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行  |  精彩瞬间  |  特色活动
兰大新工科实验室,启用!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2025-02-20
工程实训中心配置高端先进的仪器,设置实操性强的基础实验课程,为全校工科类学生搭建起多功能现代化的实践训练基地。

近年来 兰大持续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进一步探索新工科拔尖

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今天 让我们一起看看刚刚上新的

兰大现代化工程实训中心


榆中校区的陇山堂有一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加工金属零件、制作精心设计的电路板、雕刻你喜欢的图案,还能打印任意形状的物品。它就是我们的新朋友——兰州大学现代化工程实训中心。一起去瞧瞧吧!


现代化工程实训中心究竟是“何方神圣”


近年来,学校在榆中校区陇山堂负1楼统筹建设了“交叉科学科教一体化平台”,现代化工程实训中心为其功能区之一。该中心自2022年起依托材料与能源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建设,于去年10月底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作为兰州大学工科人才培养平台,工程实训中心配置高端先进的仪器,设置实操性强的基础实验课程,为全校工科类学生搭建起多功能现代化的实践训练基地。实训中心依据教学内容划分为电子电工基础训练与创新区、机械加工与工程材料区、维修工坊区三大功能模块。

电子电工基础训练与创新区是面向全校工科类学生锤炼电工电子技能的实践平台,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工电子设备操作方法、熟练掌握电路设计、安装与调试技巧,并在实践中培育学生的综合实践素养和创新思维。


1.jpg

基础训练中心|图源:兰州大学


2.jpg

相关人员在调试设备|图源:兰州大学

机械加工与工程材料区(兰州大学金工实训中心)涵盖基础知识认知、通用加工、现代制造、综合创新等模块,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虚拟与现实的融合。


3.jpg

相关人员正在完成通用加工|图源:兰州大学


4.jpg

现代制造设备|图源:兰州大学


5.jpg

综合创新加工模块|图源:兰州大学

维修工坊区将报废的仪器设备有效应用于实验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动手能力的磨练提供了绝佳机会,同时通过对部件的拆解和再利用,让报废仪器“重获新生”,实现了资源再利用与教学效果提升的“双向奔赴”。


6.jpg

维修工坊区一角|图源:兰州大学


7.jpg

新型维修设备|图源:兰州大学

工程实训中心内藏众多先进精良的实验设备与仪器。主要有:能够将虚拟设计转化为三维实体的3D打印机、可刻画精致图案的激光雕刻机、集钻孔、铣削、雕刻功能于一体的数控钻铣雕一体机、如同微观世界“探秘之眼”的金相检测显微镜、能高精度加工制造各类零件的数控车床、可满足多样化金属加工需求的立式铣床、用于承载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综合实验平台,以及印制电路激光成型机、电路板雕刻机、全自动线路板抛光机等用于制作电路板的全套仪器和其他辅助设备。


十八般仪器 样样精通



8.jpg

3D打印机|图源:兰州大学


9.jpg

激光雕刻机|图源:兰州大学


10.jpg

数控钻铣雕一体机|图源:兰州大学


11.jpg

金相检测显微镜|图源:兰州大学


12.jpg

数控车床|图源:兰州大学


13.jpg

立式铣床|图源:兰州大学

另外,电工电子实训中心还配置了示波器、电压源、信号源、FPGA开发套件、EDA 技术综合实验开发系统等电工电子测量和嵌入式基础实验和开发设备,为全校相关学科学生的电工电子实训提供保障。

“我觉得实训中心的设备非常齐全,能够满足我日常的学习与科研需求。在这里,我接触到了PCB电路板和3D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有时我还会使用3D打印机制作自己喜欢的模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严振昊说道。

实训中心全部设备实现了更新升级,设备不仅齐全,其先进程度更是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我去过成都的一家专门做PCB板设计的上市公司,我们实验室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是10-500倍,我们的设备比上市公司的还先进。”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李守亮老师介绍。

有了这些先进精良的设备,同学们进行实验操作更加得心应手。李守亮回忆起以前的教学情况时说:“以前,我们缺少制作电路板的设备,制作电路板时就需要寄给广州和深圳的公司代工,做完再寄给我们。如果有问题,还得再寄回去修改,整个流程下来耗时至少一个月。”

李守亮说,如今,依靠先进设备仪器的加持,只要学生们有任何想法,设计好电路后,便可直接在实验室投入实践。从构思设计,到抛光制版打印成型,再到最后的调试,电路板的制作周期从2-3周缩短到了2-3天。学生的创意想法能迅速落地实现,创新思维与实践热情也不断被激发。


14.jpg

学生正在进行创新实践|图源:兰州大学


学用相长 打通教学“任督二脉”


“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是实训中心一直以来的教学之道。实训中心精心构建课程体系,从理论知识的悉心传授,到实践操作的精雕细琢,每一教学环节都用心打磨,以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效果。

目前,向本科生开放电子工艺实习、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控制和嵌入式等相关实验内容,承担着8-10个本科专业、约550名学生的实验课程教学工作。学生们能够开展从电路板的设计起始,历经调试安装,直至形成科技产品的整个流程化实验。在实验进程中,学生们细心捕捉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探索解决之法,进而构建起知识体系与实践能力相互衔接的桥梁。

机械加工与工程材料区为近200名学生提供了金加工实习的平台。在实习期间,学生可先后经过车、铣、钳、磨、切割等加工工艺对金属样品进行加工。通过实习,同学们既熟悉了基本的金加工工艺,又对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激光切割、数控电火花切割等现代加工手段和装备有了深入了解。金属实验品经过道道工序磨练而成,而学生们的加工技能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全方位提升与锻炼。

在实验推进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问题。“初次接触仪器时如何操作?”“为覆铜板钻孔时,如何找准钻孔的位置?”“使用智能车床时,程序和参数该如何设置?”实训中心的老师们不仅会耐心地为学生答疑解惑,还会从一个个小问题入手,锤炼学生动手操作与解决问题的本领。“老师会在实验中留意我们的进度,当我们遇到问题向老师请教时,他都会耐心指导我们,也总是在侧面关心鼓励着我们。”来自材料与能源学院的一名本科生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电工电子实训中心的教师团队正全力编撰教材。他们依据实验环境与条件精心设计实验内容,规划创新性十足的实验题目。目前,该教材草稿已经撰写完成,后续将进入试运行阶段,待成熟完善后,便可应用于实验教学,为日后的教学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同时,团队潜心研制的助力本科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的混沌实验箱,目前成功到达第三代。“下一步我们会把实验箱投入到基础实验中,让更多的本科生领略到在模拟电路方面的研究成果。”李守亮说道。如今,工程实训中心正努力朝着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的方向迈进。


向未来 解锁创新密码


现代化工程实训中心不仅为理工科学生提供多工种、多技术的工艺学习机会,也将面向全校师生开放,提供艺术创新类产品的制作服务。校园文创、工艺品、摆件......任何独具创意的艺术模型和零部件皆可依据数字模型指令和材料,借助3D打印技术塑造而出,满足你的定制化和个性化需求。

此外,实训中心将联合全校各工科专业,达成共建共享的目标,在满足本科实验实践教学需要的基础上支撑科研需求。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王志豪经常与同学前往电工电子实训中心做实验,他提到:“我很愿意来到这里学习,我跟着老师进行混沌电路设计的项目,所以经常在实训中心设计制作电路板。在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些实验的过程中,我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这对我的个人发展也有一定助益。”

展望下一步发展蓝图,工程实训中心将积极引入前沿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减少人力投入,全力构建更高效、更智能的教学资源管理体系。在师资队伍扩充方面,中心将广纳贤才,邀请更多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入。与此同时,中心也将紧跟时代潮流,拓展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增设相关实验课程与科研项目,涵盖无人机等高精端产品制造内容,力求为学生铺就一条接轨科技前沿、锤炼实践创新能力的道路,推动工程实训中心朝着更高质量、更具前瞻性的方向稳步迈进。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采访丨梁妍 王雅菲

文字丨梁妍

图片丨郑荣熙 涂新贻

视频丨王佳雯 吕盼盼

编辑|张晨曦

校对|王雅菲

责编|李晖

审核|张北辰 肖坤 李晖


[通讯员:陈溪杭]
[指导教师:常桐]
[责任编辑: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工程实训中心配置高端先进的仪器,设置实操性强的基础实验课程,为全校工科类学生搭建起多功能现代化的实践训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