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15004-C016关于“月上柳梢头”研究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下载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2021-06-21
未经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1C15004-C016.docx


关于“月上柳梢头”研究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结合诗词意境,对“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进行了简要解析,指出其为正月十五月圆之夜的情景。后从天文学的角度出发,给出了“黄昏后”的定义:从日落到天黑的一时间段;而月亮的高度角处于20度到60度之间时称为“月上柳梢头”。

对于问题一,为便于分析,引入0、1函数TP和AP,定义时间落于日落和天黑之间时TP为1,否则为0;而月亮高度角介于20度到60度时AP为1,否则为0,建立了以二者的逻辑或运算等于1为目标函数,以日落时间、天黑时间、月球的黄经、黄纬、高度角限制等为约束条件的模型,并根据已有的天文资料,分别选择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日落时间、天黑时间以及月球高度角进行了对照和结果分析,最终确定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

对于问题二,由于要同时分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发生的日期和时间,所以先对问题一的模型稍作修改:将TP、AP的逻辑与运算等于1为目标函数,约束条件不变。最后结合月相的相关知识,利用EXCEL公式和函数编程运算得出2016年的北京地区发生的日期和时间。然后分别将哈尔滨、上海、广州、昆明、成都、乌鲁木齐的已知数据代入模型,得出这几个地方均能发生这一情景,只不过是发生的日期和时间以及总天数稍有差别。

关键字:月球高度角    月相    0、1函数    EXCEL函数

 

 



五、模型建立与求解

5.1模型的建立

5.1.1 模型分析

在模型建立前,首先需要定义“月上柳梢头”时月亮在空中的角度。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月上柳梢头”景象的出现,主要取决于观察者与“柳树”的距离。可采用文献[3,4]中的参数-地平纬度,即用月亮的高度角作为衡量。当月亮高度过低(0°-20°)时,月亮极有可能被“柳树”所遮挡,亦或是观察者需要距离“柳树”很远的距离,方能看到“月上梢头”;当月亮高度过高(60°-90°)时,月亮已然高高在上,亦或是观察者需要距离“柳树”很近的距离,抬头仰望,方能看到“月上梢头”。为不影响“月上柳梢头”这一诗句的美好意境,在本题的解答及验证过程中,我们定义出现“月上柳梢头”景象时月亮在空中的角度(即月球的地平纬度)为20°至60°

另外,在本题的解答及验证过程中,我们定义“黄昏后”的时间为日落至天黑。在天文学上,日落时间是指太阳每天从西方地平线降落的时间,天黑为太阳中心降至地平线以下6°的时刻,即民用昏影终时刻。在确定了日落和天黑时间后即可给出“黄昏后”的求解模型。



模型时间柳梢
[责任编辑:刘宇宏]
未经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