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支教团:把初心镌刻在祖国大地上,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益友sjtu 云南支教团2024-05-22
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云南支教团,饮水思源,涵养家国情怀;坚守初心,遍行祖国大地

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 云南支教团

饮水思源,涵养家国情怀

坚守初心,遍行祖国大地

他们立足支教,拓展“七彩”实践

培养了一代代扎根基层的奉献者

年度人物海报 评选委员会制图.jpg

年度人物海报 评选委员会制图



简介: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云南支教团,始创于2006年的冬天,那也是密西根建院的第一年。此后十余年里,密院的志愿者们从最初的玉溪市峨山县,发展到云南德宏州瑞丽市、红河州泸西县、大理州洱源县,湖南阳加、湖南曹炎、江西九江、浙江湖州、安徽颍上等地。十七年来,随着支教团的日臻成熟,他们也形成了七彩支教体系,通过不同的特色主题,让密院同学在认知国情社情的过程中具体可感、具象生动,成为了三全育人的重要平台。他们的社会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人民日报、湖南广电、云团头条、青春上海、衡阳日报、上观新闻、春城晚报、青春洱源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密西根学院云南支教团的事迹,云南支教团也获得了知行计划全国优秀团队、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上海交通大学十佳志愿项目等荣誉。

关键词:实践育人、雷锋精神、全国优秀团队、七彩支教、校地合作

走向远方,践行志愿初心

2006年冬天,建立伊始的密西根学院迎来第一个寒假。当时,正值大一的林浩舟同学和同学们从网上了解到,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师资力量薄弱,急需要新的师资注入。“我们需要国际化的本科教育,更需要有服务国家的家国情怀”,就这样,他与密院其他七名志同道合的同学买了奔赴云南的火车票,共同奔赴峨山一中,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一起支援教学。

2006年的冬天,林浩洲和他的同学们在大西民族希望小学.jpg

2006年的冬天,林浩洲和他的同学们在大西民族希望小学 本人供图

2014年云南支教团在大西希望民族小学捐赠.jpg

2014年云南支教团在大西希望民族小学捐赠 云南支教团供图

2014年云南支教团在瑞丽市勐秀中学支教.jpg

2014年云南支教团在瑞丽市勐秀中学支教 云南支教团供图




就这样,密西根学院云南支教团诞生在了那个“温暖的冬天”。此后十余年里,密院的志愿者们从最初的玉溪市峨山县,发展到云南德宏州瑞丽市、红河州泸西县、大理州洱源县,湖南阳加、湖南曹炎、江西九江、浙江湖州、安徽颍上等地,足迹已经遍布祖国大地32所中小学,惠及当地上万名学生;支教模式也从原本的寒假两周,发展成暑假、春假、寒假线下接力,课余时间线上联系的模式;支教项目从最初的科目教学,发展到囊括生涯发展、素质拓展、营养健康等主题的TBL专题教学;在支教工作之外,支教团也通过捐助教学工具、设立图书阅览室、培训乡村教师等方式,不断改善当地基础教育落后的困境


2023年云南支教团在湖州思进小学支教.jpg

2023年云南支教团在湖州思进小学支教 云南支教团供图

2023年云南支教团在安徽颍上支教.jpg

2023年云南支教团在安徽颍上支教 云南支教团供图

2023年云南支教团在湖南衡阳曹炎中学支教.jpg

2023年云南支教团在湖南衡阳曹炎中学支教 云南支教团供图


随着支教团的日臻成熟,他们的社会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人民日报、新华社、云南团省委、青春上海、新民晚报、上观新闻、春城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密西根学院云南支教团的事迹,云南支教团也获得了知行计划全国优秀团队、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上海交通大学十佳志愿项目等荣誉。

在2023年,密西根学院团委与洱源县团委即将签署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职业教育、劳务输出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密院和云南因支教而结缘,经过了十七载的同行后,双方合作的手即将握得更加紧密。

珍惜相遇,心灵感动心灵

其实,这样一段支教之行不仅对当地孩子的教育,更是对参与支教的同学的教育。云南支教团为了能够在支教的过程中更大程度的发挥育人作用,在支教的同时结合当地特色,开展国情校情教育和实践调研

2023年1月,密西根学院云南支教团奔赴云南大理洱源,与当地团县委共同开展“情暖童心,助力未来”主题寒托班支教。在完成主题课程和课业辅导的任务之外,支教团还多次以水污染治理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支教团学生目睹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也真正领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通过这次实践,实践团成员切身认识到洱海在当地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只有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2023年云南支教团在大理调研水污染处理设施.jpg

2023年云南支教团在大理调研水污染处理设施 云南支教团供图


2023年5月,密西根学院云南支教团来到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曹炎中学支教。这所位于祁东县的中学,实际上是以交大烈士曹炎学长命名的。因此,云南支教团在完成既定的支教任务之外,也拜访了曹炎烈士的后代,记录文字视频资料,整理形成口述史。通过调研,支教团了解到,曹炎学长毕业回乡后任达孝中学等学校教员,并广泛开展革命思想宣传。

1949年5月,率部分进步学生加入华南人民解放军祁邵衡地区游击纵队,任政治部主任。6月3日,在与敌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作为曹炎学长的学弟学妹,密西根学院的学生们在支教的同时,还能接受红色教育、了解交大校史,极大的丰富了云南支教团的育人成效。

2023年云南支教团在曹炎缅怀革命烈士.jpg

2023年云南支教团在曹炎缅怀革命烈士 本人供图


经过十七年的积累,云南支教团已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支教团、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绿色” 支教团、以营养学为主题的“黄色” 支教团、以体育教学为特色的“蓝色” 支教团、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主题的“紫色” 支教团等组成的七彩支教体系。七彩支教体系通过不同的特色主题,让密院同学在认知国情社情的过程中具体可感、具象生动,也让学院在开展价值引领工作时有具体的抓手和方向,成为了密西根学院三全育人的重要平台。

坚定信念,为党为国育才

参与支教团只是短暂的几周,但支教团种下的火种却在支教团队员心中生根发芽,不断续写新时代的志愿故事、弘扬新时代的雷锋精神。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走进世博会,成为“小白菜”、“小蓝莓”,每年服务进博会,成为“小叶子”。多位密院的同学本科毕业后,报名参加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在内蒙伊旗和云南洱源义务支教一年;更多的校友从美国学成归来后,不忘自己出发时的梦想,选择投身基层、扎根为人民服务的基础行业中……

2015年底,学院2010届本科校友郑旭在结束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业后返回祖国,到位于浙江湖州的思进小学担任校长。这是一座以外来务工者子女为主要生源的民办小学,学生流动性比较大,文化课成绩并不突出。因此,郑旭决定将体育作为办学特色,推出“普惠式体育课”,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有免费接受专业训练和参加体育竞赛的机会。两年下来,运动的热情在校园里点燃,每天从早到晚,操场上都有孩子们的欢笑声、呐喊声,孩子们的内心也被运动的阳光照亮了。


在大凉山的深处,学院2020届硕士毕业生苏年小兵也正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在凉山州岳芝县知藏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了更好地开展定点帮扶工作,苏年小兵选择住在村里,几乎天天加班到凌晨,真正地实现了“五加二”、“白加黑”。对于这样的情况,他笑着谈道,“我们可以下班,但是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会下班。我深感岗位责任重大,也就不敢懈怠。”

苏年小兵担任驻村第一书记.jpg

苏年小兵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本人供图



十七年来,六百余名像他们一样的密院人从云南支教团出发,开枝散叶,不断在祖国的各行各业中谱写密院学子赓续雷锋精神的新篇章。他们以服务人民为最大幸福,以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誓做“人民的勤务员”、“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扎根中国大地,初心使命不改。密西根学院云南支教团,一直在路上!

实践育人雷锋精神校地合作七彩支教优秀团队
[通讯员:王怡]
[指导教师:张思思]
[责任编辑:刘臻]
我要评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0
展开全部评论
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云南支教团,饮水思源,涵养家国情怀;坚守初心,遍行祖国大地
传播上海交通大学资讯,展现师生风采,传递时代温度。
360 文章数
312 校园号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