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廉”说——弘扬新时代廉洁文化
郑州大学 陶玉2023-10-18
字号:AAA
草木之廉——傲霜斗风雪,身不染纤尘 梅,花期冬春,香味浓郁,其色洁白,素有雅蕴。

一千年前,北宋周敦颐曾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诗人以莲自比,表达了崇廉尚洁的人格追求。爱莲者,亦爱廉,廉者,人恒爱之。吾爱莲,爱之出淤泥而不染,更爱廉,爱之“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从容,爱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的坚守,爱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觉悟。菊之爱,陶、元后鲜有闻,莲之爱,同周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廉洁之爱,宜乎众矣。崇廉尚廉从古至今,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2022年《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再次肯定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掀起了全社会的习廉之风。

廉洁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可谓源远流长,寄寓于一花一草一树木,体现在一人一诗一器物。

器物之廉——铜鉴观得失,青瓷彰品性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代日常用来梳妆照容的镜子被赋予了“反省自观,以知得失”的寓意,文人志士常借镜子的光明洁净,来表达洁身自好、遵守规矩的志向。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有一西周时期的青铜鼎——“四十三年逨鼎”,鼎身有铭文,呈现出一场盛大庄严的册命过程,令人叹为观止。其中四个“毋敢”深刻体现出西周官员依法行政、从政尚德、为官以廉、秉公办事的吏治思想。中国礼制可上溯周朝,“四十三年逨鼎铭文”便彰显出周朝不仅重视礼制引领教化的作用,而且也十分重视百官监察的制度建设。四个“毋敢”的训诫,我们可窥探到西周对廉洁从政的具体要求。简短的几句话,但其意蕴丰厚,富有哲理,由此可见古代王朝对官员廉洁的重视,以及西周时期就已存有的廉政文化。这不仅有利于稳定西周王朝的统治,而且也有利于为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提供制度保障。“官以清白为重,廉为先。”古代统治者好以带有莲纹图样的青花瓷器褒奖为官清廉的臣子,希望他们能像莲花般秉持本性。清代皇帝所赐群臣的瓷器,称为“赏瓶”,常以白地青花莲为主要纹饰。白地青花表示清白,莲代表廉洁,寓意“为政清廉”。此外,青瓷的制作过程也别有深意:烧制青花瓷器,需经采石制泥、淘炼泥土、画坯上釉、成坯入窑、烧坯开窑等数十道工序制作而成。一次次的淘炼煅烧,就像是品格的铸造。

众所周知,廉政是善政、良政的前提和基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腐”与“廉”一向被人们视为恶与善、黑与白的搏斗,其间无一不体现出古人崇高的政治智慧。“四十三年逨鼎”虽历经千年风雨洗礼,仍旧焕发光彩,其鼎身铭刻的执政理念和德政思想,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作为二十一世纪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弘扬者,值得我们借鉴、铭记和传承。

草木之廉——傲霜斗风雪,身不染纤尘

梅,花期冬春,香味浓郁,其色洁白,素有雅蕴。唐代宋璟作《梅花赋》称其“独步早春,自全其天”,其意指唯有梅花在早春中独自崭露头角,彰显出它贞劲芳洁的天性,赞美梅花不惧严寒的品性。宋代陆游《卜算子·咏梅》便以梅花自比,“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暗喻人生道路虽坎坷,但仍坚定不移,不愿同流合污,借此来表达自己高洁的人格以及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尤为爱梅,品行如梅。其《墨梅》画、诗皆闻名遐迩。其诗云:“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作为题画诗,实际上是王冕借梅自喻,表达自己不愿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以上三者,皆在咏梅,实则言志,赞梅傲霜斗风雪之姿,诉己不染纤尘之志。

莲,与“廉”同音,植根淤泥,花叶出于水上,涤荡清涟,未有妖媚之态,清香远溢,亭亭玉立,中通外直,不生枝蔓,因此特点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屈原在《离骚》中写道:“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来形容自己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九章·思美人》里又写道:“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褰裳而濡足”,诗人屈原以莲为媒,传达自己忠心报国的志向,但是又担心一旦下水浸湿鞋袜,便会违背自己最初的心志。屈原之后,如周敦颐、辛弃疾等大文学家、词人也好如此,喜欢咏莲、画莲,借莲言志,或借以表达家国情怀,或寄托自己的高洁志向,又或表明自己廉(莲)洁奉公的态度。

以上两种,仅是少数,在中华廉洁文化中,梅、兰、竹、菊、莲等均曾被赋予廉洁之意,这些花木也都被国人所喜爱,或种植园林,或家居装饰,平添自然美感的同时亦附有几分文化气息,向想要贪腐、行贿之人传达廉洁奉公之意,起到一种警示作用,保护其主人免受污浊、贪腐风气的侵害。

人之廉——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

“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崇尚廉洁、严以律己,国家才能正气充盈、青春活力长存。在中华民族熠熠生辉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因廉洁而名留史册的人物,都是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人应该学习的典范。

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朱子曾说:“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讲的就是内因对外因的使动作用,内因起决定性作用,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觉悟,培养廉洁风尚。朱子从政时不畏强权、敢于碰硬,在他仕途生涯的第一站同安时,为整顿吏治,前往永春求教了一套惩处奸吏、督收赋税的“良方”,加以修改后作为吏治新法付诸实践,有效净化了同安政风。在浙东履职时更是六次弹劾贪官污吏唐仲友,经过朱子一再奏劾要求严惩贪官,朝廷终于免去唐仲友的职务。朱子曾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敬”是认真严肃,做事免犯错误;“畏”是谨慎严谨,不松懈。敬畏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种为人处世必备的大智慧。敬畏是一种高度的自律,是对自身的基本约束和自我修正。“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古往今来,凡是守法纪者总能做到以正立身,法纪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当今社会,一些官员之所以会陷入腐败的泥沼中,首要原因就是他们失去了对法的敬畏之心,导致漠视群众利益,损害群众权益,最终滑入泥沼,越陷越深。毕竟“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公生明,廉生威”,正如东汉贤臣刘宠,被后人称为“一钱太守”。刘宠为官时励精图治,真心为百姓做事,此乃“公”,离任时面对百姓所送不为所动,只取一钱,此乃“廉”,官员的公正廉洁是政体延续的命脉,亦是国家繁荣兴盛的根基所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无数仁人志士、清官廉吏的廉洁事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应自觉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其间蕴含着清正自守、公而忘私、厚德养廉等渊博的廉洁思想。弘扬新时代廉洁文化,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使得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使得清风正气在社会得到广泛弘扬,以切身的行动守护廉洁文化的根脉。

和廉洁相关的例子举不胜举,关于什么是廉洁?不受曰廉,即不贪腐,不污曰洁,即无污垢。廉洁作为人们心中的价值观念,不仅是一种人格品德的提升,更是一种坚守本心的笃定。千年前的青铜瑰宝不仅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与发展,而且也时刻警醒着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的我们。战国时期的屈原、东汉贤臣刘宠、唐代宋璟、宋代朱子、陆游、周敦颐以及元代王冕等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了众多光辉灿烂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当学习先人们清廉文化的传统美德,严格自律,洁身自守,坚守初心。

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的基础”。从2009年到2022年,《意见》中“廉”的内容在不断丰富,经历了从“廉政文化”到“廉洁文化”的转变,其范围包含得更加广泛。廉洁,既包含了廉政的思想,又再次强调共产党人思想上的纯洁,作为廉洁政治的重要支撑,建设好廉洁文化尤为重要。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须致力弘扬崇廉拒腐的社会风尚,主动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正身、修心、齐家,争取做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弘扬者,使清风正气得到广泛传播,让新时代廉洁文化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张振香,张振香,贾丰蔚(实习)]
草木之廉——傲霜斗风雪,身不染纤尘 梅,花期冬春,香味浓郁,其色洁白,素有雅蕴。