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渤大招生季】|学院推介: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渤海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23-09-18
字号:AAA
用力用电用磁书写奇迹 发声发光发热铸就辉煌

2023年招生季即将开始,为方便广大考生及考生家长进一步了解渤海大学,近期,学校特别策划“渤大招生季”专栏,为广大考生推介学校各学院发展沿革、办学特色等基本情况,助力考生圆梦渤大。

本期为大家推送的是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导语


渤海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20年6月,其前身物理系始建于1960年。学院秉承“析物明理,务实求真”院训,坚持“理论实践并重,能力素质为先”的办学理念,锐意进取、勇毅前行,努力建设师范特色鲜明,理工基础扎实厚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理工科学院。学院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实验设备精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实力强劲,已为国家培养出大量优秀行业骨干人才。欢迎报考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01

学院院徽



02

学院概况

学院拥有物理学(师范)、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四个本科专业;物理学(理论物理、光学、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和学科教学(物理)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师范)专业于2020年入选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022年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2021年入选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理论物理二级学科于200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获评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010年入选省特色突出计划,2011年获批省培育学科。物理学一级学科于2010年获批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教育硕士(物理)获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现有教职工87人(专任教师69人,副高级以上职称47人,博士学位51人)。其中,省教学名师3人、省“最美教师”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1人、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4人、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4人。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全体教师


学院拥有包括辽宁省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光伏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公共就业能力实训中心、辽宁省微电子工艺控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光电功能材料检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渤海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渤海大学光电检测技术研究所和“思域众创”专创融合基地等多个省校级教学科研平台。

辽宁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辽宁省微电子工艺控制重点实验室
渤海大学材料发射率测试技术实验室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近三年,学院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教育部高校在线教学英文版国际平台首批课程1门;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规划教材2部,省级高等教育优秀教材1部;省级教改立项20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0项。



教学成果展示



科研反哺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近五年获批各类纵向、横向科研项目188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5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1项,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资助计划3项,省部级、市厅级项目88项,横向项目64项,经费总额23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38篇,其中在Phys Rep, Phys Rev Lett, Phys Rev Appl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26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7篇;出版学术专著19部;获批知识产权28项;获评省市级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等奖项21项。樊哲勇博士应邀在物理学顶尖综述期刊Physics Reports上发表了题为“Linear scaling quantum transport methodologies”的长篇学术论文。

科研实验室以及研究成果

学院教师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

出版学术专著;获批国家专利


学院注重科学研究与交流合作。师生多人次学术访问美国、德国、芬兰、新加坡、泰国等,举办学术会议多次。

主办2017年引力与宇宙学
2019年量子信息与量子物理
2022年量子物理前沿研讨会


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学术竞赛、省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9项,省级奖项163项;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12项,省级17项。


学院现有学生1098人(其中研究生73人)。学院高度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强化学风建设,积极开展创新实践训练,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生创新活动及竞赛



03

专业介绍


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物理学(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辽宁,辐射全国,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良好教师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物理学和物理教育的基础理论与实验方法,掌握教师教学技能和物理学专业技能,具有物理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班级指导与综合育人能力、创新精神与自我发展能力,能够成长为具有优秀教师潜质的中学物理教师和相关学科建设后备力量。


主要课程

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A、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计算物理基础、普通物理实验1、普通物理实验2、普通物理实验3、近代物理实验A、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等。


专业特色

本专业始建于1960年,具有物理学和学科教学(物理)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评省级本科特色专业,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022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2022年在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评估中获评四颗星。
本专业以“理论实践并重,能力素质为先”为建设理念,现已形成显著的专业特色:学生教育情怀深厚,扎根基础教学,引领服务地区中学物理教育;构建了新时代物理师范生四年一贯制“3211”(三字两技一话一画)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养成模式;形成“讲练赛研一体化”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科研反哺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研实验仪器


学生教师基本功训练


学生教师基本功展示


就业去向

本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年均达93%,近七成毕业生选择在服务地区中学、教育行政机构、教师进修学校等从事中学物理教育教学或管理等工作。本专业三成左右的学生选择考研深造,近三年学生考研率年均约32%,主要去向有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本专业培养了大量以关俊奇、林春茂、林昌奉、倪国玉、秦秋田、马凤才、高亚军、黄海军等为代表的中学校长、特级教师、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教学与管理优秀人才。


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掌握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电子信息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和创业意识,有能力成为从事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中器件、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C语言、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高频电路、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信息理论与编码、电磁场理论、通信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Protel、单片机技术、EDA技术、PLC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测量、嵌入式技术、电子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通信等。


专业特色

本专业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下设“思域众创”专创融合基地,是渤海大学首个校级专创融合基地,2022年入选辽宁省高校“三全育人”示范案例。秉承“知行合一,实践先行,苦干实干”的思想,近年来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在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及专业竞赛中取得优良成绩。


就业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具有就业面广、工程技术领域适应性强、就业率高的特点。近年来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各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极大。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年均91%以上,主要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上海科博达、西安诺瓦、广州麦田、北京神光、大连东软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测试和维护等工作,学生的能力获得了企业的一致认可。


通信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国进取、创新思辨,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创新创业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综合运用工程数理基础知识和通信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解决通信行业领域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宽口径、精术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概率论、高频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理论、微机原理、程控交换技术、射频通信、数字通信、移动通信、EDA实验、工程制图与CAD实验、嵌入式系统实验、通信系统设计实验、专业实训等。


专业特色

本专业拥有高水平师资队伍,主持多项科研项目;拥有国家大型高科技央企的核心企业-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与我校共建国内先进的无线通信实验室,搭建了大唐移动双师培养基地、DCNE人才培养基地;本专业依托“思域众创”专创融合基地(是渤海大学首个校级专创融合基地,2022年入选辽宁省高校“三全育人”示范案例)和“多创”实践基地以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双创项目等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在国家及省级比赛中获得众多奖项。


就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技术开发单位(如荣耀、大连微软等)、国有企业(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大型民营及外资企业等,主要从事雷达、通信、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等有关的应用、开发、管理、测试和维护等岗位的工作。部分本科毕业生在国内其他高校继续读研深造,主要去向有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燕山大学等。


大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实验室


科研实验仪器


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国家赛事获奖证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身心健康,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道德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微电子科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能够胜任微电子及相关领域中材料、器件和电路的设计、制造和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A1、A2)、工科基础物理(A1、A2)、线性代数A、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工程图学、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设计基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等。


专业特色

本专业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拥有优越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雄厚。结合辽西地区的产业特色和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以小型集成电路设计和微电子工艺为培养方向,形成理论-实验-仿真-实践的完整微电子教学体系。本专业拥有辽宁省微电子工艺控制重点实验室科技大平台,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500余万元。拥有省内少有的万级(局部净化等级可达到千级)超净实验室2个,洁净面积约300余平方米。可完成从晶片来料检测、芯片设计、芯片加工、电极制备、器件封装到组件装配等各工艺环节实践操作。与国内近十余家企业、科研院所、检测中心建立了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学生获创新创业项目逐年增加。

价值500万左右的超净间实验室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证书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包括事业单位、科研机构、行业相关企业、升学等。就业单位主要包括华为、京东方科技集团、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英利(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主要从事技术管理、科研开发等工作。近年来,考研率逐年增加,主要考取中科院半导体所、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院所。


04

知名校友

学院为国家、地区培养了以倪国玉、秦秋田、马凤才、高亚军、关俊奇、林春茂、林昌奉、刘义、苏舟、黄海军、王艺盟等为代表的中学校长、特级教师、高等学校优秀教学科研人才与技术管理精英、企业高管等优秀校友数万名。


倪国玉,锦州师范学院物理系1974级校友。历任锦州师范学院副院长,辽宁工学院党委书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曾任锦州市人大代表,辽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主任,锦州市政府科技顾问,《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编辑。出版思想政治专著、主编和参编教材4部,发表论文10余篇,公开发表学术成果40余万字。曾荣获中国高教学会2002年论文一等奖,多次获评省委宣传部、统战部、省高教工委、教育厅等部门的奖项。



关俊奇,锦州师范学院物理系1981级校友。在职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正高级教师,现任辽宁省实验中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历任辽宁省实验中学团委书记、校长办公室主任、副校长、党委书记、校长。曾被评为“辽宁省政府直属机关十佳青年标兵”、“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曾被授予“沈阳市教育专家”、“辽宁省领军人才”,2013年4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从教37年,在教育改革中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形成了独特鲜明的教育思想。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双成+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性地构建了学生德育“432211”工程,实现了创立全国著名、世界知名学校的目标。



刘义,锦州师范学院物理系1981级校友。现任辽宁航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等奖项,入选锦州市“百层次人才工程”、“优秀共产党员”、“功勋企业家”、省市“学术和技术领军人”等。刘义同志和他的技术团队研制开发的自容式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海洋领域研究的空白,为国家的海洋发展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林春茂,锦州师范学院物理系 1983 级校友。 中学正高级教 师,辽宁省物理特级教师。 1987 年毕业于渤海大学(原锦州师范学院)物理系。 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抚顺市第十中学任教, 2004 年开始任副校长, 2017 年至今任校长。 1989 年被市政府授予 优秀教师 称号, 2003 年被市政府授予 模范教师 称号, 2004 年被评为 全国模范教师 ,同年被授予辽宁省 五一奖章 2005 年被评为抚顺市第三届青年学科带头人,同年被市政府授予 特等劳动模范 2006 年荣获辽宁省 雷锋奖章 及辽宁省 劳动模范 称号, 2015 年被评为 全国先进工作者 2019 年被评为辽宁省教育系统 最美校长

 黄海军,锦州师范学院物理系1995级校友1999年毕业于渤海大学(原锦州师范学院)物理系。2002年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武汉理工大学物理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压物理与新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湖北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长期致力于高温高压技术创新与设计,高压科学与物理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的交叉与应用。特别是在地球深部物质研究方面,应用动高压实验技术并结合凝聚态物理理论对地核候选物质在高压下的状态方程、声速、熔化温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的创新性学术成果获得了国际同行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Physical Review B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文章30余篇。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计划的荣誉与资助。

                 


    王艺盟,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6级校友。2017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获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随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18年在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担任技术顾问,2020年创立上海富想光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同时就职于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2020年获评上海市嘉定区急需紧缺人才、嘉定区党建政企联盟专家顾问,2021年担任北京工业大学就业指导外聘导师,2022年受聘上海电子信息技术学院外聘讲师。王艺盟及其团队主要从事飞秒瞬态光谱系统、基于条纹相机的瞬态荧光寿命系统等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2020年渤海大学60年校庆之际,向我院捐赠了“荧光绝对量子产率检测”设备1套,为我校、我院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通讯员:王宇瑞]
[指导教师:赵菁 张浩冬 张进]
[责任编辑:苏兰]
用力用电用磁书写奇迹 发声发光发热铸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