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理育人  |  心理育人案例
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作用
原创 河北工业大学 徐妍2024-04-25
字号:AAA
本文探讨志愿服务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分析了志愿服务对积极心理品质的意义,提出了志愿服务中培育积极心理品质的路径。

    摘要:文探讨了志愿服务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契合关系,分析了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意义,提出了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要学会热爱生活,拥抱积极情绪;点亮友爱互助,勇担社会责任;充分认识自我,培育坚强意志,通过志愿服务形成积极心理品质,推进心理育人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志愿服务 积极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 育人


一、志愿服务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一)志愿服务的双向驱动作用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多次强调要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实践证明,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了志愿活动的中坚力量,在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和扶贫助困、文化普及等基层治理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一方面,志愿服务对社会具有重要的支持和补充作用。大学生志愿者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爱心,为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在乡村振兴、教育、环保公益等领域提供大量服务,缓解了社会压力。同时,志愿服务也是公平、正义、爱心、互助的价值理念的传递,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社会凝聚力。

另一方面,志愿服务也是新时代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身,提高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有机会深入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有助于积累社会经验,增强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与承担。

(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精神状态离不开积极的心理品质,这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提出的一种倡导关注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带给个人与社会的积极影响的理论。在当今社会中,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指在成长过程中由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比较长久且稳定的一种积极心理情绪和个体的情感体验,主要包括六个维度,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卓越[1]

如今,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竞争愈演愈烈,大学生所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且日益复杂化,产生的心理问题也随之增多,尤其“躺平”“摆烂”等丧文化在网络上盛行,也是大学生普遍具有迷茫与焦虑情绪的映射。目前我国高校心理教育的目标主要分成两类:一是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二是帮助大学生达到最佳的心理功能,完善个性与人格[2],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正是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心理状态重要方式。

(三)志愿服务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契合关系

志愿服务以其特有的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和组织性,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在与他人协作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过程中,发挥志愿服务的双向驱动作用,帮助大学生更快的适应环境变化,拓宽眼界与认知,增强成就感与认同感,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此外,广泛的志愿服务所形成的良好社会风气也能够进一步传播正能量,使得大学生具有健康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社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二、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意义

(一)保障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大学生利用个人技能和业余时间参加志愿服务,亲身体验复杂的社会生活,可以丰富社会经验,积淀社会阅历,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友爱互助的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有助于弘扬志愿精神,培养志愿服务意识,壮大志愿者队伍,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大学生也能够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锻炼中,可以收获到他人和社会对其服务的认可和尊重,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当代大学生,对于培育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形式

由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起步较晚,且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目前主要集中在预防和治疗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领域,服务对象仅包括存在心理问题或重点关注的学生,具有局限性。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生思想特点与以往不同,但心理教育的工作方法和手段较陈旧单一,不能与时俱进,效果大打折扣。

通过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作用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丰富和补充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与方法。一方面,志愿服务涉及人群广,避免了因心理问题的隐蔽性和潜伏性而导致的识别难度大的问题,打破了对象的限制。另一方面,志愿活动往往需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以此为基础的心理教育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更高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促进心理育人高质量发展

心理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也能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蓬勃发展。依托志愿服务,构建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机制,为心理育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

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经历对大学生心灵成长具有强大价值,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引导学生明晰当代青年使命,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系统化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不断探索志愿服务在心理育人工作中发挥的优势与作用,推进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路径

(一)学会热爱生活,拥抱积极情绪

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很多在生活中、课堂上很难接触到的真实情境,尤其在扶贫帮困、扶老助残、救孤助学的过程中,能够见识到弱势群体生活的困难,体会他们不屈不挠的顽强态度,从而将其中的感受共情到自己,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提高幸福感,因此,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也能够主动调适心理,保持积极的情绪与乐观的心态。志愿服务中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也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感知力和发现力,通过提高情绪阈值,来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二)点亮友爱互助,勇担社会责任

志愿服务中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在与他人进行的交流沟通中完成任务,这满足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的数据显示,抑郁风险检出率随着朋友支持的增多而递减。当缺乏朋友支持的时候,抑郁风险检出率(32.3%)远高于平均水平(10.6%)[3]。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可以结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获得更多的支持与鼓励,增强自信,减少自卑、胆怯等负面心理。同时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会使大学生更加积极敢于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三)充分认识自我,培育坚强意志

在完成志愿服务的各项任务,克服其中的种种困难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了解自身的情绪变化,能够从成就感、获得感、挫折感等体验中寻找到真实的自己,探索自己的本心,逐渐减少迷茫与焦虑,树立远大理想,更加坚定的追寻自己的目标。在一次次被困难打倒又重新站起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心理韧性,增强抗压能力,磨炼自己的意志,克服懒惰、犹豫等消极情绪,主动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言行。

 

【参考文献】

[1]孟万金,官群.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08):71-77.

[2]叶理丛,张丽,蓝蕊等.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积极心理教育功能探究——以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19,(02):135+138.

[3]彭思敏.“丧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路径探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24,26(01):156-160.DOI:10.13573/j.cnki.sjzxyxb.2024.01.009.

[责任编辑:杨虹]
本文探讨志愿服务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分析了志愿服务对积极心理品质的意义,提出了志愿服务中培育积极心理品质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