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曾辞职考研的她,爆改自己,北大读博!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2024-06-19
字号:AAA
在未来的科研生活中,杨雯希望自己能“像垫脚石一样”,为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工作打好研究基础

今年5月,《人民日报》刊发2022-2023学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全国仅100人,其中之一便是我校生态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杨雯。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在其海拔4500-5300米的区域,是兰州大学2021级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杨雯进行野外科考的地带。在这里,汽车只能行驶到海拔4700米,剩下的路程需要她和同伴一路攀爬一路考察。

“爬山”是杨雯的科考日常,也是她这一路走来的真实写照。翻越这个山头,是下一座山峰,曾经的她考研一战失败、经历辞职考研,现在的她在生态学国际SCI发表论文4篇,即将去北京大学继续读博深造。她说:“经历过这些后,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干什么都可以成功。”

8c5d89003df5e874391301b6605f031.jpg

 杨雯个人照


翻越逆境的山头


高考那年,杨雯在父母的建议下选择了西藏大学。在父母眼里,女孩子未来当老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也希望她去远一点的地方多看看,“所以最后选择了西藏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师范方向,这更多的是父母的选择,而我的作用是很小的。”杨雯说。

从河南远赴西藏读书,最让人担心的便是不适应。一方面,学校地处西藏拉萨,海拔高达3600多米,从海拔低的地区前往拉萨,很容易产生高反;另一方面,对于当地的习俗,杨雯之前并不了解。对于这些,杨雯说:“其实去了就会发现没想象得那么可怕,高反并没有那么频繁,在拉萨只要不剧烈运动,一般不会有高反。而且面对习俗不同,多沟通,彼此尊重,是没有问题的。”周围人偶尔也会不理解她,她却乐观又坦然地说道:“你去了才知道,只要了解这个地方,哪怕这个地方在别人眼里并不那么好,你也会觉得好。”

在这里,杨雯度过了大学四年,很快来到了人生的第二个分岔口——考研还是工作。她在纠结之中选择了备考兰州大学生态学的研究生,原因是在最新的学科评估中,兰大生态学的学科评级为A,专业实力雄厚,师资水平高。但因为准备不充分,结果以失败告终。之后她便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活,这样的生活也只持续了半年。

那时,杨雯在一家教育机构从事教师工作,虽然她所带班级的到课率和满意度都很高,但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是几乎没有什么自己的生活的,我发现那并不是我想要的。”她认真地回忆道。于是,她选择辞职考研,终于在2021年收到了兰大生态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回顾这一路,杨雯认为,高中阶段的自己,并没有找到学习要领,每次考试对分数没有概念,仿佛考多少分只是运气之类的概率事件,始终是被动学习。反而是考研的经历让她学会了主动去学习,也更加了解自己,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于是,从那时开始她就暗暗地告诉自己:“我干什么事情都是可以成功的,只要我努力。”所以现在即使遇到再困难的事情,她也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在她心里,没有比备战考研再艰难的事情了。


爱上生态学


目前杨雯主要从事的是青藏高原相关的生态学研究,但大三前的杨雯对生态学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感,甚至谈不上有多少深入了解。

第一次接触生态学及其研究,是在钟扬教授的讲座上,然而那时更多的是了解这个学科。后来钟扬院士的一位博士生拉琼,也是杨雯的一位藏族老师,给杨雯和同学们上了一节公开课,“在这节课上,我才真正理解什么是科研从业者。”谈到这些,杨雯略带哽咽地说道,“钟扬院士真的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学者,给了我很深的精神鼓励,从拉琼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科研从事者原来是这样的——认真严谨,求真务实,对于任何说出的结论都有根据。”此后,在西藏大学理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各位老师的教导下,杨雯系统学习了生态学的基础理论以及与生态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西藏地区是杨雯学习生态学的天然实践地,“这里的景色,不论阴晴各有特色,没有哪个风景是不美的。下过雨后,由于紫外线较强,地上的水的蒸发速度很快,雾气腾起漂浮在低空中,仿佛置身于西游记中云雾缭绕的天庭之上。”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青藏高原的空气能见度很高,每次下雨后都能看见色彩更加鲜艳的彩虹,有时还有双层彩虹,“这里的风景比我见到的任何一个地方都美。”杨雯描述和强调着,“要是之后的学习,能见识更多的风景,是多好的一件事。”

直到一次野外实践课,让杨雯真正走进生态学。大三的一次特殊“课”,六位老师带领包括杨雯在内的30名同学前往拉萨附近的山林中,开展为期一周左右的野外实践课程学习。

在课上,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边徒步爬山,一边认识不同种类的花花草草。“我们班级的汉族同学在爬山方面远不如藏族的同学,走着走着就在队伍的后面了,于是他们在前面学习,我们在后面追赶。”杨雯声情并茂地讲述着。

56d11bfbcca912a31ca0ee77f1dc2dc.jpg

 当地藏民

在这个过程中,杨雯能很直观地看到各种生态学现象,包括植被的变化。“当地的一座山,阻挡了水汽,于是山的两侧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景,真的和书里写的一样!”从那开始,杨雯心中燃起了对生态学的兴趣。对此,她说:“我出去看了,我知道野外实验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对它有了了解,我觉得是我感兴趣的,我想学的。”这也成为了她未来选择的方向,并在其中不断深入、扎根。

863045c18ce6cd24d54a256a356a93e.jpg

 杨雯及同伴正在进行野外科考


“最能吃苦的老师”


杨雯初次与她的研究生导师赵景学老师及其课题组师兄师姐进行野外实验,是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的国家若尔盖高寒草地实验站,刚到实验站就看到赵景学正在与学生一起工作、干活,“一般很少有与学生一起干活儿的老师,那幕景象让我触动很大。”杨雯说。与大多数学者不同,赵景学给人的印象并不严肃,而是亲切而平易近人。笑意盈盈的面庞,总让人觉得没有距离感。

赵景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目前是兰州大学生态学院青年研究员,杨雯是他带的第二个研究生。

据杨雯介绍,赵景学研究青藏高原生态已有十四年之久。对于研究生态学,赵景学有着自己的执着与热情。为了更好地研究当地的生态情况,他曾在山上搭帐篷生活数月,而山上的条件十分艰苦,海拔高,网络信号差,只能用“小灵通”之类的通讯工具,甚至连洗澡洗头等基本的生活条件也无法满足,“一般人根本无法忍受,但赵老师真的能静下心来,在山上待得住。”杨雯说,“他是我见过最能吃苦的老师。”

杨雯认为平时的赵景学就像一位大朋友,和学生一起聊天,谈生活、聊科研,团队的气氛轻松而又活跃。他总会以幽默的口吻鼓励杨雯:“我还没有学生拿过国奖呢,好好加油,争取多出成果,拿个国奖给我们。”

2022年,杨雯完成了两篇小论文,那时赵景学每周都会和杨雯在腾讯会议交流2-3次,一对一地指导她写论文,一点一点对细节进行修改完善,“一些专业的脚标本来就小,怎么分辨大写字母S和小写字母s更是难上加难,但赵景学总能一眼看出是否写对了,并纠正其中的错误。”那一年是杨雯进步最快的时候。

“平常做实验时,只要老师没有事情,他就会在周围,我们遇到任何问题,随时都会帮我们解决。”杨雯说。在这个过程中,赵景学并不会直接帮着学生去做实验,而是带领着学生一起去做,将教学融入其中,确保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缘由。


野外考察的苦与乐


如果说本科阶段的野外实践像一场紧张刺激的即时探险,那么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考察则是一段需要适应环境的漫漫征途。“我以前认为的野外考察就像大家出去游山玩水,在很美好的情况下把实验完成”,然而,当杨雯以一名专业研究者的身份再次深入野外时,她才发现野外科研考察远没有看起来的那么轻松,“整个过程其实是很艰苦的”。

330dac80b3296c8149d5f52a60e1088.jpg

 杨雯正在进行野外科考

杨雯的野外实验大多在4500-5300米的高海拔地区开展,由于缺氧,杨雯向上攀登的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我在爬到海拔4900米的时候,感觉就像刚跑完体测800米,心跳加速,喘不过气”,她描述着高海拔带来的痛苦。杨雯说,每次野外考察,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在爬山,“不断地休整,不断地往上爬,但最后都会爬到最高点”。

除了高海拔带来的缺氧,杨雯和同伴还要适应青藏高原复杂多变的天气状况。山上气温很低,即使是在夏天,杨雯也不得不穿上羽绒服御寒。有时,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甚至冰雹都会使原本艰难的路程变得更加危险。“天气预报在高原上是不准的,每次在手机上看天气还很好,下一秒可能就雷电交加了,你永远无法预测天气变化。”

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感冒、发烧、腹泻等身体不适对于杨雯来说已成为家常便饭。杨雯第一年跟随师姐上山科考时,便染上了腹泻,“那次我休息了一天,之后就再也没休息过”。不愿因为自己拖慢实验的进度,在后来的科考中,杨雯即使感冒也仍然坚持带病实验,“感冒在那边是很常见的事情,不只是我,大家都会努力克服,尽量不耽误实验”,她说。

正是这些困难与挑战,使得杨雯练就了苦中作乐的本领。每次登上山顶,杨雯习惯打卡拍照,记录下眼前美丽的风景,她有时也喜欢对着山那边无人的地方大声呐喊,以此释放压力。站在山顶的那一刻,杨雯的心里总会升起一股成就感,“就像是与大自然有了一种更深的连接,好像所有的艰辛都被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化解了”。

65a2801b24044441760b557296294f8.jpg

 进行野外科考的环境

研三的杨雯参加了青藏高原第二次科考,带队开展植被群落调查与土壤样品采集。有了先前的经验,作为队长的杨雯更加能够照顾到队员们的身体状况与心理情绪。开展考察工作之前,她都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队员的身体状态对工作任务进行适当调整,“干活的时候大家好好干,能休息的时候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让大家好好休息。”杨雯说,当大家连续爬了好几天的山,都比较疲惫的时候,她就会选择开展一些比较容易的任务,比如处理采集到的样品,让大家休整好后再出发。

野外科考从7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9月初,每一阶段的任务完成后,团队都会在当地稍作休息。杨雯喜欢利用这段难得的闲暇时间和队员们去周边游览,体验当地风俗。在川西北,杨雯与大家一起参加音乐节,体验骑马;在拉萨,杨雯又化身导游,带领队员参观布达拉宫与大昭寺,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杨雯显得十分幸福:“大家一起工作、一起放松,氛围特别好。”

6ef0cd5ecd5c0b62a222d797ba38b1c.jpg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科考分队合影


“自制力”的养成


在身边人眼里,杨雯似乎总是勤奋而又自律,但杨雯却说,她的“自制力”是后天养成的。

明确自己对生态学的研究兴趣后,杨雯报考了兰州大学的生态学专业。然而临近毕业,忙于实习的杨雯并没有太多时间复习,因此在第一年考研中,她未能如愿。这一次错过并没有使杨雯心灰意冷,反而更坚定了她进入兰州大学读研的想法:“虽然我那年没有考上,但我想第二年再次报考这个学校。”杨雯第二次备战考研期间,给自己半年时间专心备考。那时的杨雯觉得,“自己既然下定决心辞职去考研,就一定要有个结果”。

有了压力,也就有了强烈的动力。备考期间,杨雯“除了吃饭,其他时间基本上都在学习”,每天早晨七点,杨雯便会准时出现在书桌旁,一直学习到晚上十点。

读研后,杨雯养成了“没事就自己摸索”的习惯,“你会发现你能请教的东西很少,所以你只能自己不断地去摸索。”自学科研绘图时,杨雯会把软件的每一个功能都试用一遍,反复试错,反复练习,直到彻底弄明白它的用法。熟能生巧,现在的杨雯已经具备熟练的科研绘图能力,“别人一周的工作量,我可能一天就能完成。

长时间的自律与清晰的目标是分不开的。杨雯习惯每周都给自己设立目标、制定计划。“坚持给自己规划任务并且认真执行,当你回顾时就会发现自己是一直在前进的,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在原地打转。”在杨雯的办公桌上始终放着一个本子,用于记录她每一周的目标任务,提醒着她不断前进。


“理性”女孩运气不会太差


对于入选《人民日报》“20222023学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杨雯在高兴之余也觉得“很惶恐”,“比我优秀的人还有很多,我算是幸运的那一个。”然而,从岌岌无名到被《人民日报》“表扬”,杨雯凭借的绝不只是运气,而是几年如一日地自律、清晰的目标与理性的选择。

就像杨雯在野外科考时经历的那样,她的人生轨迹也在“不断地攀爬”,一路走来,杨雯作出的每一个选择都不是盲目决定的,而是在综合考量个人科研兴趣与能力后做出的理性抉择。“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先了解,再去干,因为只有实际去干了,你才知道事情是什么样子的。”令杨雯与青藏高原结缘的,不仅是她对生态学的一腔热爱,更是因为有了野外实践的经历和对实验过程的了解,她才能够义无反顾地投身生态学专业。

39b86a203dbb58560ac421d42562803.jpg

 杨雯进行野外科考时划出的区域

未来,杨雯将前往北京大学继续攻读生态学博士学位。谈及读博的计划,杨雯坦言自己最初并没有继续深造的打算,“当时觉得真的很难,自己可能没有办法学会。”但是,当杨雯第一次在实验中完整地做出数据分析时,她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便油然而生,“只要完成过一次,我就有信心完成第二次,有信心继续向前走。”这次的成功使杨雯萌生了读博的念头,也支持着她在学术道路上不断深耕。

从本科阶段到现在,杨雯似乎与青藏高原有着不解之缘,这里见证了她七年的成长与攀登。“人这一辈子必须要去一次青藏高原。”被青藏高原的美丽深深吸引,杨雯也一直在思考自己还能为它做些什么。在未来的科研生活中,杨雯希望自己能“像垫脚石一样”,为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工作打好研究基础,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这个地方多做一些贡献,保护好这片与自己相伴了七年之久的土地。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兰州大学报》第1101

文字丨孙源泽 骆佳佳

图片丨受访者提供

编辑|田轶凡

校对|黄芮博

责编|李晖

审核|法伊莎


[通讯员:李悦宁]
[指导教师:朱佳君]
[责任编辑:刘宇宏]
在未来的科研生活中,杨雯希望自己能“像垫脚石一样”,为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工作打好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