为或许会有实践内容的考编资料。

不管行动快慢,总之要行动,不行动而在原地自怨自艾是没有意义的。

06  向前看

没有人会完全做好准备的(大概吧,反正我永远不可能),我做到了在不影响我精神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我或许可以取得更好的分数,但是它可能让我的生活不平衡,让我的精神紧绷。在我保证健康(亚健康吧)的情况下,我已经做好了,成不成功是天意了。

可以做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都可以。但不管是近期的任务是否百分百完成,还是远期的考研分数是否合格,都无须太担心,任务完不成我的建议是不堆积,不要在第二天已定任务之上增加今天的未完成部分,一定会堆积更多,会打压学习动力,要不带负担地学,你只需要做事时紧张,尽力完成没有过分地玩,那就是合理的,不要责怪自己。计划很有可能超出自己的能力,所以一定不要自责。



结尾







文至于此,感谢阅读,愿所有现在处于低谷期的同学能够走出低迷: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去改变,去行动,去破局。




策划:伍晓芸 袁鸿霄 熊兴业
图片:岳筱涵
编辑:郭金奇
校对:刘祥




[通讯员:岳筱涵]
[指导教师:伍晓芸]
[责任编辑:石悦]
我们将这个“大部头”的推文送给正在追梦路上犹豫迷茫的同学们,希望筱涵的经历能带给大家勇气、动力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